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原本快乐,快乐亦从未远离,何须众里寻它千百度 ——读《不合理的快乐》 有这么一个故事,是关于苏格拉底与快乐: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

——读《不合理的快乐》

有这么一个故事,是关于苏格拉底与快乐: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

这群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砍倒一棵大树,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造出一条独木船。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高歌。

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笑着回答:“快乐极了!”

苏格拉底笑了:“快乐就是这样,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他时,突然来访。

言外之意,快乐无须寻找,只要符合某种条件或完成某个目标就能得到,在一定的时候自己会来造访;倘若刻意去寻找快乐,势必会将烦恼、忧愁和痛苦一并打包并让其霸占心头,从而让自己陷入不快乐的泥淖。

只是,对于“突然来访”,我们仍不甚了解,快乐是从哪里来访呢?从我们的身心内吗?还是其他载体?

对于这一点,在《不合理的快乐》这本书中,作者杨定一基于他对医学与科学的研究与验证,用了大量数据,从各个方面为我们做了一个全面解读。

杨定一是美籍华人、医学博士。他与台湾“天下生活”合作出版了“全部生命系列”作品,包括《真原医》《好睡》《丰盛》《静坐的科学》《不合理的快乐》《时间的陷阱》《短路》《奇迹》《转折点》等等著作,这些著作被誉为“写给现代人的终身快乐指南”。

《不合理的快乐》一书,则堪称世界华人圈快乐科学的开山之作。这本书想表达的“快乐”,共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离不开物质与形相的世间的快乐,一个是来自更深层面的与物质不相关的快乐。

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进《不合理的快乐》,一窥究竟。

 

人世间的快乐,离不开物质与形相的成就,追求中以个人牺牲为代价,并很快消褪,反而是不快乐的来源

从小,我们就被告诫,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几乎是所有人的座右铭。

毕竟,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谁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个完满的人生。

大家都怀揣着“努力追求,实现目标;拥有越多,就越幸福快乐”的信念,奔赴在衣食住行、诗与远方的路上,无论风霜雨雪晓星残月,哪怕受到打击遭遇失败,永远渴望也永远执着。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主角克里斯﹒加德纳的人生,无疑是当代社会的人们挣扎在尘世间的缩影。

克里斯﹒加德纳为了追求事业成功,倾其所有去推销医疗器材,却事与愿违,导致经济崩盘,妻子也弃他而去;因为欠税,所有资产被银行充公,父子俩因此而沦落街头;又几经周折,东山再起,终于成立了自己的证券公司,迎来了事业的成功,也收获了幸福快乐。

这部剧如此励志,不仅撩拔了人们心底的渴望,更是激起了人们骨子里的斗魂。

我们不难发现,主人翁最终得到的幸福与快乐,是踩着他拼命追求与牺牲了许多之后才姗姗而来的,在到达之前,主人翁在苦苦追求的过程中,如经炼狱,身心俱疲。

这就告诉我们,认为快乐等同于对物质的追求与拥有,不仅是个错觉,还是个陷阱,因为这种设想,逃不脱符合人世间各种条件或目标设定的窠臼。

这些条件或目标,囊括物质、财富、地位、成就、社会属性等等包罗万象的层面,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我们的快乐体验。

毕竟,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没有谁能够事事顺风顺水称心如意,甚至,苦难与不幸会纷至沓来如影随形。

然而,这种追求来的幸福快乐,在人们不断膨胀的欲望下,停留的时间却是极其短暂的,它很快便会随着对下一个追求的开始而消褪直至荡然无存,就像刚冲泡的咖啡那浓郁的刺激味蕾的香。

就算这种幸福快乐接踵而至,人们依然会陷入不快乐的迷圈:为什么越努力追求越不快乐?

对于这种情状,杨定一博士一针见血地说:人间种种对快乐的追求,其因果是颠倒的。真正的快乐,是追求不来的。


真正的快乐,是与生俱来的,是透过心境的转变并自然浮现出来的

我们对幸福快乐的追求,果真是因果颠倒么?真正的快乐,果真是追求不来的么?

那么,我们所有的努力,岂非徒劳无功南辕北辙?我们得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呢?

据说美国总统里根的乐观和自信,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他的这种性格,形成于他的少年时代。

当里根还是儿童的时候,父母曾把他锁进一间堆着马粪的屋子,要他体验一下生活的艰辛。不曾想,他非但没有哭闹,反而兴致勃勃地铲着那些马粪,玩得不亦乐乎。他对着惊讶的父母兴奋地说道:“这里有这么多马粪,那这附近,准有匹小马驹。”

这个寻找小马驹的男孩,在乐观的情绪中一天天长大。虽然里根的家庭并不富裕,甚至在萧条时期几乎破产,但在里根的记忆中,生活大都是幸福美好的。即使后来在总统大选中遇到挫折、前景黯淡的时候,里根仍保持着他的乐观。

就是这样一份与生俱来的乐观心态,成就了里根快乐的一生;而里根对待生活的这种乐观态度,也帮助了人世间其他千千万万的人顺利地度过了人生的至暗时刻。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是多重人格,性格的表露与内心子人格强弱有很大关系。倘若快乐的子人格在艰难时刻能够占据主导位置,能站在“心”,自然会表现出快乐。

曾经有一位少年,梦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的小提琴演奏家。因为没有音乐天赋,尽管刻苦努力,却进步甚微。

他去请教一位老琴师,并按要求拉了帕格尼尼的一支练习曲。

曲终,老琴师问少年:“你为什么特别喜欢拉小提琴?拉琴时你快乐吗?”

少年说:“我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的小提琴演奏家。拉琴时我很快乐。”

老琴师摸摸少年的头,道 :你很快乐就是成功,何必一定要成为他一样的演奏家呢。

少年的确没有成为帕格尼尼那样的小提琴演奏家,却也不再受困于自己曾经的梦想,他仍然常拉小提琴,尽管琴艺依然蹩脚,却能乐享其中。这位少年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显然,通过这个故事,相信我们都能明白,对于快乐与否,观念的转变着实重要。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无疑是智慧的,他在追求无果时,并没有死缠烂打猛撞南墙,而是及时踩下刹车,调整心态,将注意力放在拉小提琴上,享受进行中的快乐。

有人说: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最终得到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中。确实,致力于一件事情,只要过程是快乐的,不达目标又能如何呢?!

杨定一博士在书中也这样总结快乐:

真正的快乐,其实与任何目标不相关,它本身没有什么目的。一个人只有“在”,没有目的,才会发出最高的快乐来。

因为,快乐不是等着我们去争取的事物,而是一种我们本来就已经是的状态。

 

如何让自己更快乐?从接受,到臣服

当今快步调之下,物质越来越丰富,可人们却越来越不快乐,这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020年人类有三大疾病,抑郁症是其中之一。所谓抑郁,就是不快乐。

“你努力了那么久,为什么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个问题,真的好扎心。

对于这个问题,我对自己心知肚明,却写不出片言只语,因为,这回答,答与不答,都在暴露过不好这一生是事实。

向来,我们接受了太多的“努力抗争”的教育,相信“人定胜天”,相信“逆天改命”,相信人世间想要拥有的各种,都可以去追求,包括快乐,也是可以努力争取来的。然而,我们却只能在“幸福快乐来了又去了”的漩涡里无力自拔。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杨定一说:接受自己受委屈,接受自己想抗议,接受抗议的后果。接受外界的反应,接受后悔、愧疚、罪恶感。接受悲伤、流泪、痛心,接受自己没办法接受。就这样,不断接受到底,全面接受。自然可以在受挫的当下,为自己的情绪踩个刹车,不再任由大脑创造出更多受害的念头。

言下之意:无条件接受。只有这样,生活中的所有压力与不快乐,才会像重拳打在棉花里,对我们的身心不至于造成损伤。

首先,我们要一个意识上的彻底转变。因为,我们所看到的世界,都是我们造出来的,我们把注意力摆到哪,就在哪化出一个宇宙、一个生命。

接着,我们要让生活规律起来,从饮食、睡眠及其他生活习惯等方面着手,把身心带回均衡点,从而让脑静下来。

然后,我们要臣服。世界很美,一切都没有对错,都完满。一切都正好,我们不必去批判,也无须去依附。


读到最后:

杨博士希望通过《不合理的快乐》一书,让我们对生命本来的快乐有一个充分的理解与体会,也希望我们透过这份领悟,随时把快乐带回来。                                                                                          

通过这本书,我们不难明白:

人间本身不带来任何矛盾,我们可以轻轻松松活在人间,享受一些愉悦,忍耐一些心痛,并且同时都知道不管多好、多坏,那只是全部很小的一部分,不值得我们对这么小的一部分反弹,而无谓地让全部局限,萎缩到一小部分;                                                                                                        

人类生下来就是快乐的!快乐原本就在我们心中;快乐是贯通“身心灵”共同的门户;快乐也只是身心最有效率的状态,能让我们活得最舒畅、反应最灵光,也最有成就感,最能感到心满意足;                                         

我们把注意力摆到哪,就在哪化出一个宇宙、一个生命。当我们能够轻松地将注意力从头脑落回到身体,念头,自然变成工具,再也不变成我们的主人,需要用,就用吧,不需要用,就摆到旁边;                                  

书中如上至理金句很多,都值得我们仔细参详。愿快乐的你更加快乐,愿不快乐的你用《不合理的快乐》这把钥匙打开通往快乐的门。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命原本快乐,快乐亦从未远离,何须众里寻它千百度 ——读《不合理的快乐》 有这么一个故事,是关于苏格拉底与快乐: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