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目标:
1.科研时间25h+,平均每天4h+。将这种工作状态常态化,不觉得吃力。
2.生活习惯的优化:工作日时,中午不玩游戏,晚饭后先不玩游戏,达成每日目标之后再娱乐放松。由此晚上保证大概1.5~2h有效学习时间。
完成情况:1.科研时间,恰恰完成;2.完成。
忘记节假日应适当放缓,以至于周日时挺累,下次规划目标时再实际一些。
每日精进-20210329-第59篇
自己真是没有生活常识,空气中已经明显感觉到有灰尘弥漫了,还不知道戴口罩。晚上回宿舍时,星哥说PM2.5已经275了,你回来时有没有带口罩。我没有。以后要记得有这方面的生活常识。
今天早晨起床时,感到困倦,又多睡了1.5h。应该是前几天睡眠不够。之后还是要按时作息。
今天口语实战,感到很局促没有自信,全程除了最开始的介绍和寥寥提问后,基本没怎么说话了。心里挫败!看来自己的口语还只是基本入门,需要大量的练习来提高。因此:从今以后,每天的自言自语所思所想(包括日精进)都用英文表述,每天看到的事物都用英文表述,再在每天在聊天中Struggle。
养成这个习惯,且看一个月后自己的表现!
每日精进-20210330-第60篇
今天基本做到了所思所想,所说都用英文再去表述一遍,比如自己看奇葩说的时候,看一段就用英文试着去表述一段。加油!
下午听完师兄讲座,陈老师说现在科研大方向更加注重落地,加强论文的转化,所以才需要代表作,不要多只要精!这是大方向!
想到自己不唯论文,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赶上了好时代”。
每日精进-20210331-第60篇
从今天开始,用3000元系统持续地学习与实现理财。
且养成每天看新闻的习惯。
每日精进-20210401-第61篇
今天跑步时听吴军老师专栏,对其中伊壁鸠鲁的思想很有共鸣。人生来是追求幸福和快乐,但并非短暂的享乐,而是一种长期、宁静的快乐。因为短暂的快乐终究会给我们自己带来痛苦。“明智、清醒和道德的生活”。也即在做一件事之前,不要只想着得到的快乐,还要下意识地去想想是否会招来痛苦,会招来多少痛苦。”“伊壁鸠鲁教导弟子们说,没有理智,高尚和公正就不可能过上快乐的生活,不诚实或不公正的行为终将让人产生负罪感,又或者会因为担心被别人发现而惴惴不安。”
伊壁鸠鲁的思想与自己的朴素的“什么事情都是公平的”很契合,因此得到共鸣,也指引着自己的方向。
今天收到审稿意见,小修且很简单,心里开心。是自己的第1篇SCI,虽然是四区,但总算开了口了!接下来的科研进展应该会顺利些,且拭目以待…
每日精进-20210402-第61篇
每日精进-20210403-第62篇
最近越来越体会到会放松会娱乐也是一种能力。无意识无序的放松,只会更消耗自己的精力,如过度游戏玩乐。
所以每到周末时要好好规划自己的周末时光,而不是像之前一样那般无聊,如玩一下午游戏,看一下午剧等。
由此再培养出一个习惯,每逢周末节假日或想放松时,一定要提前规划一下,要有意义的放松。
每日精进-20210404-第63篇
今天更加明白自己理想和想要的生活方式了:作息一定要规律,按时睡按时起,午觉一定要回宿舍休息;否则自己的计划就会被打乱被耽误,下午很困较难受且无法保证有效学习与工作。回顾这几天,虽说计划依旧在执行,但是出现了一些松动,所以要警惕要坚持。
另外体会较深的是,通过日精进这种督促反思自己的方式,确实改善了自己以前很多不好的习惯,进而养成了很多好习惯。第二是,平时自己在得到上学习的一些知识,确实能改善自己的生活,比如说有计划地娱乐放松。
所以请继续加油!
在此罗列出有意义的松娱乐方式:看电影,游泳,在递爪上聊天(特别是自己没想明白的问题与别人讨论),打扫整理东西,与朋友聊天,冥想,同城朋友聚,线下活动,理财投资…尽量避免去网吧玩LOL。关键在于有计划,不能无度!
所以明天下午起床后,洗衣服,整理宿舍打扫卫生,再读一会儿书,…
想到自己似乎倾向于回避感情中的冲突争吵,这,应该是回避型人格吧。以至于很多时候自己的想法被忽视,自己的需求不被重视。回避就是一种妥协。
今天打扫整理房间时,听吴军老师专栏,被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以及印度大师萨格鲁的思想所触动,这使自己的思想得到提升,从而使自己的生活态度,方式及质量得到一定改善。细细去品味,去思考,去实践。
在自卑与超越方面,印象深刻的是大学考研失败,以及硕士去上海交大遇到中央美院的学生老师时对自己的不自信与自卑。这种自卑对自己是一种伤害,让自己不自信,没有勇气,不敢直面挑战,心理压抑等…
自卑会让人下意识的争取优越感的补偿方式:“(一些自卑的人)没有勇气改变现状,用自欺的方式麻痹自己。由于自卑感总是造成紧张,所以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必然会同时出现,但是其目的却不在于解决问题。争取优越感的动作总是朝向生活中无用的一面,真正的问题却被遮掩起来或摒开不谈。自卑者限制自身的活动范围,苦心孤诣地要避免失败,而不是追求成功,在困难面前犹疑、彷徨甚至退却。”
“我们与他人、与世界相处,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经受各种各样的苦难。显然,每一个人的应对方式都是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起点差不多的两个人,一个可能成功了,另一个却会失败。”
阿德勒认为,其中的差异就在于,“抗拒自卑、追求卓越”的方式不同,有的人做到了超越自卑,而有的人做不到。”
那如何应对呢:(1)首先意识到,这种自卑只是自己心里的感觉,自己是可以超越它的,而且超越它自己就更上了一层楼。但要用正确的方法,这样改变才得法。(2)通过建立健康的优越感来补偿自卑感,从而消除自卑感。一种是我们常说的什么事情做不好,那我多花几遍,多花时间直到把它做好为止。这样就超越了自卑。另一种补偿自卑的方式就是发挥自己的特长,从另一方面建立优越感,从而补偿这方面的自卑。
“盖茨比反映出来的问题其实很普遍,很多人是通过补偿掩盖问题或者转移关注,而不是正视问题、改进问题。比如很多人工作做得一般,得不到同事的认可,收入也不高,就沉溺于网络的世界,在那里寻找存在感,似乎自己变得重要了。但是,第二天起床,还是要面对真实的世界,这个问题不改变,自卑感就会继续不断积累。”
“比起上面走偏了的补偿和过度补偿,更糟糕的是对自己的自卑感放任自流,根本不去进行补偿。比如很多人觉得,都是因为自己命不好,不聪明,不漂亮,认了。这种想法危害更大,因为这样就永远没有超越自卑的机会。”
所以,请超越自卑!
萨古鲁的哲学思想。
“自我只是我自己吗?”我是如何理解自我的?
萨古鲁认为,“自我的边界其实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所认可的认知边界。或者说,随着我们心里把什么认可为自我,自我概念的范围就可能发生改变。比如说你在感情上认可你的配偶是你的一部分,那么你就把他(她)划入到“我”这个边界中了,你和他/她在花钱时可能不分彼此。如果你在生活中和他严格区分我的钱、你的钱,说明他并不是你的一部分,只是你的社会关系中的一种而已,虽然这种关系比较近,但毕竟不是你自己。萨古鲁把这种扩展自我的认知、把外界纳入到自我认知边界之内的想法称为包容,或者兼容。这当然只是萨古鲁的一种观念,但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
比如,萨古鲁认为,包容其实是解决世界上各种难题的一种有效方式。比如当我们认为自然环境是我的一部分时,我们就会珍爱环境。之前在我们专栏的问答栏目中,有读者提出一个问题,说为什么小区里养狗的那些人会放任宠物狗随地大小便,破坏自家小区的环境呢?”
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萨古鲁讲,很多人为什么会争夺利益,因为他们认为其他人和自己是不相容的,和自己也没有关系。如果人能够做到包容,把其他人也包容进“我”这个概念里面,就不需要刻意地去“无私”,而是很自然地就会去爱他人,因为这就和爱自己是一样的。
正是吴军老师所理解的,格局有多大自我就有多大。
“萨古鲁讲人的成长其实是一种内在的体验,这也得到了科研成果的支持。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点,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种子在我们内心。在每一个人的内心,其实都有一个愿望,就是过一个好的生活。达成这个目标,与其向外找答案,不如向内(心)寻求答案。
萨古鲁讲,每一个人内在的能力其实是很强大的,能够解决自己的各种问题,这是我们本来就有的禀赋,就像是身体能够消化食物一样。这让我想到瑜伽当中,有些瑜伽大师能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他们会讲这些动作其实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只是你需要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萨古鲁作为瑜伽大师,也很强调人的潜能,这似乎是练习瑜伽的高手共有的一种信念。
既然我们强调个人的力量,强调向内寻找答案,很多外界条件其实就不需要那么在意。出身、学历、偶然的机会,其实都不能决定什么。你真正能把握的是自己内在的能力和潜力。”
被深深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