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or辞退?补偿or赔偿?一张流程图帮你看懂解除劳动合同

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当事人双方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解除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那么在解除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如何区分辞职与辞退?劳动者是否能够获得补偿?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是赔偿金还是补偿金?下面我们用一张流程图来帮您梳理上述法律概念。


1、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这一法律事实发生后,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是否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为主动辞职,用人单位不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3、如果不是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为被动辞退。此时需要判断劳动者是否存在过失,判断依据为《劳动合同法》第39条。

4、如果劳动者存在过失,为过失性辞退,劳动者不会获得经济补偿。

5、如果劳动者不存在过失,为无过失性辞退,此时需要判断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是否合法,判断依据为《劳动合同法》第46条。

6、用人单位合法辞退劳动者,劳动者获得经济补偿,补偿标准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7条。

7、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劳动者,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8条获得赔偿金,赔偿金标准依据《劳动合同法》第87条。

对法律流程图的分析

1、按照流程图的顺序来分析(从起点到终点)

     上述解除劳动合同的流程图中,3个菱形为3个判断节点,判断节点最终的结论不同(是与否),会直接导致流程图的路径不同,从而导致截然不同的法律后果,相应地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则。

      判断节点对于法律后果至关重要,所以判断节点所对应的法律事实,是我们在诉讼过程中,需要提供有力证据加以证明的。如果我们提供的证据证明力不足,不足以证明我们所主张的待证事实,那么按照法律流程图,路径就不会朝着我们所希望的路径进行,最终会导致我们所不希望的法律后果(败诉)。

2、按照流程图的逆序来分析(从终点到起点)

     从流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用人单位要想达到既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又不补偿劳动者的法律后果,可以有2条路径选择。一是劳动者主动辞职,二是用人单位适用过失性辞退。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要想达到某一法律后果,当事人可以依据流程图,选择不同的路径,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则,从而为当事人提供不同的解决纠纷的方法和途径。

对法律可视化的探讨

       法律可视化,就是将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用形象生动的图表表示出来,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的过程。      

       通过对法律流程图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2点启发,也即是对法律可视化的探讨:

1、流程图中的判断节点(即菱形)往往是原被告双方对于案件的争议焦点,需要当事人对其主张的事实提供有力的证据,同时也是法官裁判案件的裁判要点。通过绘制法律流程中,我们可以清楚的判断出案件的争议焦点和裁判要点,同时也可以为我们收集证据指明方向。

2、要想达到同一法律后果,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解决路径,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则。法律可视化可以为这一过程提供清晰有效的解决方案。

总结:法律可视化不仅可以将法律条文形象化、生动化,同时还会为我们指出诉讼过程中的关键法律事实,进而提供不同的纠纷解决途径,为我们化解矛盾,解决纠纷提供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辞职or辞退?补偿or赔偿?一张流程图帮你看懂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