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读懂这三点,你才真正读懂了它
文 | 东坡琅
《围城》作为钱老的唯一一部唱长篇小说一经问世就获得世人的关注,尤其是其中那句关于婚姻的比喻更是成为经典,让很多人看透了婚姻爱情的本质。但是,如果仅仅觉得这是一部爱情婚姻的小说,那你就错了。
很赞同豆瓣上一个读者对经典的解读,“评定一本小说是否经典的标准是它是否在你读完以后的日子里还能让你反思,让你感动震撼,甚至领悟出其他的思想;它是否能顶住时间的侵袭不被湮没;它是否能忠实的反映人性最深层的东西,让你在几十年几百年后再读到它,还会觉得,是的,它阐述的思想到今天依然存在,依然鲜活。”
而围城就是这样一部经典的小说,而它之所以能成为经典,除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里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影子,从中觉悟点什么。
少点套路,多点真情和主动,才能获得真正的爱情
说到爱情,现在网络上鼓吹的是追求一个喜欢的人需要耍点心机,使点套路。应之而生的什么PUA,PUB啥的,居然成为一门学问,让众多人趋之若鹭。但是,获得爱情,真的需要那么多的算计吗?
在围城中与主人公方鸿渐相关的有四个女人,有一夜情的鲍小姐,爱而不得的苏小姐,天真纯洁的唐小姐,最后就是心机满满的苏小姐。
第一个女人鲍小姐,因为她和方之间并不存在真正的爱情,纯属鱼肉之欢,就不作为讨论的对象了。
首先来看一看这位苏小姐,她是大家闺秀、留洋博士、美人,身份娇贵。在回国的邮轮上,她明明对方鸿渐动了心,却还是被别人捷足先登,如果说这是女人的矜持,那倒可以理解。可下船后她对方的主动,在几个男人中游刃有余的调情,可见她并不是一位天性烂漫,胆小的女人。
她的心机,表现在让爱慕自己的男人们为了得到自己互相较量,以此来享受那种被捧着的虚弱。她喜欢方,却不直接表明,假想着方为她争风吃醋的样子;她心机用尽,却将喜欢的人一步一步推开,最终败给了单纯可爱的表妹。
第二女人便是唐晓芙。围城里是这样描写她的:“她妩媚端庄的圆脸,有两个浅酒窝。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钱费时、调脂和粉来造的好脸色,新鲜得使人见了忘掉口渴而又觉得嘴馋,仿佛是好水果。她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如此高的评价足见作者对她的喜爱。
就在这么一个可爱,又敢爱敢恨的人最终还是失去了自己的爱情,可能方鸿渐并不是那个真正值得爱,最终走在一起的人。但在这份感情里他们的确是相爱的,如果面对苏文哲的挑唆,她更主动一点,更勇敢一点,或许她会拥有自己的第一份爱情。
最后一位孙柔嘉,她是这场爱情中的胜利者也是失败者,她的成功在于用满满的套路和心计获得了婚姻;而她的失败也在于此,得到了一个并不爱自己的人。
其实在我们的现实中很多这样的苏文哲和孙柔嘉,有时候获得爱情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心机和套路,很多时候最打动人心的往往是那些最本质的,最真诚的东西。真诚方能得人心,靠算计得来的爱情注定不会长久。
活出自我,方能跳出围城
钱老将小说取名围城,我觉得是因为这两个字用在主人公的身上是在合适不过。
他正直善良、聪明幽默,却意志薄弱,优柔寡断缺乏坚定的人生信念,极易被环境支配,不管是事业,还是婚姻,都是从一个围城跳入另一个围城。
主人公方鸿渐,他的经历和背景其实很有趣。他是江南名绅的长子,因为丈人的原因留洋海外,却不学无术,最终花钱买了张假文凭。
事业上回国后他先是在前丈人的银行上班,因为受不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加上失恋,无奈地接受了三闾大学教书的聘请。而且很有意思的是这份工作还是他的“情敌”推荐的,并且他之后的职业生涯和这个“情敌”密切相关。
从银行逃出来后,他向往着在新的环境开启新的职业生涯,虽然说他不是一个有着大志向的人,但对于这一次的机会还是满怀期待。可结果是这又是一次围城,同事间的尔虞我诈,领导的言而无信,让本就不通世事的他处处收到排挤,最终被解聘。
不管是学业还是职场,方鸿渐都是被动的接受,前岳父让他出国了那就出国,学了什么并不重要。回来后,岳父安排去银行工作,虽然不喜欢但还是去了。失恋后,因为想要逃离,刚好来一个大学的职位,于是又匆匆接受了。
另一方面,在感情上,他也是摇摆的。回国的途中,因为鲍小姐的引诱而与之发生了关系;他性格软弱,又和喜欢自己的苏小姐纠缠不清;当他和唐晓芙的爱情在苏文哲的挑拨中破灭后,又选择了逃避;最后,他又在孙柔嘉的算计里稀里糊涂的结婚。
从他整个人生轨迹来看,其实对于自己的学业和未来的事业,以及爱情、婚姻,方鸿渐从来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更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他所有的决定看似自己的选择,实则都是摇摆,受到外界环境的驱使所做出的,他是一个没有自我的人。
心理学上“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一个人只有拥有了自我,才能明白自己的价值所在,拥有完整的人格,做出正确的决定,而不是受外界的驱使,从一个围城跳到另一个围城。
个人的局限只是小的围城,民族的迷失才是大的围城
很多人看这本书仅仅是把它当作一本讲叙婚姻哲学的小说,它里面的那句,“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更是脍炙人口。
如果仅把它定位在婚姻上又是远远不够的。就像杨绛先生在这本书的注解里说,“唐晓芙显然是作者偏爱的人物,不愿意把她嫁给方鸿渐,其实,作者如果让他们成为眷属,由眷属再吵架闹翻,那么结婚如同身陷围城的意义就阐发得更透彻了。”
然而作为语言大师的钱老难道不懂得这个道理?显然不是,因为《围城》所反映的社会现象远不止婚姻和爱情。
有人说,《围城》是现代的《儒林外史》,因为钱钟书在这部小说中淋漓尽致地讽刺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围城》中的文化讽刺更多的是基于中西文化冲突、碰撞的历史平台,描写三闾大学的明争暗斗、官场的腐朽堕落,整个知识界表现出来的那种迷茫与无助。
说到它的现实意义,不得不说说作者的创作背景。
《围城》的创造作背景是1937年及以后的若干年,那正是中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期。在这之前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大炮军舰之下,被迫地、却历史性地开始了与世界的接触,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与西方文明开始了前所未有的交锋、碰撞、冲突以至交汇、融合。
这种文化现象在一大批留学生——钱钟书正是他们中的一员,而作者通过具有同样留学经历的方鸿渐,具体地、活生生地体现出来。方鸿渐的迷失,是千千万万个像他一样的留学生的迷失;而三闾大学那些学者之间的明争暗斗,腐朽堕落则又是当时文人生活环境的映像。
“围城”寓意着困境,钱老起此名,意蕴着其超出了狭隘的个人经验、民族的界限和时代的分野,是作者对整个现代文明、现代人生的深入思考,也凝结着作者对整个人类存在的基本状况和人类的基本根性的历史反思。
正是如此,这部小说才得以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