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微博李海鹏谈现在的年轻人不酷了,大意是指年轻人做的事情都太求稳,不敢追寻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这算是老生常谈了,什么叫「酷」呢,怎么定义酷呢,这个形容词就像「有意思」一样模棱两可,你既不知道他在特定语境下是在夸你,还是在骂你,还只是因为说这话的人缺乏基本的文化素养,词汇贫乏,只能用这种词来形容他看到的东西。
「酷」也是同理,谈年轻人不酷了之前,先下好定义,什么是酷,怎么定义酷,大学退学酷吗,对乔布斯来说确实酷,那辞职旅行呢,见义勇为呢,搞摇滚乐写小说呢,这算不算酷呢。
我觉得都算的,无论你是积极的生活还是消极的生活都会很酷,因为其中你会表现出很强的自我意识,而在艰苦的现实面前,这种自我意识并没有被磨灭,甚至你在现实生活中要比别人表现得更强烈。
甘地酷吗,我觉得酷,非暴力不合作,一定程度上你不能说他是积极,但也不能算成完全的消极。现在很多的年轻人都认清了现实,不愿意当大社会下的小齿轮,也不愿意为消费主义贡献自己的生产力和劳动时间。所以有了「佛系」这种非暴力不合作的现象,当然,政府是不太鼓励这么做的,毕竟社会的运转还是要有人来纳税,政府希望你这个齿轮能转的快点,休息的时候赶紧生个小齿轮,然后培养小齿轮长大继续延续你一成不变的生活。
崔健说过,摇滚乐和流行乐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不服,后者服了。
在这里也一样,我不好定义什么是酷,因为酷的表现真的太多了,人的活法有太多种,不妨找其补集,也就是弄清不酷是什么,然后反转一下,就知道酷是什么了。
服了很好理解,对房价服了,对父母服了,对亲戚服了,对老板服了,对工作服了,对生活服了,对爱情服了,对自己是个弱者这个客观现实服了,对这个世界服了。反正就是接受现状——我所在的时代,所处的土地,我所拥有的资源,都暂时被动地满意,不再对其抱有任何能更好的希望。
所以服了的人都是乐观主义者,他们本质上对什么都很满意,然而其实是因为他们对周遭的一切都很悲观,觉得一切都不会变的更好,就接受现状而已。
这就是服了,这就是不酷了。
不酷的人是大多数,这个时代没人敢酷,你酷就说明你走了不寻常的路,你会遇到很多阻碍,生活压力,周围人的看法。实际意义上来说,只有暂时没获得回报才是最大的问题,而有些人又会十分在意他人的看法,以至于第二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也成了问题。
大部分人是怂逼。大部分人走最安全的路。社会这样也可以发展,只是会少一些创新精神,一切求稳。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告诉我们还是要掌握核心科技,不然总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船大真的不好调头,比如三十岁的壮年,你让他去酷,去创新,他断然不敢轻易答应你。因为他家里有老婆孩子,这个岁数的男人,他是丈夫,父亲,但唯独不是一个男人。
人就是一个不断服了的过程。
年轻时不服,成熟之后当真为现实所迫,也会做几件不出于自己本意的事,然后借现实的压力安慰自己:「我也没办法啊」。
什么是传承呢,我觉得是不同人在二十多岁到三十多岁的这段时间的不断更新迭代,我甚至觉得人属于自己的寿命只有三十岁,之后的寿命要留给家人。但是人类文明的进程就是这样,总会有不服的年轻人跳出来,他们看着步入壮年,中年的人,然后鄙夷的笑着。或许有一天会有更年轻的年轻人来代替他们,但这就是一个接力的过程,这个世界总是会有年轻人存在,尽管他们会在多年后的一个夜晚醒来,想着自己年轻时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至今寥寥无几而落泪。
我现在这个年龄是我的当打之年,无论是写文章,做产品,输出观点,都是一个非常黄金的时间段,我不再像大学里那样幼稚,观点也逐渐成熟,也不像中年男人那样犬儒,明哲保身。反而在保持愤怒看世界的同时保有了兼济天下的温度。
这个世界有很多我不喜欢的东西,他们肤浅低俗谄媚。这都是老势力的苟延残喘,会有新势力冲破他们,抢夺话语权,提升社会审美,把这个社会往更好的方向建设。
我相信新势力,这就像感染了僵尸病毒一样,我知道自己不久就会失去意识,成为它们的一员,但我仍在保持清醒的这一刻与它们划清界限,而且我知道,会有后来人净化这一切,我愿意让后来人在我的尸体上做实验,研究出可以治愈僵尸病毒的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