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一定会经历一个“王阳明时刻”

我们天天吃饭,是因为身体需要补充营养,才能维持身体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转,这是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一日三餐荤素搭配,准时适量,就是符合身体的自然规律,就能比胡吃海塞来的更健康。

人不光身体需要营养,人的精神和心灵也是,不滋养心灵和精神会枯萎、空虚。

就像花草树木需要雨露阳光土壤一样,光有土壤不行,光有雨露也不行,都要有,都要适当,不晒太阳就违反了自然法则,就长不成一颗大树。

那怎么像滋养身体一样滋养心灵呢?

靠感官刺激,比如喝酒撸串,唱K蹦迪带来的娱乐是不行的,因为那本质上是娱乐感官,最多带来的是短暂的身体放松,对精神毫无帮助,过了那一刻,精神上感受的更多是无聊和空虚。

滋养心灵的过程是一种特殊感受,一种独特的美。

这种美既不需要借助物质来炫耀,也不需要靠他人的赞美来衬托。它是独立的,自然的一种感受。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读好书。也就是所谓的“修心”。


心为什么要修呢?

六祖惠能说过: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也就是庄子说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这种自性本心,每个人生而有之,无法从外部活的,只能求助于自身。

修,不是寻找,而是重新发现。它就像被一团污泥裹得严严实的珍珠,就在那里,我们却看不见。

明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至贵州龙场的荒僻之地。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在一种困顿和痛苦之中,结合自己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终于在一天半夜豁然大悟,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一时刻,标志着千古心学的正式诞生,乃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事件。

你所要的一切,你心中本来就全都有,不仅不必向外逐求,而且向外求本身就是一种虚妄。

为什么?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弄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所要的,是什么。

向外求,求的是金钱、权力、他人的认可、物质的占有……而不论求的是什么,说到底都是为了自己心理上的满足——从最根本处,人所谓的成败荣辱喜乐悲欢,关系的不过只是自己内心的感受。

问题是,自己内心的感受就一定与外物相关吗?人的执迷,全是迷在了这个地方。

答案是无关。完全无关。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有时我们想要一种东西,后来也得到了,得到时也会欢喜。但是这种感觉不会持续很久,很快就会淡化、消失直至无感。

很少有人会去想这背后的道理是什么,于是不会明白:这种得到,并不能根本解决我们心的问题,以为“得到”是解决心之问题的药,这是人最大的误会和幻觉。

就算是药,那也是毒药,因为会追逐成瘾、心病加重。因为本能上会认为是得到的不够多、不够好或者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于是陷入不断追逐、不断加码、不断麻木和空虚的不归路。

世间的死路其实只有一条,就是这条。古往今来,一路尸骨。

佛法里也有类似表达: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物质是我们的生存的需求,是身体存在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也必须获得一定的物质基础。但如果认为从外部”获得”可以解决精神和心灵的问题,那就是用污泥包裹珍珠,缘木而求鱼。

所以,真正主导和左右我们内心感受的,其实是心如何来用。一念(得失心,欲望)起,就注定要在得失之间挣扎、痛苦和沉沦。这一念不起或者放下(回归自性,本心),当下便是安宁、自在和永恒。

“一念之间”的真谛,就在这里。“本自具足”的真谛,也在这里。


这就是王阳明时刻。

“王阳明时刻”的真正意义,就是从“向外求心”转为“向内求心”。这种转变,是智慧的真正开始,觉悟的真正开启。向外还是向内,决定了你的一生是不是《心经》所说的“颠倒梦想”,你的人是不是《庄子》所说的“倒置之民”。

这样的话,有的人会觉得是老生常谈。如果你知道这也是一种真正的现象,你就会知道它的分量。


王阳明说过:

“这个便是汝之真己。这个真己是躯壳的主宰,若无真己,便无躯壳。真是有之即生,无之即死。汝若真为那个躯壳的己,必须用着这个真己。便须常常保守着这个真己的本体。”

真正的自己、真正的自我,“真己”,就是心,就是人的灵魂。所谓“躯壳”,就是人的身体、肉体。“真己是躯壳的主宰”。翻译过来就是,灵魂是肉体的主宰。如果没有灵魂,肉体也无法存在,所以才说“有之即生,无之即死”。

我们如果真的为肉体打算,想肉体过得好,定不能抛开灵魂,一定要注意守住我们的灵魂,并滋养它。修心是谁在修?

是“真心”,是我们的灵魂,肉体和感官没有参与修心的资格,没他们什么屁事儿。

而干扰我们灵魂、蒙蔽我们心中的天理的,最主要就是人的欲望,这是修心的过程中需要去除的。去除不是要消灭、压制欲望,而是说不要让欲望反客为主,主宰了心灵。

“人欲”与灵魂无关,只是肉体的欲望,换句话说,为满足肉体的一切奢侈追求才是“欲”,追求满足灵魂的需求、滋养灵魂、提升灵魂的境界并不是“欲”。

从肉体出发思考问题、决定取舍就是“欲”。

我们为什么努力赚钱?如果答案是,为吃好的、喝好的、换大房子、开好车,让自己的身体更舒服,那就是“欲”,因为这些全部都是为我们的肉体服务的,而与我们的灵魂无关。

如果答案是为了服务社会、帮助他人,或者其他与我们的肉体扯不上关系的目的,那就不是“欲”了,是“心”。

以心出发思考和决定取舍,选择人生的方向,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自在和人生的意义。


雍正王朝里的小故事,挺有意思,雍正论佛,相当精彩。

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人,非常虔诚,天天在南海普陀寺烧香祈祷,渴望能够见到观音菩萨一面,有一天,观音菩萨终于显身了。

这个人高兴的不得了,对着观音磕了无数个头。突然呢他就有一个好奇的念头,他问观音:菩萨,你也拜佛吗?观音答道:当然拜啊。

这个人又问了,您拜的是那尊佛啊? 观音答道:观音菩萨。

这人就糊涂了,你自己不就是观音嘛。

观音笑着答道:是啊,求人不如求己啊

。。。。。。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的一生一定会经历一个“王阳明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