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二十五岁的芝木匠到白石铺一户人家做工,一个人过来喊他,说胡老爷要见他。胡老爷是当地一个有名的财主,能写诗,会画画。芝木匠背上工具箱,一边跟人走一边不住思量。
进了门,胡老爷打量了他一番,问:“想读书吗?”
芝木匠红着脸:“我家里穷,没钱读书。”
胡老爷说:“那不打紧,你要是有志气,可以一面读书学画,一面卖画养家。”
芝木匠又红了脸:“我年纪大了,恐怕学不好”
胡老爷说:“你读过《三字经》吧?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只要你想学,什么时候都不晚。”
这时胡家的家塾老师也走过来说:“你跟我上课,我不收你的钱。”
芝木匠没有再犹豫,当下作揖,拜下了两位老师。
这两位老师一位姓胡,叫胡沁园,另一位姓陈,叫陈少蕃。两位老师重新给芝木匠取了名字。这个名字你可能会耳熟,姓齐名璜,大号白石山人,简称齐白石。
·长得有点慢
世界上有很多年少成名的人,在二十出头的时候就已经惊艳了时代,比如李叔同,例如张爱玲,但是也有走得慢的人,别的花都已经凋落了,他才徐徐地开。
齐白石长得慢,开花晚,结果也晚。
25岁之前,他是一个木匠,整天背着工具箱在白石铺走街串巷。8岁的时候上过一年私塾,勉强读得懂一本论语。20岁的时候临摹过一本《芥子园画谱》,画画倒是有模有样。此外,他家里还有一亩薄田,四旬爹娘,一对老祖父母,一个妻子,一双儿女以及七个弟妹。
25岁之后,他才开始正式学习画画,一学就是三十年。学到30岁的时候,他大概可以通过画画养活自己和家人了。到40岁的时候开始有人聘请他当私人老师。到50岁,他用画画挣到的钱在老家盖了一处房子,跟孩子们分了家,打算安度晚年。
没想到56岁,家乡闹土匪,他成了土匪“绑票”的目标。不得已打算全家搬去北京,老妻不愿意,他只好一个人去,晚上在寺庙里睡,白天在琉璃厂卖画,别人一个扇面卖4元,他卖两元。到了60岁,终于混出来一点名气,娶了新媳妇,在北京安了家,一过又是30年。
到他和毛主席共进晚餐的时候,他已经87岁了。
从湖南乡下一个普通木匠到享誉画坛的一派鼻祖,他实现了他的文艺理想。有人说他之所以能做成,是因为他长寿。可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长寿未必有什么力量,我家里80岁的爷爷就天天搬着板凳四处溜达闹着活着没意思。
一个人想要做成一件事,尤其是从一无所有的境地出发,除了时间之外,他一定还有其他的秘密武器。
在《白石老人自述》这本书里,白石老人留下了几条线索。
·第一条,有韧劲儿
人身上有两种劲儿特别打动人,第一种是聪明劲儿,一点就通,透着灵气,第二种是韧劲儿,能坚持干一件事情,怎么打都不退缩。一个人有了一条就能过得不错了,要是兼而有之,那一定要去干一番大事。
齐白石身上就有着这股韧劲儿,对于画画这件事,即使条件再不足,他也一直坚持。
他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喜欢画画了。四五岁,祖父把他抱在怀里教他认字。他拿着树枝在地上画了个人头,还是个笑脸。
上了私塾后,老师教大家写字,他写完了觉得无聊,就用描红纸画画,看到什么画什么,画门口贴的神像,画池塘边钓鱼的老头,画完了同学们纷纷抢着要。那时候写字有用,可以要账,画画没用,不能挣钱。所以私塾老师认为他浪费纸,把他骂了一顿。那以后他就改成了收集包皮纸偷偷画。
辍学后,他的主要工作是砍柴,有时候又会帮家里做点事,也算是忙得不得了。但是一闲下来,他仍然不忘记画画。祖父给他买了写字本,他在背面偷偷画。画完了,找到祖父记账用的旧账簿,拆开继续画。
十五岁,因为身体弱,力气小,干不了农活,家里人商量着让他学一门手艺。先是学了粗木作,结果因为扶不起檩子被老师退了回来。又改行细木作,就是在窗户、家具上雕花的,这下对口了,他找到了用武之地。他拜了个细木作师父叫周之美,以雕花手艺出名。师父待他很好,齐白石也很用功,不久,雕花常用的平刀法、圆刀法他就都学会了。
雕花和画画有相通之处,齐白石这时候就放开胆画画了。
有一次,他去一个主顾家干活,见到了一本《芥子园画谱》,顿时觉得捡到了宝,厚着脸皮向主人借来,每天晚上收工后都描几幅画。家里没有灯油,他就点松油柴火。一直画了半年。这期间,他的画艺和雕花水平都大有进步。
到了文章开头提到的25岁,芝木匠已经在本乡有点名气了。他给人干木匠活,花样新鲜,不落俗套,还顺便帮人画小像。有人原来是拿着纸求胡老爷画的,胡老爷总是没空,那人就换了纸来找芝木匠,芝木匠很快就画好了,画得又像,收钱还少。
所以胡老爷就找来了。
·第二条,多交朋友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到达某种程度之后,一定要有人引导他,帮助他,他才能顺利打破“天花板”,跳到更大的池子里去。
在这方面,齐白石属于幸运的,在每个阶段他都遇到了很优秀的人。他们有的从技术上指点他,有的介绍客户给他,有的催促他开阔眼界。他们可谓是齐白石成功必不可少的“伯乐”。
胡沁园可谓是齐白石的第一个贵人。他教齐白石绘画,让他逐渐从木匠的身份脱离出来,有能力靠卖画为生。另外,拜到胡沁园门下后,齐白石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又学会了作诗和篆刻。后者也是他后来收入的一大来源。
齐白石的第二个贵人是经学宗师王湘绮。三十多岁后,齐白石拿了自己的诗文与绘画印章作品去拜见王湘绮。王湘绮对他的印象很好。但是齐白石怕人家说他沾光,迟迟没有拜师。湘公纳闷了,对人说:各人有个人的脾气,有一个木匠,非常好学,始终不肯做我的门生。齐白石听到了,这才正式拜门。
拜到湘公门下后,齐白石的交际圈子扩大到了全湘潭。
夏午诒是另一个“点燃”齐白石的人,也是当时的一位名士。1902年,夏午诒在陕西做官,极力邀请齐白石过来教他的小妾作画,把聘金和旅费都汇给了他。又怕他不肯去,拉了另一位朋友,写了一封长信,劝他“莫故步自封,要开阔眼界”。
这个邀请终于打动了齐白石,他第一次远离家乡,后来又陆续出门几次,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在这些旅程中,齐白石认识了很多书画名士,不断和他们探讨书画技巧,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创作境界得到很大提高。
这些人有地位,有名气,有才气,齐白石自然很愿意接近他们。可是他们为什么愿意接近,甚至主动结交齐白石呢?我想,这可能跟齐白石的性格有关。
有人说他:“白石性朴而直,气健而雄,虽无心沽名,欲自娱而已。但不得不借其尺素、刻石讨生活。然犹骨气奇高,以见贵人为苦事,换常人恐求之不得也。”
有一股淳朴的气质,还有一些雄心,想要在书画上更近一步,对于权力却没什么贪心。有一些傲气,不愿低头侍人,又很明白自己的水平,肯耐心听从别人的指导。不为自己的过去而过分敏感、自卑、喜怒无常,在朋友里永远是一个很好的受教者姿态。
当一条河处在低处时,湍流自然都会涌向他。
·第三条,有自己的风格
齐白石刚到北京的时候是不为北京的画坛接受的。人家说他的画是“野狐禅”、“俗气”、“不能登大雅之堂”。两块钱一幅的扇面养不活自己,他只好卖篆刻。
这时候他的朋友陈师曾发现了问题。陈师曾是个人物,他爹是“清末四公子”,他弟是后来很有名的文学家陈寅恪,他自己少年时代留学海外,在书画上很有一番见识。陈师曾很欣赏齐白石的篆刻,同时也指出了他绘画上的不足——摹仿偏多,流俗偏多。
在琢磨了很久后,齐白石决定要自创风格。他原来是模仿八大山人一派,走冷逸风,现在换了一个思路,改成了“红花墨叶”画法,就是画一幅荷花,花瓣用饱满的洋红色,花叶用黑乎乎的墨色,两个颜色一对比,显得画面非常生动,有传统文人画的文雅,还有几分民俗画的鲜活和喜庆。
齐白石戏称这次变化为“衰年变法”。
后来他就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他画鸡,画虾,画荷花,画白菜,画蝴蝶,画葫芦,都是寻常之物,三五相称,点缀在画布上,鸡仔就一团一团深浅的黑,荷花就一簇一簇通透的红,葫芦就一股一股鲜明的黄,看起来非常自然,不丧,不高深,有一种天真的烟火气。
毕加索曾经评价他的画:“他用水墨画的鱼儿没有上色,却使人看到长河与游鱼。”
两年后,陈师曾拿齐白石的画参加日本的艺术博览会,结果作品大卖,其中一幅山水卖到了二百五十元。齐白石在北京立刻声名大噪。
文艺这条路总是不好走的,难就难在入门容易,想要做出来一番成就十分不易。他要在技术上达到一种标准,比技术更重要的,他要有自己的特色,也就是风格。只有当一个人拥有了他自己的风格,才能说他已经玩转了这个领域。
这个时候,齐白石的经历给了我们一个窍门——当我们无法确定自己的风格时,不妨去过去的生活经验里寻找。很多时候,过去都是使我们与众不同的最大因素。
我们都有一个理想,也许是成为一个艺术家,也许是成为一个商人。无论在哪个领域,我们都要磨炼能够使自己成功的特质,也许是一股韧劲儿,也许是开拓性,也许是对变化的灵敏嗅觉。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些特色,把它们打造成我们的个人特色。
接下来,所谓人生,就是一级一级拾阶而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