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长大越孤单,成年人的友情太难了

最佳损友--陈奕迅

朋友 我当你一秒朋友

朋友 我当你一世朋友

奇怪 过去再不堪回首

怀缅 时时其实还有

.......

无法 再与你交心连手

毕竟难得 有过最佳损友

......

为何旧知己 在最后 变不到老友

被推着走 跟着生活流

来年陌生的 是昨日 最亲的某某


当听着这首歌,敲下这段文字,竟像失恋了,有种想哭的心情。

突然不知道从何说起,好像也没有发生什么状况,就这样淡淡的,失去了曾经珍贵的友情。

最后一次在微信聊天是:中午出去约饭?顺便走走

待到下午2点,你回复:今天有安排了。

顿时,我心里清楚,已经回不去。这是今年次数屈指可数的微信聊天,也因疫情关系,今年的我们还没有见面,即便是在同一个城市,即便是地铁30分钟的距离,即便是有从大学陪伴到毕业工作的7年,即便是待业在家。近是因为靠近,远是因为心远。

当繁忙的工作结束,周末想约个饭打个球,翻开通讯录,却找不到人,甚至想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朋友都去哪儿了?成年人的友情怎么就那么难。


曾看过这段理论,俄亥俄大学教授William Rawlins归纳出,从14岁到100岁,人们对于朋友的定义都是相似的:朋友是我们所欣赏的人、可以说话的人、可以依靠的人。区别在于,我们遇到这样的人、产生这样的感觉的情境在发生变化,我们处理关系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童年的友情,就是找玩伴。

青春期的我们,把作为“安全感底线”的依恋对象从父母转换到朋友,当感到不安时,我们会首先寻求朋友的帮助,也很容易被身边的朋友所影响,往往因为朋友说一件T恤不好看,就将它扔在衣柜的最底层。

大学时期的我们,是所有年龄段中最愿意花时间与朋友交际的,有了更多的自由,又还不需要担负太多和婚姻、事业有关的责任。

根据发展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理论,18-25岁被称为“成年初期”,在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解决亲密与孤独的冲突,也就是说,这是我们最需要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的时期。这一阶段往往也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个重大改变阶段:我们可能会离开家乡,到陌生的国家或城市求学、工作,遇到爱人、结婚等等。朋友在这个时段变得功能性需求更强,一起玩乐,分享资源。

而到了成年中期,即25岁后的我们,还记得上一次和人成为朋友是什么时候,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我已经回答不出来了。

有次深夜,发小发了带着情绪的朋友圈,我一心想着要安慰对方的情绪,毕竟从小一起长大,每年都会抽出时间聚几次。虽然发小结婚了,彼此面对的问题不一样了,仍坚信捍卫友情的地位。一翻关心问候后,对方回复:没什么好说的。

顿时感觉,一盆冷水狠狠得浇灭下来。于是赶紧删除她的回复,因为看到那字眼觉得很生疼。当下,我承认,我把这段关系看得太重了。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朋友关系的联系频率下降最明显的阶段是,在结婚之后。这听起来挺讽刺的:在婚礼上,所有最好的朋友为你庆祝和落泪,然后,婚礼结束,也就失去了他们。

随后,你的人生中会有太多不得不做的事情,每一次做决定的时候,推掉朋友的聚会都要比推掉下班接孩子回家、或者一次重要的商务旅行要容易的多。你会悲哀地发现,你已经没有时间去陪伴那些,曾经陪你度过了所有重要时间点的人了。

然而,更残酷的事实是,自从闺蜜谈恋爱了,就已经越来越少和自己联系见面了,很多人也有这样的感受。没有什么对与错,成年人的友情,就是这样静悄悄的结束的吧。

进入成年中期的我们,更倾向于把友情定义为不是时时刻刻在一起,而是一种知道对方存在就好,即便是很少联系。

长大成熟后的我们,变得更理性,也会越来越懂得珍惜为数不多的朋友,对友情也变得更会包容差异了。大概是因为,我们对友情的期待发生了变化吧。

有人跟我说过,在你人生中,你的每个阶段的朋友都有他自己的任务,他的任务完成了,也就没有交集了。“什么都没发生。也说不上什么感觉。我们之间的分离就像一条河,慢慢分岔流向了两个方向一样。”就像是歌词说的“来年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有一种不激烈的无可奈何,也许我们大部分人遇到的都会是这种情况吧,但也“总好于那日没有遇过某某”

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会想起了谁?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越长大越孤单,成年人的友情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