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十七。
临近新年,陆续收到一些群发祝福。
很多年后,如果有人研究起21世纪的社交演变,“群发短信”该是个关键词。毕竟,它作为这个时代特有的产物,在“强化普遍的人际关系,淡化人与人之间的特殊亲密性”上做出了很大贡献。
群发者遵守了象征性的社交礼仪,主动维系自己的宏观社交圈,是懂江湖懂礼貌的那一个,不必羞愧什么;被群发者心知肚明这并非“冲自己”,瞄一眼发件人的姓名,心里有数就好,不必昧着心情特意编一条感谢短信,更不必有心理负担。
头几年还有一些小愤青会控诉群发短信的不真诚,现在大家似乎渐渐接受了这样一个社交动作,也许是意识到了这并非源于部分人的改变,而是一个时代的更迭。
和人作对显得血性,但和时代作对,就显得矫情了,索性揣着明白装糊涂吧。
总之,在这样的社交氛围里,要经营一个体面的朋友圈,不需要付出太多感情。逢年过节,若要互相示好,一条群发短信即可。
这让我想起早些年,曾经流行的另一种“互相示好”的游戏。
早些年,就是年份齿轮还没跳到2010年的时候,我们这代人都在qq空间里玩过一种莫名火起来的“点名游戏”。同学之间互相点名,邀请对方回答一页纸的问题,问题内容和同学录的个人介绍页相似,无非是“最喜欢的歌手?有没有喜欢的人?最想去哪里?”,诸如此类的青少年问题。
那段时间会在qq上收到很多@你的点名,但必定是不会一一接招的,倒不是清高地避开小孩子游戏,而是在期待着“某一个”qq昵称,主动@自己。
我特意去翻了自己的空间日志,看到自己只答过一次,第三个问题“是谁点你的名?”,回答果然是当时喜欢的男孩子(赶紧设置权限,免得未来的男盆友去翻)[坏笑]。
这大概才是我们乐此不疲的理由吧,花很久的时间回答这些低幼的问题,删删改改,想出一些自以为在同龄人中足够有趣又不俗套的答案,还要尽可能地诚实回答。最终都只是想让点名的人看完之后真的能够多了解自己一些。
好像只要在虚拟的网络上完成“点名-接受点名-认真回答问题”这样一个闭环,一头一尾的两个人就能亲昵一点点。
啊,当年要在社交网络上“互相示个好”真是兜兜转转,矜持隐晦又费心啊。
如今回头看,虽然可笑,却很怀念,怀念那个试图经营亲密关系的社交时代。
那时候大家都爱写日志,光明正大地写“郭敬明体韩寒体非主流体”。纯粹是自我陶醉地抒发,从没想过看一眼阅读量,顶多就是在意一下沙发被谁抢了。都说qq空间是每个九零后最想清空的黑历史,但你回去看一眼,会诧异地发现,当年竟然没有一个人在评论区攻击或嘲讽别人的无知和幼稚。
是当年的我们特别合拍?当然不是,当然也会有你看不惯的隔壁班女同学,但那时候还不流行屏蔽和拉黑啊,那时候似乎特别懂得“人各有志”的道理,似乎特别懂得“社交网络要互相包容”的道理。
当年我们明明很幼稚,却竟然很温柔,真的很怀念啊,那个温柔当道的社交时代。
我曾经很喜欢一个青年作家,写东西很有灵气。有一次,她出了新书,有读者发文抨击新书内容,她很愤然,特意又写了一篇长文抨击那个读者。我看完很心寒,一气之下把她的公众号微博和豆瓣都取关了,取关之后又自觉自己好笑,人家根本不会因为我一个无名读者而做任何改变,真不知道自己风风火火地在捍卫些什么。
现在我意识到了,原来我想捍卫的,是温柔的写作者和读者,是不刻意迎合舆论,真诚写字的写作者,是心怀善意,又恰好对别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们。
说回qq空间。那些年,我在网上结识了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网友,可能是同校不同届的,总之是彼此知道网名,但从未在现实生活中碰面的人。我们在彼此的日志下面评论,交换喜欢的作家,分享喜欢的歌。进高中、大学之后,社交平台换了又换,空间渐渐废弃,连同这一批最早的网友,也变成了萍水相逢的陌生人。
唯一记得曾经(两年前的事了),我在一次半夜更文,有一个网友,秒速在文章下面评论了我,就一句话:“看到你还在更新,真好。”[可爱]
这句话我现在都还记得,大概这也是我坚持写下去的部分原因。
之所以在年末写下这篇文章,也算是满足自己想在这个平台上说说心里话的私心,顺便光明正大地提一句新年愿望:
“不论周遭环境如何,只管温柔诚实地写下去。”
2018年,晚安啦![月亮]
2019年,早安啊![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