怼书:《反惰性思维》本身很惰性

那个...不好意思,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实在是控制不住自己内心开怼的欲望了。

这本书打着反惰性思维的标题,让天(yu)真(chun)的我以为这是一本颠覆常识性思维的一本书。就因为我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我才会去读这么一本书,如果有谁要问我,为什么要去读一本颠覆常识性思维的书,那么我会说,其实常识性思维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经验。然而经验这种东西在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助力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思维套上了一层不太显眼的枷锁。

然而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这本书其实什么都不反,甚至于作者在书中直言不讳的说,这本书就是要教给你各种各样的套路,还美其名曰说这种套路在职场中非常的有用,那么我想说,这和反惰性思维这几个字难不成有什么联系吗?

封面上的广告语有这么一句,“为什么聪明人喜欢用‘笨办法’”但这书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一种哪怕一点点关于”笨办法“的内容,关于笨办法,在钱钟书先生的身上体现的十分明显。

钱钟书先生在清华大学读书的时候就立志要横扫清华大学图书馆的藏书,据说老先生真的做到了,那么他究竟是怎么做的呢?一本书,一支笔,一个做笔记的本子,就这样一路坚持下来玩成了自己的目标。

我们来看看《反惰性思维》这本书是怎么介绍所谓的笨办法的。比如日程表,我觉得这个东西对于每一个有着想要管理自己时间的想法的人来说,都不会陌生,特意把这种大家都能够轻易掌握且没有任何特色也不需要任何特色的技能写出来,其实有凑字数的嫌疑。

咱们再说这个番茄钟,对于这个东西我本身挺不理解的。的确,现在智能手机对于每个人而言都越来越重要,但你说手机就一定是影响我们工作效率的元凶嘛?换句话说,给手机装上番茄钟软件,就一定能让自己提高工作效率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几年前没有智能手机的时候,人们的工作效率是如何提高的呢?所以番茄钟本身其实是没有什么提高效率的功能的。或者说,它的功能性远远没有人们想的那么重要。再者说,番茄钟本身属于技巧性特别强的东西,怎么能称之为“笨办法”呢?

这本书封面上的另一句话是,用正确的方式持续成长。读过本书之后我们发现,这本书只给你讲方法。说的好听点,这是一本方法论的书籍。说的难听点,这不就是告诉广大的读者,这本书就是所谓持续成长的参考答案吗?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成长方式,人生的精彩之处就在于不同的成长方式造成的多样性。现在好嘛,连参考答案都给出来了,表面上看,大家只需要按照书中所说的方法去做就行了,可实际上呢?

这本书对于所给出的各种方法,都没有或者很少说明自己为什么要给出这样的方法,所描述最多的,就是按照这种方法执行下来所得到的各种好处。然而没有给出理由的方法则缺少了对于方法论背后的理论的分析,缺少了理论的分析,那么便不足以让大家针对各种方法进行灵活运用,直接照搬书中所给出的内容固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当大家都开始明白这是一种套路的时候,套路本身便让人厌倦了,而所谓的方法也就不再无往不利了,也就是失效了,而这种失效,则是长时间的。在这样一个套路与反套路并行的时代,套路本身还会像大家想的那样受欢迎吗?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所以,除了给作者带来可能不菲的收入之外,这本书到底有什么用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怼书:《反惰性思维》本身很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