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我思存

    我其实挺羡慕、佩服我爸。他会理直气壮地说他是一个孝子,说他已经为他的父母做了他所能做的事,在他们生前。在我看来,这个状语很重要,也颇有意味。但我爸会把我爷爷和奶奶的遗照重新修改画过然后高高悬挂在我们家,即使那会他经济也不太宽裕他还是在他想起要做这件事的时候请人重新画了两幅,使其二者显得相得益彰,相得益彰,又也许应该这样说,让后来人当局者也羡鸳鸯也羡仙。

    可是,妈妈说,爸爸在心情非常不好喝得酩酊大醉时,最会对着爷爷和奶奶胡言乱语。

      在一个很温暖的午后,我见过爸爸妈妈一起忙着为病重的奶奶洗澡,因为那会儿奶奶基本不能自理,所以他俩忙乎了快一个下午。那个场景,和我看见他们俩晚饭后一起逗小宇桐的情景一样温馨、动情。 我也见过在日常事事推脱躲避却在葬礼上嚎啕大哭的人,我问我妈为什么人要这样活着,我妈说,这个社会,有很多礼节需要履行,需要扮演。我妈也是这样的,虽然她也随着爸爸尽孝日久(至少我这么看来),但是在礼仪上她也让自己的眼泪与悲伤成了一种被控制的东西。

    当然,这是过去的事,也是后话。

    最近,我在读一本书,叫《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还没读完。讲的是一个被检查出身患胰腺癌的时日可数的母亲,与一个儿子互相分享最近看来的书与心得,组成了只有他们两个人也没有下午茶的读书会,通过书,作者和母亲得以“探讨那些我们关心但又难以开口的话题”,“也一直使我们在焦躁紧张时有话可聊”。这本书像极了一本书单,却比我既往所看的书单更加丰满,能见到对我自己曾看过的书(当然只是寥寥无几)有血有肉的讨论,也看到更多有兴趣的书名。但更像一本日记,仿佛在听着作者讲他的故事,即使他于我如同地铁上、咖啡厅里的陌生人,但是这样的讲述却足够活灵活现、妙趣横生,以致我也想坐下来好好听一把。当然,这才不是八卦,你们知道,我有多痛恨八卦这个动词。

      所以奶奶,是我从翻开这本书的那一刻就开始想起的人。一来我非常羡慕作者能够寻找到“读书”这样一个媒介与他的母亲深入交流,以使这些讨论交流得以慢慢取代他内心里那个拿到母亲确切诊断的时候所产生的焦躁、惶恐,二来我则想起当初的我,与当初的奶奶。我想,她应该是最疼我的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过任何的推理和认证,但一直在我心里坚不可摧。我成长的关键几年都和她住在一起,不管是出于当年爷爷提前离世大人们想为她安排一个陪伴的人的原因,还是某天我和妈妈闹了矛盾因此赌气把我所有的教辅搬到她家从此赖着不走的缘故,我的小学、初中、高中我都和她住在一起,直到高二她生病的那一年,我才被迫撤离,以住宿、不常回家为由从她的生活剥离。当时的我不善于撒谎,每次接电话、回电话都非常纠结,直到今天,以这样的借口回复她的每一次询问,仍是我最理解不了我自己的一个做法。当时我的爸爸妈妈给我做了很多思想工作,意思就是年轻人总是比行之终将者重要,意思是我会有美好的未来,不能因为心有顾忌而优柔寡断,万一呢。但是,做决定的还是我自己。

      往者不可谏。我还记得,4月初5是她生日,那一年她70岁,虽仍健朗,但也将是她此生最后一个生日。我和姐姐提议去邀请我们所有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起给她过一个生日。这前期准备,包括买多大的蛋糕、画画等等,我都参与其中,但是在那天晚上却因第二日要开始的月考我不得不缺席离校。那天晚上他们打电话告诉我他们吃得多开心大家多么欢乐之余,我接过奶奶的电话,祝她健康、长寿,也建议她尝尝蛋糕,只因为她曾在我生日吃完蛋糕然后和她一起睡前聊天时告诉我她从来没吃过那种蛋糕,也不知道我们这些小孩子为什么那么钟情蛋糕。她还跟我讲过她18岁与爷爷结婚,也没有任何仪式,所以我一直很想当我长大时她会出现在我的婚礼上;她还跟我讲她希望我成为一名老师,因为当人民教师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可我没有从她的愿,但是我很想她知道即使我不会成为一名教师但也一样会努力成为一名帮助他人的人;她还在我开始高中住宿生活的前几天教我洗衣服尤其是洗毛巾(在他们眼里我就是一个什么事都不会干的孩子),然后告诉我自己生活持家要勤俭节约,做事要不拖沓,现在我洗起自己的毛巾,干起事来干净利落时也会想起她,希望她看到我可厉害了呢。

    属于我自己的我们俩的回忆都是美好的,她跟我讲过的不能让别人知道的秘密,那些晚上一起聊天的人与事,以及为人妻为人母的道理,仍一直安静地在我的心里。有些时候,我只是遗憾,当初的时刻不是此时,虽然此时的我也仍然无法为她做些什么,让她再为我们停留一些,但至少此时的我,也会努力和作者一样,给予她陪伴、关怀与理解。我相信她是不快乐的,她带着“莫名其妙”离开,不知道为何自己仅仅因为吃了一个橘子被噎到了然后就开始了与死神战斗的日子,她也是无辜的,因为她从不知道她是一个战士,她手中甚至没有武器。后来她也在只有我们两个人的时候问我,“我得了什么病,是不是没得治了?"我没有告诉她,”是的”,我没有。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我们告诉她实话,从一开始或者从她开始有疑虑的时候,是否她会选择另一种不一样的方式去度过那些日子,比如去和她的亲姐姐更多的相处、回忆以往,比如回到那个她曾多次和我提起的她和我的小时候一起呆过一段时间的东莞,比如为我们所有人唱一遍所有她小时候学过的歌颂毛主席的歌曲而不是仅仅只唱给我一个人听,还带着羞涩的笑容,比如,但是没有假如。

      没有好好给予关爱、支持,是我从这个经历里得到的教训,也鞭策着我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多地关心这样的亲人,与其他人。在肿瘤科是这样子的没错。我与我所管的病人尽可能地聊天,希望让他们知道我并不是一个在等着给他们发死亡证明书的医生,我希望我是和他们一起并肩战斗的人。在那里,我曾管过一个27岁的女孩子,后期。肿瘤吞噬了她的青春,深陷的眼窝,瘦如柴的身体,足足像一个年老迟暮者,而且她还有一副非常暴躁的脾气,照顾她的是她年迈的父亲,因为是潮汕人,不通普通话,因此在病房以外的范围活动起来非常困难,比如去帮她买白蛋白。在几个回去加班后和她聊天的晚上之后,我答应她我以后下班后可以去帮她买白蛋白,也更希望她可以多理解、体谅她年迈的父亲,她是很肯定答应我的,这本是一个非常愉快的决定,却在我帮她买的第2瓶后被我带教发现,那个带教是一个每天踩着高跟鞋的画着淡妆的穿着华丽的裙子的矮矮的年轻女老师,她非常鄙视地对我说,“医生有医生该做的事情,这些不是你应该去做的事“。因为她的神情,我回了一句,“我脱下了白大褂,写好了我的病程,我才去帮她买的。”“痴线。”在附院一年以来我从未跟我的带教、师兄师姐有过冲突,我自认为我也已经尽力完成我的本职工作了,也基本从未被批评过,但是那一次却着实让我崩溃了好久。是的,我认为我没有做错,我更非常鄙视外在华丽内心却非常冷漠的人,我不知道每天除了拿着欠费单查房、在办公室里各种八卦之外她还会做些什么。当然,我还是坚持完成了在肿瘤科的实习,但却没再继续和那个病人的约定,当然,也就每天每天地听着她大声地吼骂她年迈的父亲。

      只是,肿瘤科出科后,我跟辅导员说,我觉得我该调整了,他给了我7天假呢,但是我逃了整整一个月,这也是我这一年逃走的一个月。

    这只是一个插曲,虽然因为这件事肿瘤科成了我非常不喜欢的科室,但是从这其中我更加希望自己未来能够成为”总是去安慰“的医生。面对许多疾病,医学真是太苍白无力了。”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倘若每一个与疾病战斗的病人都有一份好的心态,我们都能给予他们更多抚慰的力量,帮助他们寻找更多庇护心灵的力量,使之没有(或者减少一些)恐惧、迷茫,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即使只是那么一点点不一样?活着总是要继续生活的,不是疾病的诊断下来就意味生命开始终止、只剩下等待了,其实,在那一段既定的日子里,还是可以拓宽更多的深度和长度的,我相信,人总是那么伟大,生命总是那么充满奇迹。

    愿上天把爱给予更多人。愿我们都拥有慈悲之心,拥有耐心与爱。

你可能感兴趣的:(匪我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