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1

Preface

在写给偶像白岩松老师的信中,记者何盈写道:“……时间长了,我才恍然意识到,我眼中看到的是前面这些高大的背影,而我自己,渐渐地,也成了另外一些人眼中的背影。我看着前方那些灯火前行的时候,我自己也渐渐成了执灯者。对你喜欢的人最大的敬意,就是努力成为他(她)”


真正打动你的是什么

真正打动你的往往不是“意义”,不是采访对象高不可及的理想或者他难以被复制的极致经历,而是藏在他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中那些仅属于他的东西。

不管你的采访对象是谁,你都把他当作一个独一无二的人去对待。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

“有些人的善良是可以被她的笑容“暴露”的。”

做人物报道跟做其他报道不同的是,你要反复去“琢磨”这个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而个体与时代的关系始终应该成为我们做人物报道时紧紧扣住的一条思维导线。

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什么让他拥有不同于别人的人生?我觉得就是两个字——选择。我们拍摄每一个人物,其实就是去探寻他人生中的每一次至关重要的选择。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大时代和一个小圈子里,每个人的选择既是发自内心的,有时也是不由自主的。思考人物,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复位”,把你的拍摄对象放回他当时所处的那个时代里。

(my thought:学习历史时也同样如此,我们对历史人物从不应也不可过于苛责他们,要考虑时代的局限性。有时,一个人的选择代表了那个时代大部分人的选择,由此引出时代背景,才更能突出主人公的精神品质之可贵。)

除了时代,在分析一个人物时,也要从他身边的人去了解他,同样也是因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而每个人都有跟他相连的人。

做人物报道,我们经常会说,你是围绕着人在做,还是围绕事在做。我认为两者的区别在于,围绕事做,只需要把事情讲清楚,而围绕人做,就需要加上记者自己的感悟,你对这个人理解多少,决定了你的片子的深度和广度。


在第一篇文章中,记者何盈记录了他和韩凯医生的对话,从对话中,她听到了这群志愿组织“微笑活动”、为3万多孩子免费做唇腭裂手术的医生们,很多人本以为自己是助人者,然后几天后才发现,他们发现自己其实也是收获者。“助人,同时也受助。”(my thought:双向的爱意与暖意,自然也会产生双向的益处,不论是物质亦或是精神层面的)



“我们因为‘不知道’而去”

这篇记录讲述的是关于县委书记戴建平的采访,文章中有句话很打动我——“做人物,最重要的是记者对采访对象要认同,但不能盲目崇拜。开始接触时,尽量一直抱着质疑的态度,要因为‘不知道’而去探寻答案”。

记者及其团队从生活常态中抓取真实,努力让“画面里的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每一个细节都在‘表达’”,她们为了能拍到居民早上倒马桶、站在巷子里刷牙这些生活化的细节,早上六点就进入了巷子里。她们认为,和坐在镜头前、对着镜头说的方式相比,这样生活化的细节会更有人情味,更加真实、可感。

她们还重视了他人评价在人物报道中的作用,认为“配角出彩,主角才有戏”,“出现在片子里的‘路人甲’是营造真实感的‘功臣’”。

My thought:在客观评价一个人物时,正侧面结合是最公允的方式。在正面评价中,一个人对他自己真实想法的阐述,可以避免无端谬言的传播,同时表达出不为人知的信息,正所谓最了解自己的人还是自己;而侧面评价则会赋予人物塑造更多的真实感。似乎,做新闻采访的过程,就是把以往做语文阅读人物解析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一样;我们要关注与人有关的事,更要关注与事有关的人。


“把自己重新扔回起点”

这篇采访讲述的是“乡间小吏”徐翔的故事。

徐翔,千万名基层公务员中的一员,但正是在这万千普通基层干部的一员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群拥有坚定理想信念、不缺干事激情、各项政策执行者们的浓缩画像。

徐翔在西岙乡当村长时,热情、淳朴的村民邀请他到家里做客,桌上有鱼有肉;吃完后转到了乡里的小学,赶上孩子们正在吃饭,却意外地发现孩子们的饭菜盒子里没菜没肉,有的只是从家里背来的快要发霉的梅干菜就米饭。古有“念此思自愧,尽日不能忘”的白居易,今有富有强烈责任感、决心要让300多个西岙乡的孩子们吃上有营养的一日三餐,清白之官的责任心一脉相承,令人感动。他不辞辛劳,跑了教育局、民政局,却没人能为他出这笔钱,后来他给自己放下狠话,一定要让孩子们至少五年内每天吃到营养餐,如果做不到他就辞职;结果是他真的做到了!

然而,这样充满善意与责任感的行为并非人人都能理解与接受,当了十几年的公务员的他,对周遭政治生态太了解了,在多数官场人眼里,这就是权责不对等的事情,他这么做,是在表明上级无作为,是不尊重上级的表现,他一根筋地为孩子们好却不及个人后果,遭到了官场的非议;但他不在意,他说,校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认识他,见到她还会响亮地喊一声“叔叔好”,这就值了!

徐翔把自己“扔回起点”,他所作所为遵循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也是为了追求成就感;我们把自己“扔回起点”,回到那种懵懵懂懂的状态,像求知欲旺盛而又什么都不太懂或者不太熟的小学生一样,充满敬畏,反倒能做好一件事。(my thought:有时我们自以为万事皆完美,结果却事与愿违,很可能就是我们过度乐观而对它缺乏了敬畏,就像我做数学题,明明很简单的、很基础的,却因为自己缺乏对题目应有的敬畏而轻易落笔、粗心大意,结果十分不理想)

记者选择对徐翔这样的基层小吏进行专门报道,就是在告诉我们——这些普通人在困难中的坚持、在生活中简单朴素的执著,这些面孔和故事拼接在一起,就是中国人的活法;他们之所以打动我们,不只因他们在部分事情上的卓越,更因为他们的普通,普通到我们能够从他们身上看到我们,也正是这每一份普通的力量,支撑起了整个国家,构筑了中国精神。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