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书法的蜕变(王徵明/文)

        当代中国书法从实用性蜕变为个性发展,一切顺从自我,不刻意讲究技法和外在形式,这是人的本性释放。这种本性释放的现象中外各个时期都有,唐时的狂草、明清时期写意画、欧美十九世纪后期的行动派、非洲二十世纪50年代的灵歌、美国二十世纪50代嬉皮士思想、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的日本书风。随着中国1978年的改革开放,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涌入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少数人受此影响,其思想发生极大变化,表现自我开始涌动。当代书法的蜕变应该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其本质是作者对自由的渴望、是极力摆脱很多束缚和教条的过多干预、是自我充分发挥创造力,而实现自我。由此产生的书法是结构松散且扭曲,甚至脱离结构,重心不稳,以至演变为离经背道的笔墨游戏或笔墨构成形式。这种现象相对于几千年来固有的笔墨技法和当下信息化迅速发展使人的神经处于高度紧张和敏感,宛如机械而更有自我、更有信念、更加自由、更为坦率和极大的释放,算是中国书法的蜕变。

        当代书法蜕变具有促进意义。蜕变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从中可以借鉴某些因素来充实和完善及启发,如:程邈受篆书启发创立隶书、钟繇借鉴隶书形体的扁方和笔画的平直创造出笔画平直,字型方正的楷书、刘德升由楷书一笔一划的规范书写启发而行成笔画之间连带萦绕的行书;二十世纪50年代日本书法家井上有一将传统书法与欧美抽象表现派技法结合,形成天真烂漫的日本书法,同时代的日本画家长谷川三郎借鉴欧美抽象表现派画家波洛克开发的“滴画法”,即把画布平铺在地上,手握钻有若干小孔的颜料罐,在画布上边走边把颜料滴溅在上面,从而摆脱了传统中将画布紧绷在框上,用又短又硬的毛笔蘸上颜料奋力向画布抹去的方式,行成独有的抽象画。事实上,书法在当代的突然蜕变,虽然体现了书者一定思想和勇气,表现出自我,予人视觉上断崖式的强烈感受,也由此行成文化断层,为众人所排斥。而实际上,任何事物发展具有两面性,一味的排斥会失去方向和更好的发展,也会失去民主文明和包容;一味的继承将会得到保持而显得平淡和无所谓,使身心疲惫。从这种断崖式的书法现象中借鉴某些因素,比如情感的酝酿和爆发、书写中出现众多大小不一的墨点、黑白灰,等,与传统书写成分融合,行成情感性书法、点形书法、黑白灰调式书法,等,这必然对书法审美和书法的发展产生积极意义。

        当代书法的蜕变是个人行为,若通过媒体大范围推广,将会引领书法进一步蜕变,使得书写者内心更自由,人性更本真,做事更专一,例如日本书法。当然,长期频繁且广泛宣传,会引起更多人效仿,与此同时,纵然会失去中国传统规范书法的要求,演变为纯粹的笔墨游戏,使得几千年来以汉字书法作为民族特有的文化随之扭曲,甚至消亡,并由此引发社会矛盾,使教育混乱,使审美意识混乱,这无疑是民族文化的一大损失,鲁迅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中国书法属于世界地区性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这是毫无疑问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因此,书者讲明原理,保持克制,把握尺度,循循善诱,这是书法蜕变的基本原则,也是担当民族文化的责任。

        当代中国书法的蜕变,体现了思想的开放,反映了国家的强盛,透漏出世界文化交融。从中国书法的未来与真正崛起思考,还是要从民族文化的内在或说母体中探寻挖掘,真正认识老祖宗的智慧文明,并将这种本真的智慧文明在当下发扬光大,从而唤醒内在的新生命,才真正是当代中国书法的蜕变。

王徵明书法:野趣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代中国书法的蜕变(王徵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