儿童成人化现象的本质——读《童年的消逝》有感

图片发自App


这本书是在文传院组织进行党员学习的时候我申请购买的,在花了两个星期阅读之后,在此做出读书笔记,和大家分享。

通篇读完,作者在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念:书中认为儿童在传媒时代的早熟是因为媒介技术的进步使得他们容易获得未经过滤的成人世界的信息,因为判断力与经验尚且不足,所以一味地模仿成人。同时,成人也过度消费儿童,让儿童过早的“扮演”成人,剥夺他们的童年。同时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注意到第四章:在第四章里,作者主要从社会现象和理论发展两个角度梳理了“童年”的发展历程。社会现象方面,“童年”由开始的不受重视,慢慢演变成阶级性的工业资本发展工具(底层儿童要去工厂当童工),到宗教害怕识字教育会带来“新教化”冲击原有教会,但是“童年”的意义还是被发扬光大。其中政府对儿童的重视,各种学说,如洛克的白板说、卢梭的自然人理论、弗洛伊德从心理学、杜威从哲学等诸多角度,都对“童年”概念的构建起到了重要作用。

之前看过波兹曼写的《娱乐至死》,我注意到,波兹曼的写作背景主要是美国的电视媒介,在当时,电视放送制度不健全,资本竞争严重,没有分级制度和分时段放送,也缺少对儿童广告和儿童真人秀的监管力度,虽然有很多儿童问题在如今的美国电视行业仍然存在,但已经改进了不少。然而波兹曼的理论是有先见之明的,也许电视可以改进童年的消逝,但在网络时代到来后,问题却愈演愈烈,媒介技术让我们越来越难向儿童保守成人世界的“秘密”,也让成人对儿童的消费重新火热,比如《爸爸去哪儿》和小戏骨系列。

所以,“童年的消逝”不是指看电影惊吓到儿童这种小事,而是在陈述当媒介技术越进步,信息传播越自由,家长就对监管儿童越无力的现实。问题不是家长应该让孩子看什么,而是家长对孩子看什么根本无能为力。电影与电视和网络媒介有明显的不同,它的传播过程家长是可控的,电影院是电影的主要传播媒介,当然儿童也可以通过网络看电影,但这时传播媒介已经成了网络,电影只不过代指传播内容。我国一直没有电影分级制度,这让很多家长在为孩子挑选影片时缺少参照标准。就以《神奇的动物在哪里》为例吧,它的美国分级是PG13,明智的家长会提前询问看过的观众或者浏览影评来决定适合不适合给孩子观看。而更多没有意识的家长会觉得电影名字很可爱,又有哈利波特系列是儿童文学的刻板影响,就带着孩子看,结果毒角兽一出来,孩子就被吓哭。

通过阅读本书,希望我们都能正确看待儿童成人化背后的实质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童成人化现象的本质——读《童年的消逝》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