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学习笔记-桥接模式

1. 概述

  将抽象部分(Abstraction)与实现部分(Implementor)分离,使它们可以独立地变化。

2. 解决的问题  

  在软件系统中,有些类型由于自身的逻辑,它具有两个或多个维度的变化。为了解决这种多维度变化,又不引入复杂度,这就要使用Bridge模式。

3. 模式中的角色

  2.1 抽象(Abstraction):定义抽象接口,该接口中包含实现具体行为、具体特征的Implementor接口。

  2.2 提炼的抽象(RefinedAbstraction):继承自Abstraction的子类,依旧是一个抽象的事物名。

  2.3 实现(Implementor):定义具体行为,具体特征的应用接口。

  2.4 具体实现(ConcreteImplementor):实现Implementor。

4. 模式解读

  4.1 实现要点

    Bridge模式使用“对象间的组合/聚合关系”解耦了抽象和实现之间固有的绑定关系,使得抽象和实现可以沿着各自的维度来变化

  4.2 桥接模式的类图  

  设计模式学习笔记-桥接模式

  4.3 桥接模式的实现代码

    /// <summary>

    /// 实现

    /// </summary>

    public abstract class Implementor

    {

        public abstract void Opration();

    }



    public class ConcreteImplementorA : Implementor

    {

        public override void Opration()

        {

            Console.WriteLine("具体实现A的方法执行。");

        }

    }



    public class ConcreteImplementorB : Implementor

    {

        public override void Opration()

        {

            Console.WriteLine("具体实现B的方法执行。");

        }

    }



    /// <summary>

    /// 抽象

    /// </summary>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ion

    {

        protected Implementor implementor;



        public void SetImplementor(Implementor implementor)

        {

            this.implementor = implementor;

        }



        public abstract void Opration();

    }



    /// <summary>

    /// 被提炼的抽象

    /// </summary>

    public class RefinedAbstraction : Abstraction

    {

        public override void Opration()

        {

            implementor.Opration();

        }

    }

  4.4 客户端的调用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bstraction abstraction = new RefinedAbstraction();



            abstraction.SetImplementor(new ConcreteImplementorA());

            abstraction.Opration();



            abstraction.SetImplementor(new ConcreteImplementorB());

            abstraction.Opration();



            Console.Read();

        }



    }

  输出结果:

  具体实现A的方法执行。
  具体实现B的方法执行。

5. 桥接模式是个比较复杂的模式,在对它总结之前,先看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应用:三层架构  

  设计模式学习笔记-桥接模式

  解读:三层架构中的业务逻辑层(LogicalTierInterface)桥接到了数据访问层(DatabaseTierInterface),大家可以比较一下这个图和上面桥接模式的图是多么的一致。大家往往会在数据库访问这端做扩展,比如现在增加对MySql的支持;往往只对业务逻辑层的实现(LogicalImplement)做一些内部修改,而不是扩展一个新的实现。如果你的应用确实需要对业务逻辑层做一个扩展(比如NewLogicalImplement),那么这个三层架构对桥接模式的应用就算是比较完整的了。

6. 模式总结

  6.1 优点

    6.1.1 降低了沿着两个或多个维度扩展时的复杂度,防止类的过度膨胀。

    6.1.2 解除了两个或多个维度之间的耦合,使它们沿着各自方向变化而不互相影响

  6.2 缺点

    还未发现

  6.3 适用场景

    6.3.1 当一个对象有多个变化因素时,可以考虑使用桥接模式,通过抽象这些变化因素,将依赖具体实现修改为依赖抽象。

    6.3.2 当我们期望一个对象的多个变化因素可以动态变化,而且不影响客户端的程序使用时。

    6.3.3 如果使用继承的实现方案,会导致产生很多子类,任何一个变化因素都需要产生多个类来完成,就要考虑桥接模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设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