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

记承天寺夜游    【北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散文,叙事居多,文字明白如画,写景句子也唯独写月色那句。所以,整篇文章看似非常简单,我们以往反而常常脱离了文本,对苏轼的生平经历大讲特讲,来引出本文“闲人”的情感理解。

这一次,我设计了一个题目,全文虽然只有短短一段话,可以分成几个层次?说出你们的理解。接下来是5分钟的小组讨论。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竟然兴趣盎然,热烈地讨论起来。紧接着,让他们把答案说了一下,共有5种答案,并投票,投票的结果分布得比较多,但不均衡,这是我想要的看到的课堂景象。我分别从几个选项中挑了几个同学来说说他们的划分层次和划分理由。

A同学说他按照:叙事、描写、抒情分为三个层次。

B同学说她按照事件的过程分为:起因、经过、结果分为三个层次。B同学虽然也分为三个层次,但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分的是不一样的。

C同学说他按照律诗的四联给本文分了四个层次分别是:起、承、转、合。在他逐层分析时,科代表脱口而出,“妙啊”,并且鼓掌起来。可见,这一分法的巧妙。

D同学分享说,他分为两个层次,前面是故事,后面是抒情议论。就像伊索寓言的格式一样。

在同学们阐述结束后,如此多元化的层次划分,甚至比我预想的还要多一种,实在是一种惊喜。其实,这道题并没有唯一的答案,只要学生的划分理由合理即可。

在大致介绍了作者的背景后,我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你觉得文中哪个字能体现作者的心情?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欣、念、遂、亦、何、闲。并各自阐述了理由。接下来,我请他们讨论,选出一个最能体现作者心情的词,并做了一个统计。学生选出来的就比较一致了,集中到“闲”这个字。再让他们体会,“闲”字背后饱含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作者的理解。最后,我还拿出了“闲”的说文解字,让学生猜这个字的含义,——“闲,隙也。从门,中见月。”学生的兴趣达到了高潮。


这是一节令我满意的课,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让我在短暂时间能看到学生积极的思考,并且让他们真正学有所得,并且,这种所得源于他们自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石激起千层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