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
作为销售端电商PM,最近在对接公司中台项目,之前对于商品以及库存模型只是道听途说,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解框架,遂试从县城小老板的打怪升级路作为比喻,梳理一个完整的商品及库存模型。这不仅是梳理模型本身,更是想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信息系统的进化。
目前对于商品模型的认知尚可,但库存模型的认知依然需要加深,故此会成为此文瓶颈。
2、阶段一、2009年,那个在县城卖3C的小老板
2.1需求背景:这时候,我的销售渠道和顾客群体都很单一,都是通过我的柜台来进行购买,同时商品种类也不多,常见的也就是手机、MP3等消费电子产品,小电饭锅、电热水壶等小家电。一个月卖个50台手机,100个小家电,养家糊口。
每次去拿货,我不用去很多商家,只需要去市里的批发市场,一次性把所有的货给进货回来就好了,仅仅涉及到两三个供应商、就可以满足我的所有进货需求。
2.2商品模型:没有模型,就是最好的模型,每次卖货,都是针对单品SKU维度。
比如进货诺基亚手机,都是N96 5台、N97 黑色4台。
2.3库存模型:一张单品库存单+一张进货单,满足我所有需求。
一张进货单+一张库存单,每次货不够卖了,根据上周的销售情况,制定进货单,进货以后,把进货单的数量合并进入库存单中,每销售一笔,就把对应的单品减少一笔,足矣。
3、阶段二、2012年,从县城搬到了市里
3.1需求背景:安卓智能手机开始普及开来,三星发布了i9000和i9100,还有了不同内存、颜色的规格,手机利润高而且出货快,所以我放弃了小家电产品的销售。
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我从小县城搬到了市区,在卖场里租了好几个专柜,不仅手机的品牌更多了,我还卖起了笔记本电脑,小生意日渐红火起来,每天都能卖个20台手机,预上节假日能卖三四十台,一个月下来,能卖个1000台手机,100台笔记本电脑,数据线、万能充、贴膜这些周边配件更是卖得风风火火,总使用纸质单每天很麻烦,所以我有了自己的电脑,开始用Excel管理我的库存和账务。
由于销量的扩大,我有了一定的议价权,以前一个月100台,不同供货商一台手机差个10块钱意义不大,现在豆包多了也是大干粮,所以我开始尝试向不同的进货商去拿不同品牌的货,以获得更低的价格,谋求利益最大化。
3.2商品模型:品牌+品类+型号(SPU)+版本(SKU)
举例来说,每次拿货,就直接拿三星+手机+i9000+i9000黑色32GB版本 10台。或者是诺基亚+电池+BL4UL+BL4UL 5块。
3.3库存模型:实物库存=进货库存+销售库存
由于每次进货量越来越大,每次进货清点也花不少时间,经常是我去进货,老婆在店里看店,有时候卖脱销了产品,每次进货来了也来不及清点和摆柜,只能是晚上凌晨拿货,第二天早上再摆柜。所以有了进货库存和销售库存两个概念,进货库存在次日才能加入销售库存,共同构成所有的实物库存。
4、阶段三、2014年,我开了淘宝店和京东店
4.1需求背景:手机品牌越来越多,还有国产品牌的崛起,而且一个手机动不动出好几个颜色和好几个容量版本。
而且我慢慢地发现,虽然在不同大卖场开了好几个店面,但是生意却停滞不前,甚至在慢慢衰退,在同行的介绍下,我开始向网店进军。在实体店经营之外,在淘宝和京东开始了我的网店之路。同时,我把其他3C小家电产品的生意捡了回来。
4.2商品模型:品牌+类目+型号(SPU)+规格+版本(SKU)
对于类目来说,我的店铺会有多个品类,同时类目也分一级和二级,一级品类比如有手机、手机配件、小家电。二级品类有:手机→拍照手机,手机→大屏手机;手机配件→贴膜、手机配件→数据线;小家电→电热水壶,小家电→空气加湿器,等等。
其中,一个SPU下会有多个规格,而不同的规格,则对应了一个唯一的SKU,同时,规格一般最多也有两级,对于手机来说,主要的一级规格为颜色,二级规格则为容量。对于数据线来说,一级规格为接口类型,二级规格则为线长。
4.3库存模型:所有库存分为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实物库存、渠道库存、销售库存
我有了自己的仓库,但是有了不同的渠道,每个渠道都有单独的团队进行维护,而不同的渠道销售量不同,同时利润也有所不同,所以对我来说,有了一个渠道库存的概念,举例来说,我有10000台手机,实体店渠道分5000台,淘宝店渠道分3000台,京东店渠道分2000台。
同时销售库存的应用场景也进行了丰富,比如每逢淘宝双十一之前我们要囤货,而市场上受欢迎的小米手机总是经常脱销,所以我们在双十一之前的一个月,淘宝店的渠道库存会增加很多,但是不转变为销售库存,攒下一些,以备战双十一的订单量激增,使得我们店铺的权重倍增。
5、阶段四、2017年,我搭建了自己的电商网站
5.1需求背景:淘宝和京东的生意做得不错,同时我拥有了不少自己的老顾客,我们组建了微信群经常一起侃大山,同时由于我的服务到位,老顾客对我的店铺信任感极高,我每个月的手机出货量也达到了10万台的级别,但是高昂的平台广告费却让我觉得很不划算,故此我下定决心,搭建自己的电商平台,把广告费砍掉让利给消费者,同时也是增强我们自己的竞争力。
5.2商品模型:前后类目,后台类目;类目,属性;SPU,SKU。
首先是前后台类目,后台类目一般是不变的,只有一套,是对于供应和生产端来决定的。而前台类目是给消费者进行展示的,会根据不同的销售活动、季节,都会产生变化,故此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多套前台类目以备不同时间使用。
对于类目来说,可以有多级,业内的淘宝和京东限制为4级。而对商品的分类确实远不止4类,故此诞生了属性的概念,每一级类目都会有属性,而下面的子类目则会继承这一属性。
到了最后一级实际则为SPU,SPU+具体对应的规格则为SKU,比如iPhone8为一个SPU,iPhone8 白色 128GB版本则为唯一对应的SKU。
此外,还用各种通用属性、比如价格、名称、品牌等,这些是对于全局商品都有的存在,而当信息系统不断完善后,可能会出现专门的CMS管理系统,促销管理系统,将产品图片、价格等全局属性拆分到不同业务系统中。
5.3库存模型:所有库存三级库存依然维持不变,但是管理上需要更精细,引入其他库存概念。如:不可销售库存,当用户退货或者是有质量问题时,库存返回实体库存后要进行统一的管理,是报损还是向主机厂进行置换等等。
如:预占库存,由于有了订单的概念,在销售库存中需要有此子集,当用户下单时进行扣减,而当订单取消时,此部分库存要进行释放,以便其他用户进行购买。
如:在途库存,当我们知道有些库存已经从供应商处发货了,但实物库存已经消耗殆尽,我们可以在渠道库存层面提前进行超售处理,这样不影响用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