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先爱己

武志红说过,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照顾好自己。

武志红的生命轨迹相对于更多的普通人来说,他不光是受到了高等教育,他最大的收获来自于将自己的学习与生命交融在了一起,自我生命升华的同时,点燃了更多人,搭建了很多平台,让心理学更广泛的走进平民大众。他的这个举措,不光体现在创业成功上,关键是他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与自我沟通,与心灵共成长。

马丁*布伯曾经说: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流连于心理学课程很久,反观自己走过的路,依然是那种你我分明状态,缺乏交融,缺乏改变,缺乏内化。

“我不值得”的信念一直影响着我:水果放坏不吃,舍不得穿新衣服,舍不得吃可口的饭菜,以节省为名义的垃圾囤积,潜意识害怕成功等等。

这都是不爱自己的表现,它通常会带来:在内耗中掏空自己,会不断地向外索取爱,很少感受到爱,不懂得如何爱他人,并且将这影响代及传递给了孩子。

如何走出迷茫,提升自爱力,正在爱上自己?答案是:回溯过去,疗愈内在创伤;着眼当下,清除负面评价。

准备好了,老师自然出现。于是,我在看到平台,看到了周梵老师的自爱力课程。她说: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印证了佛家概念:大悲同体。


爱人先爱己,如何做呢?首先先了解自己。

在此基础上,具体从六大维度做起:物质--心智--情感--时间--空间--能量。从而获得力量感,在生活的每一个行动中爱自己,进一步清除阻碍自己成长的问题,达到用爱实现自我成长。


了解自己

“自己”是什么

当要爱自己时,这个“自己”到底是什么?当我们在说屋顶时候,事实上我们所认同的基本两个维度。一个是物质维度,也就是我的身体,是我皮肤以内的部分。另一个维度,就是人格。

人格是什么呢?它是我们过去所有的经历、故事、感受、体验、价值观、信念系统的总和。其实有点像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只是这个环境、这个感知它既在你的外面,也在你的里面。

我们的人格决定了我们会带着一个怎样颜色的滤镜来观察周边的世界,然后做出判断和选择。

人格模式会强化我们的信念系统,信念系统又会重新塑造我们的人格模式。

关于人格部分,对我们最大的障碍就是,它的形成是在我们很小很小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过去所形成的的人格、信念,已经对我们产生了影响,通常我们会却而不知。

所以,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需要一个观察者,站在一个新的视角去全面地看到自己。这个观察者就是我们所理解的“自己”。当我们能够进入到观察者的角色进行自我观察时,我们才能够更多地去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而不会变成人格的奴隶。

当我们开始有这种自我成长和自我突破的觉醒,就可以有机会去重新审视自己,重新去探索自己,然后有机会改变我们的命运。

“内在父母” 如何决定我们的选择

养育者如何影响我们的人格:通常我们的养育者会把他们的信念系统慢慢转移到个人身上,成为自己的内构部分。

当我们对自己的爱不能够让自己成为自己时,通常身体会创造出各种身体的疾病或者意外让自己达成所愿,所以,在我们的生命中,真的没有什么是偶然。

因此,我们必须警醒:当我们没有办法做到无条件地爱自己时,我们必然会无意识地损失掉生命中更多宝贵和有价值的东西。

原生家庭对于我们,究竟扮演什么角色

对于爱情、婚姻、金钱、工作等方方面面的反应,可以说都会受到养育者的影响。这其中,有两种可能:继承,反抗。

如何动摇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学会觉察,时刻保持。故事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学习看到所有故事和问题背后的核心,看到那些真正正在重复的东西。当我们看不到自己究竟卡在哪里,就会非常无力和纠结。

自我觉察练习

第一步:当有一个情绪冒出来的时候,首先看到它和承认它。

所有会控制我们的东西都是我们不了解的,当我们真正能去了解它、看到它的时候,它对我们的控制度就会下降。

第二步:看到情绪下面我们的期待是什么,更进一步说,背后的那些感觉是什么?比如:不安全、不公平、不被重视、不被尊重、被剥夺、被鄙视等等。

第三步:问问自己这种更深的感觉从哪里来?

这里我们可以回顾,最初有这种类似的感觉是什么时候?或者自己是从何时特别注意这样的事的?

在回忆中和自己的情绪联结,试着跟内心那个孩子说,嗨,我看到你了,我知道你很委屈,我知道你感觉不被重视(不被尊重,被鄙视,不安全,不公平),没关系,我在这里,我重视你(......)

最开始这种练习我们可能不太习惯,可能会事情过了很长时间才想起来,这就是后知后觉。但随着练习的总结的不断积累,我们会更快地觉察,最后会达到先知先觉,因此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跟自己和解的前提  一定是跟父母和解吗?

未来的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的决定,其实都来自于这个自我的背景,而最终形成了我们生命的轨迹。

跟父母和解三个角度做起:一,我们没办法真的追根究底;二,童年的伤痛其实是无法绝对避免的;三,很多时候表面看我们是挣脱父母的影响,但其实是在延续他们的影响,最常见的是受害者模式和控制。

如果我们没有想控制别人的需要,我们是不会感受到别人在控制我们。

所有对别人有要求的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他们觉得自己的这个要求很基本、很合理、很低。

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归根结底要跟自己和解:当我们了解如上很多内容时,我们需要还是最终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是初始程序,关键时刻,我们都可以借由觉察,重新改写自己的剧本,升级到新版本。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每一次,都去觉察;并在那一刻,做出一个新的选择。

“我不配”的信念,如何在影响你

我们学习心理学,疗愈自己,是为了帮自己把童年时候封存起来的自信和力量释放出来。在任何时候,我们都是有选择权的,任何时候我们都有机会做一个不同的选择,来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

我们的力量不仅仅来自搜集的信息和知识,更来自我们的行动。

从三个角度认识“我不配”对我们的影响

一个人的潜意识里对自己的怀疑、否认,会形成一种强烈的“我不配”的底层信念,而这个信念会对一个人形成巨大的限制。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家庭没有提供足够无条件的爱和认可,孩子就会总想通过努力表现、取悦大人,来获得爱和认可,就会觉得如果自己不够优秀,就不配得别人的爱。这种配得感的缺失会一直延续到成年,不管外表看起来多优秀,内心都会有一个声音:我不值得。

具体事件会有:影响爱情;影响事业,自卑与自负同在。

影响事业上,底层的、隐蔽的“我不配”的念头,会导致无意识中搞砸一些东西、犯一些低级错误。可能是毁掉非常棒的事业机会,也可能是在一段关系里疑神疑鬼,各种作,直到把关系搞砸;

自卑与自负同在:一个自卑的自己和一个自负的自己相互攻击,轮流坐庄,内在两股力量相互拉扯:一会儿觉得自己很好,嫌弃周围的东西、环境或者人,一会儿又觉得自己不行,各种惶恐焦虑。真正的成长就是整合这两股力量,能够给自己无条件的爱,这样才不会分裂,通过持续的改变,我们的内心分裂会越来越少,内在的力量也会越来越合一。

赶走“我不配“的冥想练习:

找一个安全的、不会被打扰的、感觉很舒服的空间,做好准备。

把我们的自我怀疑观想成一个有形有相的存在,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团光,一种颜色。 

当看到时,就对它说:“我看到你了”-----这是承认自我怀疑的存在。                    然后告诉它:“你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这很正常,我接受你存在我的生命中,并允许你安静地呆在我身边。”-----允许自我怀疑存在,不抵抗也不压抑。          告诉它:“我现在仍然要做我该做的事。”-----把精力集中到你要完成的任务、接受的挑战上,专注做事,心无旁骛。

学会和自我怀疑和平相处。因为有时候自我怀疑不一定完全是敌人,它也可以帮助我们敞开、反省;而有时候它可能会对我们形成一种干扰。

通过自我怀疑冥想的练习,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专注自己当下在做的事情。并且正确而中正地面对它。

通过这样的日常练习,通过不断地把注意力收回来,我们的内心会建立起越来越笃定、扎实的力量感和配得感。

想要的样子VS相信的样子  选择哪一种

对自己的爱越少,自我接纳度就会越低,对自己的期待和标准就会更多更高,会常常产生这样的自我对话:“我本来可以.....”“我当时要是那样就好了......”“如果当初我没有那样该多好......”

所有这种“如果、要是、当初、应该”的念头,携带的都是后悔、懊恼、愧疚、自责的情绪,而这些情绪都是很低的能量频率。当你的能量状态更低了,那自然就更难实现你想要的目标。

总的来说,对自己爱太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过度苛责、过度纠正、负向消耗。这三个表现是递进关系。

过度苛责:“物化”,把自己当作商品一样认为只有当自己足够好、拥有的足够多,才值得别人等价的爱。当我们把自己物化之后,最大的副作用就是永远无法体验到无条件的爱,所有的爱都是建立在计算、权衡和交换的条件下。而且,你永远不会觉得自己足够好了,拥有的足够多了,而是永远觉得还不行,还不等价。 所以,不配得和我不够好的信念,就会滋生出一股向外抓取的力量。你会拼命想拥有更多:有更多的收入,更出色的伴侣,更优秀的孩子......内在越匮乏,外在就会越越抓取。而越抓取,就会对想要达成的那个标准,变得无比饥渴和迫切。我们不是因为长得不好看而不爱自己,而是因为不爱自己,所以觉得自己不好看。每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真实的呈现出来的样子,是没有直接关联的,而是跟内心深处对自己的爱和自我价值感的高低有关。当自我价值感不高的时候,就很容易对自己挑剔,看到自己哪里哪里都不好,对自己各种苛责。这种因为自爱力不足导致的过度苛责,不仅会向内,也会向外,也就是说我们不仅会对自己不满意,还会嫌弃身边的人,在心理学上,这叫投射。

过度纠正:当我们不满意自己或别人时,就很容易进入“过度纠正”。很多时候并不是事情本身会变得多糟糕,反倒是因为你太想操控这件事,把这个事情变得更糟糕。 所有的控制干预如果是在焦虑、急躁、恐惧的状态下进行的,这个管控的结果一定不会好。这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反倒创造出了更多的问题。

负向消耗:越控制越恶化,越恶化越控制,事情不断升级,知道不可收拾的地步。 有一个定律叫“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并不是动机越强效率越高的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关系。

………………

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人先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