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一起去散步好吗

想把春天的柳絮绒毛做成

暖和和的棉被,一头扎进去。


在我的生活里,常常会遇见两类人,他们身上带着迥然不同的天气特征。

一类是冷锋过境,黑压压的积云和兀自落下的雨点,一开口说话传来的便是冷冷的寒气,让主动靠近的软绵绵的暖气团不寒而栗;另一类便是赤道国的子民,身上带着一种特有的味道,还夹杂着热乎乎的感觉,像是白开水那样一望可知,像是软糯糯的南瓜紫薯那样不小心就被融化到了,像街边的一幢幢建筑踏实可靠。聪明而又温和。

毕竟现在在情感里连真诚明朗都是一种奢侈。

图片发自App

那天在网上看到过一个理论,说人分为成就派与体验派两种,而你“被什么打动,什么就是你的命”。

成就派的人大多闪闪发光,坚硬明亮,他们将白天夜晚的时间掐指算好,不容许自己浪费一分一秒,不走弯路,往往用最睿智的大脑算出最合理的路程。最终他们获得的是哗啦啦的掌声和那些光鲜靓丽的时刻,他们清醒,坚韧,会自我鞭策。

体验派的呢?

体验派的生活轨迹像是一团线,虽是直线,却漫无目的,以至于各种琐碎捆绑在一起,在外人看来糟糕透顶。他们宁愿骑着脚踏车在细雨下,在晴天里放肆,也不愿意挤上沉闷的公交车,或是选择狭小冷淡的出租车。没有什么能比得上与大自然拥抱,与自己无比亲密的感觉。

我想大概在他们看来,生活总是有无限未知的可能,所以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挽住这个世界的手,跟它亲密,与它交谈,和它有一个更深刻的交往。

只是我远远触摸不到成就派的大旗,却也不完全像体验派那样百分百的洒脱。

看完这个理论后,记住了一段很深刻的电影台词:

 

      “我们会在一起很长时间。”

      “很长是多长?”

      “很长很长,我不知道。我们会一起去逛超市,或者去做什么大事,拯救鲸鱼,或者一只小猫。我不知道,我们会做很多事情。”

      “然后呢?”

      “然后······我们会分手,像所有人一样。我们会难过,但这就是生活。”

      “你确定这样做值得吗?”

      “值得。”

值得,便不是白费力气,便还是义无反顾,道理我都懂,可是我还是相信爱,愿意体验一遭。所以,即便是霎时短暂的爱,我都觉得值得被冠以“美好”这个代名词。

我一直觉得“敏感”不是一个坏东西,不都说艺术家都是敏感的嘛。保持敏感,会让自己收获很多细微的快乐与痛苦,更让自己区别于动物。从一个更深的空间里体验生活,感知快乐,感知情绪,怀着赤子般的热情打量这个世界,我们才不会更快的老去。不敏感是一种遗憾。

只是,敏感适度,其实大部分人的敏感都是适度的,不要将此“敏感”理解成彼“敏感”。

我们的悲欢并不相通,所以其实我们生而为人,每个人都敏感,只不过敏感的点不同罢了。


图片发自App


对生活里的爱情友情,我总有一种“排他”的想法在作祟。一旦我以为的跟固有的我以为的有冲突的时候,我就会不自觉的把他推远,固执地把他推到跟自己不属于一个的星球上。爱情最开始是心动,最后是爱,有时候或许可以培养?结局却不好说。友情最开始该是懂得,最后是磁场“圆满”,不约而同,一定不能培养。

好多年来,认识一个人就会发生一段故事,有的我已经推远找不到了,有的似乎又一点点地将他拉回,虽说它太需要时间,但只是因为我们彼此曾经守护过对方的脆弱,生性如此,所以我依然会抱上一颗勇敢炙热的心对待他们。

有的人说细节有什么,不重要的,我想他应该是没有完整的回忆过曾经。细节让人清晰,让人软弱,也让人心碎。

就像细细碎碎的爱里,你的围巾,我的口红,我们的烤串,麻辣烫······庞大的痛恨自己已经没有办法记得清了,填满爱情的密密麻麻的细节真实而又难忘。

这个时候,窗户外边的月亮可真明亮啊,夜晚的路灯总比白天的好看。

快选我跟你一起去散步吧,我会带上好吃的和你一起走。

你可能感兴趣的:(晚上一起去散步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