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文学路上的引导者——罗光奖老师

闲暇时,喜欢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书房,翻阅那些文学作品,尽管有遗憾在其中,但获得成绩感由内而外汩汩溢出。毕竟那是用“片瓦”砌起来的精神大厦,是心血和汗水的凝结,是努力奋斗出来的幸福感觉,没有理由不倍加珍惜。

走上文学之路,源于罗光奖老师。

七十年代,他是戴汇中学的语文老师,而且是芜湖市很有名气的作家。我很有幸认识了他。听过他的演讲。印象最深的一次,几个语文功底较好的学生,在他的办公室闲聊。他说,文字是块敲门砖,文章是一张看不见的脸。当时我不懂其意,头脑里留下一个硕大的问号。夜阑人静,独自冥思,百回千转,顿有所悟,心里不免开始鼓噪。

我是硬着个性,学习练习写作,没人强迫。要说有,也是自我苦逼。年轻,果真不惧。没有高调,不事张扬,我暗自发奋,摁下所有的浮躁,在平静中积蓄能量,从字词句开始,多读书多看报,并试着练笔。

苦,是一把“双刃剑”。咽得下,苦尽甘来;咽不下,前功尽弃。这是我深有体会。

好多次,我游走在文学的边缘,摇摇欲坠。地上一个个被我怒摔的纸团堆积成了绕不开的忧烦,我强迫自己再挺一挺。但,读、写、投,一个轮回又一个轮回,总被失败的阴影笼罩,厚重的幕布,遮住了光亮,眼前漆黑一团。我像泄了气的皮球,先前对文学写作的热情已经快濒临冰点。

每到这个时候,我再次记起了罗老师讲的”文字是块敲门砖,文章是一张看不见的脸。”我又有了写作的勇气。我常常捧着罗老师刊登的报刊,专心至致看了好久,泪水沿着我艰难跋涉的足印回涌到眼睛里。虽有些夸张,却极为舒爽。原来,眼泪不光代表忧伤,也代表喜极。那时的我借着朦胧的月色,在旷野里狂奔。我像疯了似的用脚步丈量着小山村的周长。多次投稿都石沉大海,很像现实版的范进中举。尽管我的作品没发表,但罗老师演讲的馈赠,就让难以自控,皆因它契合了我的梦。

经过无数次努力,终于在报纸上刊登了一篇《我未来的梦》诗歌。称不上好的作品,但我从此开始迷恋报刊上的诗歌、散文以及其它文章。阅读、静听、凝思、模仿,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磨砺的不光是技巧,更有意志。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在文学里的“陷落”,寻求灵魂的慰藉。写作成了我生命里不可缺少的因子,那种执着,是我一生的快乐。我的写作在隐忍中开始萌芽、破土、成长,枝繁叶茂,一次次开出绚丽的花朵。2017年诗歌荣获“黄河杯”奖,以及我著的《流年相遇,不忘初心》诗集,不久问世。

我懂得了,文学是有力量的。这力量,需要一个承载,那就是自己手中的笔;这力量,需要一种助动,那就是努力奋斗的情怀。

在文学的路上,我用一锹又一锹的土填满了太多的沟壑。蓦然回首,我的笑容里没有了苦涩,只有欣慰。散文、随笔、杂文、微小说,不曾怀想,却垒起了真实。

文学,浸在血液里,已被设定为我生命的基因密码。努力奋斗,是一生的必修功课,或许只有亲尝才能真切体会幸福的滋味。

我感恩罗光奖老师,是他把我带上了文学之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感恩文学路上的引导者——罗光奖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