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1

面对抽动症孩子,家长该如何正确去爱?

爱是生命的寄托,爱是生命的催化剂,爱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当然,爱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更加重要,只有正确的爱,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才能让那些患有抽动症的孩子更快、更彻底的康复。说起父母对孩子的爱,总是有太多值得歌颂的地方,主要是因为这种爱的无私和伟大,而且又非常具有普适性,每个人都曾拥有和感受过这样的爱,每次有人抒发此类情感时都很容易让我们的感动。作为年轻的父母,我们一定会像自己的父母一样爱自己的孩子,这就是生而为人的本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我们对孩子付出了很多的爱,但我们的孩子还是变得不那么正常了,孩子得了抽动症就说明我们的爱出了些问题,这是我们需要反思的,也是需要改正的。

有一种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爱

我一直认为,每个人都会爱自己的孩子,只是大家爱的方式、爱的程度各不相同。总体来看,有些人爱孩子多一些,有些人爱自己多一些。对于后者,我认为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爱,就是他们虽然爱孩子,但是他们的爱是从自己出发的,而没有真正考虑到孩子的需求。生活中,这样的父母很多,他们对待孩子时好时坏,情绪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自己情绪好的时候,就对孩子很好,自己情绪差的时候,就对孩子很差;或者说,孩子顺自己的心的时候,就很开心,孩子稍有不顺自己心意时,就会容易莫名悲伤或生气。有些家长会把自己的情绪和一些不开心事情归咎到孩子身上,通过打骂孩子来释放自己的坏情绪,即使有些家长不会打骂孩子,但也会用不高兴、不满意的情绪去折磨孩子。这都不是正常的父母之爱,对孩子会产生较大危害。平时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一些家长会因为孩子很小的错误,就当众大声的呵斥孩子,教训孩子,甚至出手打孩子。每次看到这样的情况,我都非常可怜这样的孩子。可惜,他们的妈妈或爸爸是认识不到,也体会不到这种恶劣情绪对孩子的伤害。以自我为中心的父母,他们的情绪大多起伏不定,身心不够健康。之所以如此,这类父母在成长过程中受原生家庭的影响,也大多是缺爱的,并且把这种性格的缺陷延伸到自己的下一代身上。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孩子们同样是得到父母的爱不够,内心不够坚强,容易胆小且缺乏自信,当然,也很容易患有抽动症。凡是有抽动症孩子的家庭,这类父母占大多数。

有一种爱,是无原则的溺爱

与以自我为中心的爱相反,有些父母凡事都以孩子为中心,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不去关注这些要求合理与否,平时疏于对孩子提要求,对孩子过于宽容,最终让孩子缺乏一定的规矩意识。同时,由于过多的依赖父母,这样的孩子自立性会较差,且缺乏意志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巨婴”。更可怕的是,很容易让孩子形成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最终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的性格。由于缺乏管教和规矩意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容易犯错误、走弯路。如果父母行为正派,孩子应该还好,如果父母品性不端正,这种家庭背景下长大的孩子大多会不走正道,难成大器。生活中,很多家长不让孩子自理,不让孩子自己学会穿衣吃饭、收拾玩具等,常常说“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也有的说“叫‘小东西’做事会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最终造成的危害必然是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其实,有这样的家长,这类孩子虽然有很多坏习惯,但是得抽动症的很少。在此处更多的是提醒家长们,不要因为孩子得了抽动症,就开始对孩子无原则的溺爱,这么做一样会害孩子的。

有一种爱,是无知的错爱

虽然我们会爱孩子,但爱的出发点错了,爱的方式错了,同样不好有好的结果。现实这样的行为很多,比如我们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认为只有狠打孩子,他们才会长记性,才会变得优秀。但是,我们忘记了过犹不及。孩子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经常打骂孩子,不仅不好起到应有作用,反而对孩子有害。比如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出于“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控制,只要自己觉得为了孩子好,就让孩子听自己的话,处处要求孩子,限制孩子,孩子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开始管教孩子。但是,我们不明白的是,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他需要有自我的成长空间,处处被父母管教和压制,会让他们内心变得缺乏抑郁,失去童年的快乐与天真。还有些家长为了孩子成绩好,给孩子报名各种辅导班,最终孩子不堪重负,出现叛逆等现象。一句“我都是为了你好”不知道伤害了多少孩子,很多孩子都是在这样的压力下,情绪不断崩溃的,最终出现身心失衡,引发抽动症。

有一种爱,是过于“牺牲”式的爱

有些父母为了孩子,不顾成本的去爱,这就属于“牺牲型”父母,他们总把孩子利益放在自己利益之上,为了孩子的前途和未来,不惜牺牲自己的权利和利益。比如一些家长为了孩子上个好学校,不断的倒腾房子,花巨资买学区房;一些家长为了陪读,辞去了自己的工作,天天辅导孩子的作业和衣食起居,他们会说“一辈图啥呀,不就希望孩子有出息吗”,“他们若过不好,我上班还有什么意义啊”。有许多妈妈,她们本来喜欢健身、小动物、旅行、看书,有孩子后,这些爱好都消失了。还有些家长,孩子不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会想办法帮孩子搞定。不可否认,这样的爱虽然很无私,也很了不起,但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你的孩子负担的起吗?”如果自己的孩子负担不起你们的付出,反而是孩子的累赘和无形的压力。其实,任何孩子都是有良心的,欠别人东西是有愧疚感的,这种感受若要被消除,就要还上所欠的东西,就像哪吒“剔骨还父,剔肉还母”,才可以真实做自己。接受过多的爱意味着自己被控制,没办法做自己。这样的人经常会委曲求全。

有一种爱,是过度保护的爱

所谓过度保护的爱是出于各种担心,不愿意让孩子承受各种困难和不好的生存、生活环境,父母刻意营造和谐的生活条件。尤其是那些患有抽动症孩子的家庭,更容易出现过度保护的爱。有些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抽动,开始做起了过度保护型父母,处处为孩子着想,在家里,夫妻间不再敢在孩子的面前吵架,不敢对孩子说难听的话,不敢给孩子造成任何的压力。还有些父母,辞掉了自己的工作,天天照顾自己的孩子,带着孩子去放松、去游玩;甚至还有些父母,为了给孩子找到更好的生活环境,竟然移民到国外居住。这样做就正确吗?我认为,这些都是不正常的现象和行为。孩子真的就如此脆弱吗?得抽动症的孩子以后就需要生活中真空中吗?这样的孩子还有正常的生活能力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我们没有必要过于保护他们。过于保护,反而不利于他们心性的成熟、强大和提升,反而不利于抽动症的康复。

如何正确地去爱抽动症孩子

我们知道了一些错爱的方式,就更加容易找到正确的爱孩子的方式。对抽动症孩子来说,他们更加需要家长正确的爱。我们作为父母,首先,要争取给予他们无私的爱,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我们要要求自己的多,要求孩子做到的,要自己先做到,以起到以身作则、行为示范的作用;其次,要做到松手而不放手,既要给孩子独立自主的成长空间,同时,在孩子遇到困难,需要我们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再次,给予孩子更多负责任的爱,孩子患有抽动症主要原因在于家长的教养方式和家长的自身缺陷,我们要善于反思自我,善于改进自我,愿意为了孩子改变,而不是孩子生病了,总是推卸责任,总是把孩子交给医生,交给医院,我不认为这是负责任的爱。最后,要把孩子当成正常的孩子来看待,给予孩子正常的生活,,同时,我们要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在婴儿时保护好他们,但随着孩子的成长,要试着让他们做同龄人都能做的事情,也就是到啥时候让孩子做啥事,不应搞特殊的对待。在与孩子交往中,我们需要有真情实感的爱,不需要刻意的营造,那些营造的假象,孩子是能感觉到的,我们不需要掩耳盗铃。如果孩子有不对的地方,我们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从孩子的出发点考虑问题,尊重他们的同时,讲述自己的理由,取得他们的理解并说服他们。

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都是好孩子,如果孩子有问题,需要考虑的是我们,我们的方法是否妥当。

关注公众号【抽动多动症】获取更多内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