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喜轿也是一种非遗文化

轿子,这种源于东汉年间的“肩行之车”,一经面世,便受到士大夫阶层的青睐。唐、宋之后,迅速风行。到了明、清时,已成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均可享用的重要交通工具。“喜轿”,又名花轿,顾名思义,是专指男女婚嫁时,新娘乘坐的轿子。旧时女子出嫁,以乘坐喜轿“过门儿”为明媒正娶的标志。民谚有“大姑娘上轿——头一遭儿”之说。相沿成习,“喜轿”及与之相关的礼节、仪仗、音乐、服饰等,变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民俗文化之一。

喜轿文化在我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直至十九世纪末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演进,婚礼形式也日趋多元化,“喜轿”也在大众生活中逐渐淡出。

在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地区曾经有一个天伦轿房,传承了北京“喜轿”的传统。我有幸对天伦轿房及其创建人李连生进行了探访,对“喜轿”的一些常识也有所了解,并着力进行了整理推介,使其成为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项目之一。

李连生少年时曾经见过娶媳妇办喜轿,而且也很喜欢,把喜轿风俗的一些仪式记在了心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李连生萌发了恢复喜轿房和喜轿行当的念头。为此,他专门拜师于徐场、李顺,并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悟性,在海淀区北太平庄创办了天伦轿房,恢复了喜轿行当,使这一流失多年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

老北京的喜轿铺有两类,内城的多为旗人所用,外城的多为汉人所用。

喜轿,有“软衣式”,“硬衣式”两种。一般为红轿。有“四人抬”的,即轿夫四人,前后各二人;也有“八人抬”的,即轿夫八人,前后各四人。天伦轿房的喜轿为 “硬衣式”、八抬大轿,是李连生先生托人求购的民国时期打制的喜轿。轿子分轿顶、轿厢、轿杆三部分构成,轿顶为檐式,轿帏图案为凤凰牡丹,寓意鸾凤和鸣,花开富贵。喜轿行进时需轿夫八人,前后各四人。喜轿另配备喜脾两面,伞盖两面,喜扇四面,金瓜,斧铖各一对;16人乐器班子,2唢呐、2笙、2九音锣、2钹、6面鼓(鼓为旧物,牛皮鼓面,红漆鼓架,描金云纹)、2大镲、2开道锣。行进时,吹鼓手及执事共36人。

轿夫及执事穿戴均保留传统式样,头戴卫帽,身穿蓝布中褂,白挽袖,黄裤,白袜,洒鞋。

李连生集传统喜轿之所长,并注入现代气息。喜轿十分讲究,新郎家要亮轿、发轿;新娘家要揭帘照轿、伞轿、轿头叫门;新娘上轿后要起轿、稳轿、发轿、唱喜歌启程;途中要逢桥挡邪。到了婆家后,又有落轿、迈火盆、射三箭等程序。另外,喜轿房还要负责迎亲铺地毯,谓之“铺红毯倒红毯,喜毯铺到喜堂前”。

亮轿是指婚礼前一日,须用高凳将喜轿支好摆于男方门前。一则增添喜气,二则昭示街坊,主家是明媒正娶。

照轿就是喜轿到女方家后,女方家里女主人要用灯(或镜)在轿厢内照一照,以驱邪秽之意。

轿头叫门则是喜轿到得女方家后,轿头负责叫门,叫门时,轿头须以吉词颂祝,女方家一般会以红包赠与轿头轿夫。

遇桥挡祟就是说在行进中遇桥遇作,轿头须举红毡相挡,意为挡祟。

发轿就是新媳上轿后,轿夫抬起喜轿,待轿头检视,完毕后高呼发轿,鼓乐齐鸣,仪仗起行。

奏乐自然是发轿后,吹鼓手奏乐,乐曲须吉祥曲脾方可演奏,如《步步高》、《龙凤呈祥》等曲目。

喜歌一般由轿头来唱,喜歌之词,多为一些吉利话,以增加婚礼喜趣,多为喜轿行当口口相传。

铺喜毡是到了新郎家,喜轿落下后,轿夫须将喜毡从轿前铺到堂屋门前,所谓“喜毡铺到喜堂前。”

迈火盆是喜轿到男方家后,轿头将一火盆置于轿前,新娘要从火盆上迈过,寓意着日子红红火火。

这一系列流程之后,喜轿房的任务才算完成。

现在很多年轻人结婚时都要乘坐各种汽车,长长的车队披红挂彩,虽然也很热闹,也很排场,但总感觉缺一些文化味,婚礼仪式也是中不中、洋不洋,少了民族的范儿。

喜轿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正在慢慢地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喜爱,就连一些外国朋友来京后,还特意坐一坐喜轿,沾一沾中国式的喜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知道吗?喜轿也是一种非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