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好素材?

我们很多写作者,拿到选题的时候都会一脸懵,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如何入手。

而相反的是,当你的素材积累足够多的时候,当你拿到选题的第一时间,就会迅速地把你脑海中的素材库迅速启动,并跟素材去一一对应:这个故事可以拿来做论据,这个金句特别适用于这个选题。

古人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你肚子里没货,拿到选题当然会懵。平时多积累素材,广积粮高筑墙,到用时就能犹如活水一样涌出。任何好选题或者好稿子的出现,必须要有充足的素材储备作为基础。

既然素材很重要,那么怎么去积累素材呢?

我们积累素材,首先一定是你自己真正喜欢的,才能真正地消化掉,你只有认同,才能内化,所以我们在积累的素材会因人而异。

比如我喜欢沈从文,我会把他所有的书都拿来看一遍,然后我就在不知不觉中感觉到我的文字风格正在向他靠拢,但同时我又很喜欢汪曾祺,我也会模仿他的风格,最后你找到你喜欢的所有作家,然后借鉴了他们之所以让你喜欢的点,最终他们融会贯通,变成了你自己的风格。

我们说素材,一个在于平时的积累,还有一个就是,当你确定了选题之后,你就会围绕着这个选题去调动你的素材库,同时呢,很多素材需要去挖掘。

我们做记者这行必须具备一个能力,要在一个星期之内搞清楚一个你完全不熟悉的课题,并且要写出专业、深度的稿子出来,让内行人都觉得有用。

那么我们会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去看十来本专业领域的书(泛读),要去搜集各个媒体关于这块的报道,要去采访专家,要去实地调查。

我们之前做杂志的深度稿,至少要消化掉几十万字的素材,最终写出3000字的稿子。如果你搜集素材、消化素材的能力差了,那么你出来的稿子就是囫囵吞枣,言之无物,真正专业的编辑和业内人士一眼就能看出你的问题,最终只能贻笑大方。

并且这些素材,需要你真正掰开了、揉碎了,自己消化掉了,这才是你自己真正你自己的东西,在这个不断积累不断思考的过程中,你就会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一个独立的观点,一个清晰的思路,这个时候,你再去落笔,就感觉无比的流畅、自然,甚至一气呵成。反之就是不知道如何下笔,或者下笔干涩,毫无感觉可言。

我们很多人拿到好选题却写不出好稿子,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素材的搜集不够,这个选题没有想清楚想透。

我们有时候看别人的一篇好稿子,就在想,他怎么思路就这样清晰啊,他怎么就想到这个点的呀。其实,大家拿到选题的时候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之后的差距为什么产生,是因为我们写稿的整个思路,都是在不断搜集素材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清晰的。从定选题,到找素材,到定大纲,到成文,大家都是一样的思路,只有前边的每一步走稳了,才有可能出一篇好稿子。

所以说同样的选题可能就是说,因为你的素材选取的不一样,最终会导致你这篇文章能不能上稿,甚至能不能爆款。

我们应该都看《奇葩说》这个节目,即使没有看但多少也有了解,就那个“肖骁”,前两季的时候他本来是最弱的一个,然后在面临黄执中这种比较强大的对手的时候,他要把自己的这个观点说更好,然后金句更多,那他花了很大量的时间在做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呢。那就是不断的熬夜去找素材。不断的上网去搜,跟人去聊,跟人去碰思路,然后最终完成了逆袭,你看到他逆袭的那一刻,它呈现出来的可能就那么几句话,但他可能找了十几万至二十几万字的素材,然后最终才提炼出来这样一些金句。

之前,我的一个学员写了一篇很老的常规选题文章,我把它拿给其他学员看,大家看完后,都惊叹这么老的一个选题,是怎么写出如此新意的?是这位学员的脑子比别人都聪明吗,当然不是,是因为他有一个超过10万字的“秘密基地”——写作素材库。

这个素材库,就是他的“宝藏”,就像是机器猫的神奇口袋,想要什么素材,都能在库里找到的。所以他在写这个老旧选题的时候,掌握着大量别人不了解的素材,因此可以找到更加独特新颖的角度。这种出奇制胜,考验的不是智商,而是积累。

一手素材的如何搜集?

一手素材的来源,基本上有以下几点:

1、个人生活经验所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思所得、所感所悟,跟其他人交流得到的一些信息,这些都是我们的一手素材。当我们灵感来的时候,一定是要赶紧把它记录下来,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这种突然迸发的思想火花转瞬即逝,如果不随时记录,以后就很难回想起来了。所以我们在写任何选题,都可以翻看自己之前的记录,想想身边的人或者做的事,哪些话,可以成为写作素材。

2、自然就是读万卷书了。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在阅读中思想感悟,是最好的一手素材。所以,凡是看到了比较好的段子,比较好的句子,哪怕是在地铁里看到一句很有意思的广告语,或者在听音乐时看到一句很有文采的评论,我们都要随时充实到我们的素材库中。

3、影视作品。别人看电影刷剧,可能只是出于单纯的消遣,但作为新媒体作者,一定要有更加明显的目的性,那就是寻找和挖掘素材,只要我们养成了这种看啥都是素材的职业病,何愁写作时脑袋空空。

我为什么鼓励大家去尽可能地积累一手素材呢?是因为他们才是我们内容的源泉,而当我们在网上去百度搜索那些二手三手的素材,我们很难判断素材的真实度和严谨性,这样我们的文章,也会因为素材的失真而失真。

举个例子,我之前写沈从文的人物稿,可以说这个选题很难写,因为写沈从文的人太多了,各种各样的观点都被人写烂了,很难找到新的切入点。但是当我在读《沈从文的后半生》时,发现了一个特别打动我的点,就是沈从文这个人特别爱哭,听一场家乡罗戏要哭,跟张兆和分别也要哭。那么从这个具体可感的点切入,并将之作为写沈从文的题眼和主线,就抓住了这个人物的灵魂。如果你没有看这本书,那么这样的点你就失之交臂了。

像这样的素材,在百度里边是搜不到的,所以一定要多去总结这种一手素材,它们就像珍珠一样,隐藏在某个地方等着我们去寻找和发现。一旦被我们发现,就可以用一条主线,将一颗颗珍珠串成一条很美丽的、很完整的这样一个项链。

我经常说我们找素材,其实在梳理一团乱麻,我们找到的素材越多,越不知道该怎么下手,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去一堆乱麻里抽出一个你觉得最有抓点的线头,然后你所有的素材都围绕这个线索来找,这个时候思路就变得简单了。这就是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跟我们说,你要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

也就是说,我们在搜集素材的过程中,要先做加法,再做减法,一旦确定某个主题,那么一切不能为这个主题服务的素材都需要被坚决地摒弃掉,我们称之为强干弱枝。

我之前在写杂志稿的时候,常常写到两三万字,做加法做的挺好,还洋洋自得,后来必须要改到几千字,就特别痛苦,这也不舍得那也不舍得,后来编辑拿过去咔咔几下,大段大段地给剪得只剩几千字。刚开始觉得好可惜,后来再仔细看,发现很多都是正确的废话,并且完全跟主题不想干,冲淡了主题想要表达的东西。以上就是搜索一手素材的渠道,接下来给大家说一下搜索素材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在写作时,如何做减法,如何对素材进行取舍,同样是写作者面临的一个问题。大致上,我们应该把握这样几个原则:

1、能从书中获取到的第一手素材,尽量不要使用搜索引擎获取到的素材。因为书本上的东西,都是经过了一定考证,书本内容的生产流程更为严格规范,内容质量有保证。

2、能用新素材,尽量别用老素材,尤其是这种社会热点类的选题的话,我们找素材时,尽量用新的。这个和炒菜一个道理,我们要尽量去使用新鲜食材,选大家有感知度的这种素材,才能够让大家感觉这个跟我相关,而不是那种老套的,司空见惯的各种素材。

3、如果非得用老素材,那么我们就得让老树发新枝,必须有新的创意,或者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也就是说你要学会在旧事物上学会创新,写出别出心裁的作品。

4、能用细节性的素材,就尽量不要用宽泛抽象的素材。因为用概念性的东西来解释概念,听起来很抽象,就让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因为这个素材,不仅不能验证我们的观点,反而让这篇文章变得更加难懂。

5、我们讲过的,不能为主题服务的素材一定要坚决砍掉,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要强干弱枝,要把一个故事讲好,那么就不要过于求大求全,如果不能为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服务,不能为你的选题服务的素材,就算是素材再好也要砍掉。新媒体的文章,一篇文章讲好一个主题,一个话题。

6、如果是我们不确定的,也没有被证实过的,那么这个素材宁可放弃不要。所以我们在写文章时,一定要注重文章素材的严谨,特别要注重素材的来源、出处,经不起推敲的素材一律放弃,确保我们的文章立得住。自媒体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品牌,所以要有文字上的洁癖,树牢品牌的意识。

我们重点分析了建立素材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搜集一手素材和二手素材,并且在写作时对素材如何进行取舍。备足了粮草,我们就可以准备上战场进行厮杀了。

最后一句话,素材的基数很重要。越是庞大的素材库,可供你选取的东西才会越多。第一个我们需要学会顺藤摸瓜,不断找到属于自己的素材,比如我会从一个我喜欢的作家,找到他提到的另一个作家,如此这般,由点到面,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第二个就是,拿到选题后,你最终能不能写出好文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素材搜集能力。如果觉得写不好,那说明你这个问题研究得还不透,没想明白,你没有想明白,怎么可能让读者看明白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找到好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