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会减掉孩子的核心竞争力吗?未来教育之路在何方?

双减政策落地后,欢呼声的家长很多,抗议声的家长也不少,议论纷纷。

家长普遍担心的是,如果孩子没有机会读高中,无法考上大学,没有机会考编制岗,没有大学毕业证,没有进大企业甚至事业单位的通行证,没有好的单位,一辈子大概率就只能打辛苦工。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父母希望通过自已的努力和经济投入,尽早帮孩子确定方向,提前抢跑,赢在起跑线上,助力孩子未来的竞争力。

在《成长的边界》书中,作者大卫.爱泼斯坦对于“赢在起跑线”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看法。




加拿大籍畅销书作家大卫·爱泼斯坦,写的书《成长的边界:超专业化时代为什么通才能成功》,单单书名本身就让人过目难忘,而且还受到了比尔·盖茨、万维钢、李笑来、古典、采铜等名人推荐。

本书的特点是选取世界一流名人成长故事,案例特别丰富,如美国高尔夫球手老虎.伍兹和瑞士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费德勒的成名故事;还有史蒂夫.乔布斯的演讲、引用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军事学院之一西点军校的研究数据;英国和苏联等朱多研究数据来引证观点,阅读起来让人有一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尽情的阅读感。

书中提到超前教育能带来短期的成绩,但是对个体职业生涯和未来竞争力到底有哪些影响?有没有助力?关于怎么样的学习才是快与慢,对个体后期学习的影响又有哪些;,如何才能突破对学习旧有的认知定义,让成长不只是停留在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学习无边界,成长亦无边界。

超前教育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吗?

随着课外培训机构发展,和铺天盖地的广告语:让孩子赢在起跑线。让多少家长理解为让孩子提前学习接受教育,超前训练就可以赢在起跑线上。

在父亲的刻意培养和坚持引领下,老虎.伍兹在3岁打出9洞48杆的好成绩,10岁时第一次战胜父亲,再到后来成为高尔夫比赛冠军的常客,取得了不可一世的成绩。他成了名副其实的赢在起跑线的著名代言人。

中国有个著名的成语故事:揠苗助长。

宋国有个人观察自家禾苗,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发现禾苗还没变化没长高。于是想出个办法,手动拔高。第二天他儿子跑去一看,禾苗都枯萎了。这个成语由此得来,也告诉我们,植物有它自身的成长规律,欲速则不达,学习教育何尝不是如此呢?

你也许会好奇,那老虎.伍兹不就是赢在起跑线上吗?

作者认为,在短期内确实可以看到领跑领先的优势。特别是那些有法可循的高尔夫、国际象棋这种学习模式,属于友好型的学习环境。这种类型的学习环境,对于学习者只要认真参与,努力改善,就能进步。

接着作者引用了网球王子费德勒的成名故事。他从小尝试过滑雪、摔跤、游泳和滑板,也玩过篮球、手球、网球和乒乓球等。即将12岁的费德勒被网球吸引,才放弃其他类型的运动,从而专注于网球运动。费德勒,在大满贯男子单打斩获20次冠军,11次亚军。费德勒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可见较晚的明确自已的努力方向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发展。

因此赢在起跑线上不是百分百概率的事情,也不是一点也不靠谱的事情,它取决于学习所在的领域。

在《成长的边界》中,对于“赢在起跑线”的教育狂潮,书中指出存在“友好型”和“恶劣型”的学习环境。

如运动类和部分艺术类的学习“友好型”,早学习早训练有些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不代表所有孩子的学习和教育按这个套路来进行培养。

商家打出“赢在起跑线”的口号,成为多少家长作为孩子教育投入军备的理念。激发了多少家长的焦虑,也捆绑了多少孩子的童年。多少个孩子的童年时光在日光灯下度过,而不是在阳光下。

赢在起跑线真的能帮助孩子助力竞争力,赢得未来吗?

中国自从恢复高考40多年以来,每年盛产的高考状元,这些高考状元后来发展怎么样?

中央教科院在2011年做过一个调查,叫做《上海教育》,里面有这样一句话:

“我们调查了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见《上海教育》2011年12A期第34页)。

他们还有另一个调查结果:

“调查了全国100位科学家、100位社会活动家、100位企业家和100位艺术家,发现除了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外,其他人所获的成就和学校教育根本没有正相关系。”

这些说明什么?

这些高考状元,在后来的发展中没在任何一个行业成为领军人物。

中央教科院院长袁振国教授认为:‘创新根本不是靠教育出来的’。

看到这里,你还坚定地认为赢在起跑线上,能助力孩子的未来吗?

田径100米比赛的时候,需要等哨子声发起才跑。规则是第一次抢跑重新发令,以后抢跑取消运动员参赛资格。

可见想赢在起跑线上的抢跑其实具有巨大风险。孩子的学习成长是一辈子,抢跑只会透支孩子的身心。

书中更进一步提出,过早的专业化学习,会导致个体在后来职业生涯中更加容易和早期专业化学习而投身的事业“分道扬镳”,这本质上也是导致更多的个体在职业生涯中跨界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原因。

过早专业化学习,导致很多个人在职业生涯中过于纠结于“沉没成本”的谬论而不敢更换职业赛道,从而影响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

当个体在职业生涯发展上遇到瓶颈期的时候,想要更换职业赛道,想起曾经寒窗十几年苦读的时间和精力,这是赢在起跑线带来的经验造成的困扰,这约束了多少个体在职业生涯的内驱力。

当赢在起跑线并不是万能的学习方法,我们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经济学家马拉穆徳提出了一个经济学术语:“匹配质量”,用它来描述一个人的工作和其本身(包括能力和倾向)的匹配程度。这个术语来自马拉穆徳自身经验。

马拉穆徳从学习计算机专业,到后面决定学习经济学,再学习哲学,他测试了自已的成长样本。

在这里马拉穆徳提出了很重要的一点,测试成长样本,指找到那个适合自身技能和兴趣的最佳匹配,这样才能最大的激发个体的内在驱动力。

如果没有找到孩子自身有兴趣和技能呢?

现在大多数孩子的情况并不是没有找到,而是孩子们忙于应试教育学习或者因为过早介入某个专业学习,导致他们没时间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潜在的兴趣,去进行测试不同的匹配。

人生,不是一场百米冲刺比赛 ,而是一场马拉松比赛。

赢在起跑线很重要,能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赢家。

史密斯是北卡罗来纳大学的教授,于2007年获得诺贝尔奖。2016年90岁的他还在实验室乐津津地做实验。

他原先是学医学的,听了一场关于化学和生物结合的讲座后,受启发去学化学,后来又学习分子生物学。他最重要的论文是约在60岁时发表,这些学习经历或许可以很好的说明他的建议:鼓励学生横向思考 ,拓展自己的经验,为了寻求匹配质量不断开拓自己的道理。

双减之后,请允许孩子探索自己,给孩子了解自己预留足够的时间,让孩子进行测试成长样本,允许孩子同时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花时间在一些当下看起来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当孩子找到匹配质量的时候,他的竞争力是由内而外,这股力量相信值得期待。

适当让孩子从日光灯来到阳光底下发发呆,留存一些想象的空间,这些或能帮助孩子在未来保存更多的竞争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双减会减掉孩子的核心竞争力吗?未来教育之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