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热的《都挺好》,苏明玉在原生家庭中的尴尬处境引起了许多女孩的心疼和共鸣。有人在评论中问道:“她最终是怎样超脱了原生家庭?虽然被忽略,没有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但恰恰成了苏家三个孩子中取得最大世俗成功的那个。凭借的是什么?”
剧中有一幕就是苏明玉在读师范期间,勤工俭学在街上发传单。老板问“你的梦想是什么?” 她说:“出国读书”。老板再问她,“那你现在一个月攒多少钱呢?” 她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但她还是极力推销她的英语课程。当老板反问她:“那你知道我一小时赚多少钱吗?”她听到了一个巨额数字,然后讶异不已。最后,她知道自己不能够给老板推销她的产品的时候,她没有气儡,而是很热情地把自己当产品推销出去。
这一切源于她蓬勃的欲望,内在强大,自信而热情。凭着内在的那点渴望改变自己命运的野心,所以忠于自己无所畏惧。我相信任何一个渴望成功的女性,内在都强大无比,能够超越家庭,去承受比男性更加巨大的社会压力。苏明玉是这样,邓文迪也是这样,安迪是这样…还有好多好多。接下来我想以细节来刻画一个被大众误解的女人的心路历程,她是邓文迪,也是很多很多成功女性的缩影。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邓文迪这个名字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达,大家开始了解世界,也慢慢听到了一直处于世界顶级交际圈中的邓文迪的名声。她在30岁的时候做到了很多女人这辈子都没有想过的事情,嫁给了一个身家百亿美元的超级大富豪,成功融入西方上流社会。从婚后被默多克家族排斥的边缘人,到渐渐渗透并获得一定权利插手家族事务,拥有话语权和获证存在感,这足以证明了她的手段和野心。
很多人把她当作一个成功人士,给她贴上一个正面的标签。但也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妒恨她,认为她只不过是个热衷于追名逐利,喜欢浸泡在权术场中的野心家。这些评价是基于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而且也和评价者的个人特质有关。
但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社会对于女性群体固有的刻板映像:妻子和母亲。中国,包括周边的大多亚洲国家,女性的社会功能被严重压缩,女人很少能够像男人那样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绝大多数的女人,没有建立起那种“我要和男人一样”的意识,这导致了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的女性被妖魔化和负面标签化的可能性。
比如,在大众的映像里,邓文迪都是一个借着丈夫的名气在西方名流中交际周旋的上流社会太太。外界对于她所取得的一切成就的评判都和她强烈的个人特质无关,大多人只会关心她的运气,她身边的男人,她的手段。但实际上,她有着强大的内在心理,而且展现出极强的独立性,相比于其他女人,她更加注重自我表现。
和大多数中国传统女性内敛,婉约的女性风格不同,她自信,充满活力,很有上进心,丝毫不在意周边人对她的评价。简单来说,她就是拥有忠于自我的勇气。她是个雷厉风行,执行力超强,性格热情如火的“苏北女人”。兼具东方女子的勤奋,内涵,和西方女子的率性,热情。
她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和我们的父母辈的年纪一样。而出生于上世界六十年代那个物质匮乏时代的人,尤其是女人,有多少可以像邓文迪一样活得那般精彩?事实上,那个年代的多数女人都没能读大学,或者没能读到更多的书,很多女性都是小学毕业,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至于上高中,读大学,甚至出国留学的更是寥寥无几。
大多数人最终都成了被丈夫和子女束缚在家里的传统妇女。你可能会说,那个年代能够出国留学的人,她的家庭肯定不一般,家里有强大的背景。她能够走到巅峰的位置真的是因为她强大的家庭背景吗?可能这个条件在很多成功的女性那里是必备的,但在她这里却是非先天因素。
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作为一个女孩,很显然她并不受父母欢迎。在她之前,她的父母已经生下了两个女儿,她们迫切地渴望有一个儿子。她的父母是高级工程师,但是在那个时代,她的家庭条件比起其他人并不占任何优势。她出生在贫困落后的环境中,小时候很少吃到肉。唯一幸运的是,她的父母还是送她去读了书。
在她15岁之前,在家里洗澡没有热水,没有冰箱和电视,而且她一次也没有去过超市。父母亲重男亲女的传统思想在她心里烙下了深刻的映像,他们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忽略她的存在。在物质匮乏和缺失存在感的双重压力下,她开始有意识地在别人面前证明自己。虽然在学校学习刻苦勤奋,成绩还不错,但她的父母并不看好她,因此,她在心里暗暗较劲,她要做的更好,好让他们能够以她为傲。
她说:“对我来说努力到99%并不够,120%的努力才是我的追求目标。”
她知道,当所有人都不喜欢她的时候(包括她的父母),那是因为还不够优秀,她知道只有把自己变得更强。在学业上,她一直以来都是120%的努力,总是希望表现得最好,以此来取悦父母,证明自己身为一个女儿存在的价值。长此以往,这种较劲渐渐影响到了她的生活方式,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她也总是极力表现得比别人更强。她的这种强烈的表现欲日渐融入了她的性格,成为她人格的一部分。
上中学的时候,她狂热地训练排球,把自己当作职业选手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她的教练怕她因为排球耽误高考,多次劝她放弃,他总在有意无意地暗示她:女孩子放弃或者妥协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但他们都低估了她身体里巨大的能量和决心,在困难面前,她倾向于赌一把,她觉得自己能够做好学业和训练的平衡。事实上是,当时做这样的一个决定极其困难,一般人很难做到鱼和熊掌兼得。如果她失败了,最终她不得不要提前终止自己的学业,同大多数女孩一样到社会上打工,然后早早嫁人。
尤其在那个年代,女生能够考上大学的比例还不到千分之一,更何况是重点大学。她的老师轮番来找她谈话,让她放弃。这时候她要面对的就不再是学习成绩能否提升的问题,而是一种被人为孤立的困境。当时所有号称关心她的人都在为她的抉择操心,担心她难以胜任,并且试图用权威来影响她做出妥协的决定。那种巨大的心理压力,一般人是难以承受的。但最终,这个又高又瘦的女孩有些不服管教,她拒绝了这些善意的劝告。
虽然这个小插曲并没有影响到她未来的生活走向,她也没有从事排球事业,但这件事真正的意义在于,一个女孩冲破了成长中的那些困局以及局限性,它赋予了她额外的信心。这些成长过程中收获的勇气和信心足以支撑她走完人生接下来很长一段岁月。所以在默多克来她所在的星空卫视视察的那次,她敢于挑战权威,提出自己的颇具价值的见解,引得传媒大亨默多克一度垂青。
长期的独立生活使得邓文迪变得更有主见,她对于生活也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划,加上一个好强的个性,使得她慢慢变为一个敢于放飞梦想的人。高中时她梦想着上大学,上大学之后她梦想着出国留学,出国留学之后她渴望进入耶鲁大学深造,渴望借助美国高校的平台来规划一个更加完整的人生。她走的每一步都代表着她的坚持,她异于常人的野心和梦想,也决定着她下一步的高度。她是一个十足的野心家,而且总是在借助更大的平台来展现自我的魅力。她懂得提前规划,为实现自己的野心做好随时的准备。
在大学校园里,当所有人都在为毕业后的工作努力学习的时候,她已经走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而且借助外界的一切力量。1988年她果断地在广州医学院办理退学,孤身一人前往美国读书。
“稳定”几乎就是一个专门为女性打造的词,不要过度折腾,不要轻易冒险,不要为了几个理想和主义,就做出傻事来,对大多数女性来说,读书毕业,找一份安稳的工作,然后结婚生子是最好的选择。
当邓文迪只身飞往美国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她在冒险。大多数她的同龄人都觉得她在冒险,这是一个荒唐的决定,前方有太多太多的不确定性了。大多数女性都丧失了追求梦想的兴趣,她们对生活期待很少,相应地也总是得到很少。显然,她们缺乏一样东西就是-野心。巴拉昂那个著名的遗嘱谜题的谜底就是-穷人最缺乏野心。因为缺乏野心,所以我们都成为了除邓文迪之外的任何普通人。
当她走下飞机,来到切利位于加州洛杉矶圣盖博山山脚下的房子的时候,想象中的美国生活在她眼前有了一个具体的展示,这里的一切让她心驰神往:中产阶级的全套消费品,那个被围在白色尖栅栏和整洁草坪中的私家别墅,宽阔而一望无际的高速公路,美式家庭几乎每家必备的游泳池,四周繁华的环形大型购物中心,电影城,快餐食品连锁店,停车场,她第一次感到美国梦紧紧地被自己紧攥在手里了。
这一切对于当时国内的她的同学来说,简直不可思议。前方的路距离她遇见默多克依然很长,但她昂着头颅,充满自信。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她申请耶鲁大学的MBA,她的目标并不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刻板的读书人,她依然活跃,帮助李宁公司做宣传,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为许多来美的中国企业家充当翻译。
她抓住每一个平台包装外在形象,抓住每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虽然外界对她的非议一直不断,但她始终自信十足,并且知道自己要去往的航向。印度伟大的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如果你摧毁了你的欲望,可能你也摧毁了你的生活。”她耀眼的成功也恰恰源于她生气勃勃的野心和内在旺盛生长的欲望。就像苏明玉那样,虽然她推销的产品被老板拒绝,但她充满自信把自己当作一件成功的产品推出去。这是她迈向新世界的第一步,因为她内在蓬勃生长的野心,因为她有着超越原生家庭环境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