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九年级学生的建议

        从此,我们每个人都有了一个重要的身份——“毕业生”!天下很多的事情,当我们身处其间的时候,往往懵懂无知;可是终有一天能够回头看的时候,却又发现自己错过了很多重要的事情。所以,我想在这里给初三的孩子们提一点建议,至少,我认为下面的话很重要。

一、重头戏——文言文。

刚刚毕业的这些孩子们,在语文的后期复习阶段,把相当大的一部分精力都给了文言文。这是值得深思和重视的。起因是山西考题修改了分值布局,加大了古诗文默写和阅读的分值,这一板块几乎占到语文试题的四分之一。所以学生后期把精力放在文言文上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这个分数要比其他板块更好得分。

但是后期的文言文复习已经快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了,几乎每一个注释都要背,几乎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还必须和标准答案完全一致。考据一般的复习完全掩盖了经典的文学性、思想性和艺术美。味同嚼蜡。

鉴于这种情况,这个假期最好认真过一下七八年级的古诗文,做到一下几点:1、背会写对原文。2.背会课下注释。3.挑自己喜欢的句子改写成生动鲜活的画面(一举多得,连写作也练习了)。4.有能力的同学归类整理,如思乡的诗文、贬谪生活的诗文、登高望远的诗文等等。

貌似这些复习和初三后期的复习差不多,但我想强调的东西是:语文的学习必须有一定量的积累,特别是古诗文的积累。所以把这个过程延长,把次数增加上去,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内化,而不只是应付考试。

二、狠读书——现代文。

首先,假期毕竟比平时轻松,一定要如饥似渴地读书。数量先要上去,不主张啥书都要精读,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飞越,希望读几本书就能有生花妙笔绝对是急功近利的想法。

其次,感情要投入,思想要跟上。读的时候能喜不自胜,或者潸然落泪,读着读着能触动自己联想到现实,读着读着想照着书里的人去生活,去思考,读着读着一些话自自然然就沉淀在心里。这才是读书的意义。

第三,建议家人共读,一本书,一起读,一起交流。一定是平等的交流,家长要善于倾听孩子,也要得体表达自己。我们的家庭往往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变得越来越松散,因为我们的父母从生活导师慢慢变成了仆人保姆和银行,一点一点从孩子的精神世界隐退,只能靠着那些飘忽不定的亲情和越来越厚重的物质世界维系。直到有一天到了孩子谈婚论嫁的时候,物质成了置换爱情、生活的最大保障。父母可以和孩子共同构建彼此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在今天这个后喻时代。

我不推荐书,各大门户网站的读书频道都有推荐,书店的布局也在推荐,还是各取所需吧,一旦开始真正读书,书目自然就产生了,还会源源不断。

三、练内功——写作文

近几年山西的考题越来越简单,文章过于浅显,答案给得有些死板,作文几乎都是为了应景,试卷在形式上更时尚,或者说更贴近教育改革,而忽略了写作的主体——学生,他们有没有话说并不重要。从阅读到写作,考不出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只是在题干上设置了很多弯弯绕。完成一道试题一般都得考虑到三四个条件,限制语太多,让你施展不开拳脚。作文更甚。但是这些弯弯绕在我们后期非人的训练之后,学生基本都能应付。所以拼到最后,几乎是只靠作文来拉分了。可作文就是四分一个档,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文能上一类,最多只扣四分,这样语文就赚了,因为更多的人得扣掉八分左右。

从我后期的复习来看,孩子们写作文已经完全进入一个积极主动的状态,一篇作文改了又改,写完一个题材又会去写另一个题材,常常有人拿着自己写的四五篇作文来让我看,说是课外班老师指导过的。等我看完,结论就是——文如其人。作文,绝对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表现,当然有技巧的因素,但是一个人的思想、感情、文化底蕴才起关键作用。所以我还是不建议为了作文而作文,那样只能破坏写作的胃口。

我提倡努力养成写话的习惯,有话就说,说了就写,不在长短,情真意切。“情真”和“意切”是写好作文的两大关键,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写一些发自肺腑的话。这就是作文。

希望我的分享对能帮到新初三的孩子们实现人生的第一次飞跃!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九年级学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