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儿童筑牢知识的“地基”——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第4篇导读

        “小学教师们!你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构筑一个牢固的知识的地基。这个地基要这样牢固,使得接你们的班级的教师不必再为地基而操心。”随着年级的增长,在课堂里会慢慢出现一些学业落后、成绩不良的学生,虽经反复补习也难以改善。怎样从根本上破解这个难题呢?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也许能帮你找到最佳路径。

        “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说起来很容易,但在实践中如何去做呢?苏霍姆林斯基在这篇文章里再一次强调了读写能力的重要性。这种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有目标、有规划的学习中逐渐形成的。教师如果期待自己的学生拥有这样的能力,就需要帮他们提前做好长远规划,这既需要对课程体系的整体把握,也需要教师拥有更深层的教育智慧,懂得站在人的终身发展的角度去思考每一天的教学。

        读写能力的开端,建立在2000多个最常用的字词上,正如盖大楼需要从一砖一瓦开始,教师也要帮学生打好学习的“地基”。如果您仔细观察苏霍姆林斯基的做法,会发现这项工作中的技术含量——在思考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运用中学习、在创造中学习……

        学习过程中脑力劳动的参与,是保证学习有效性的前提,伴随着思考的学习行为,才能内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善于将整体目标分解,变成他们易于掌握的内容,落实到每一天、每节课上。简单的字词积累,因为时间的加持,思考的介入,成为强基赋能最重要的方法。

        在儿童的世界里,游戏永不缺席。如果教师懂得游戏对儿童的意义,就会发现快乐学习的秘密。苏霍姆林斯基让作业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游戏,运用“回想”的方法,让知识在脑海中重现,以最轻松的方式完成儿童的自我教育、自我检查,富有挑战性的脑力劳动,不仅夯实了基础,也让学习变成快乐游戏。

        读写能力的学习不能脱离语言环境,因此基础知识的练习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精心设计的语言实践,例如用修辞性的成语表达、为童话式的图画题词等,可以让儿童感到学习的过程充满发现的乐趣。这也许正是我们特别期望达到的境界——孩子们在主动学习。一旦“地基”打好,孩子们就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高层次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中去;反之则会不断为修补缺漏而耗时耗力。

        该如何取舍,我们都知道答案,只是有的人止步于“知道”,有的人努力“做到”,一字之差,被改变的可能是学生的一生。

        窗外,飘起了今冬的第一场雪,轻盈、灵动。倾听着雪落下的声音,你会对自然和生命产生由衷的敬畏。教师是为儿童栽种梦想的人,每个寻常的、与学生共处的日子,都将成为他们生命中的惟一,为了那一双双好奇地打量着世界的眼眸,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

        亲爱的老师,当我们结束一天的工作时,是否会问自己一句,“今天应做的事,你做到了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儿童筑牢知识的“地基”——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第4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