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艾草,菖蒲,雄黄酒,香包等构成了端午节的内涵。
六点钟的菜市场早就被老头老太们搞的热火朝天。市场入口有蹲着位衣着朴素的老乡,跟前摆着两个塑料筐。探头一看,嘿,新鲜芦苇叶子。
细长的芦苇叶子,整整齐齐的码在筐里。颜色青翠,叶子上还有不少水滴。大爷热情的招呼:“弟弟,来来来,看我这粽叶子,新鲜的咧,包上粽子,保证你喷喷香。”
大爷这么说,才想起来端午节快到了。包粽子俺是三角猫的功夫,吃粽子绝对是心头最爱。
粽子是种每年在端午季节都能在圈子里引起一场口水大战的神奇存在,每年的议题大都围绕在南咸北甜之争。
粽子的精妙之处在于糯米和馅料们在粽叶的拥抱下,经过一锅沸水的浸润和烹煮,相互交融,升华出绵软的口感,散发出糯米,馅料和粽叶的浓郁的复合香气。解开粽叶,咬上一口,粽子的绵软温润的质地抚触人的舌尖,味蕾立刻被挑逗的心花怒放顷刻臣服。再硬核的人心,在那时刻,也会变得柔软。
粽子在形式和内容上风格各异,流派纷呈。老百姓们都能因地适宜的做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老家位于壮族人聚居的桂中地区,盛产各种稻米,粽子在骆越文明地区的存在地位是远远高于饺子。壮族家的粽子以不同姿态在粽子江湖中独树一帜,常见猪脚粽,驼背粽,枕头粽,以个大,馅多,香味浓郁,口感绵软而闻名。
壮族人包粽子是在过春节的时候。没错,过年的我们不吃饺子,我们吃粽子!!
每年除夕,吃过年夜饭,妈妈奶奶们在收拾好碗筷后,立刻忙活准备包粽子了。
我们用的粽叶是不是芦苇叶子,用一种房前屋后都能成活的一种阔叶植物叶子。颜色墨翠绿色,叶面宽度可达成人掌面两倍。粽子是一早就摘好,汆烫,晾干的。
糯米一早开始浸泡,经过几个小时,米粒吸足了水分,变得鼓鼓胀胀的胖子。
去了皮的绿豆,也需要在水的怀抱里,乖乖的做了几小时的SPA.
五花肉在酱油和五香粉的包裹中,闪着啧啧的油光。
而包扎粽子用的蔺草,早就伸展腰肢,急不可耐等着收拾别人。
女人们把这些物料搬上八仙桌后,魔术师们得表演就开始了。
把两张粽叶对头重叠平铺,挖了小半碗的糯米,摊平,中间用手扒拉一道凹缝,填上半杯的绿豆仁。接着把一条五花肉铺在绿豆上,再把半杯的绿豆仁把肉给覆盖住。然后再用半碗米把绿豆。用手把糯米陇成山丘的模样。此时,需要把粽叶就着山丘形状从两侧兜住,再把头围对折。最后,用蔺草把粽子结结实实的捆住。
一个个粽子就这样在女人的巧手调制下,得以诞生。
隆冬季节,窗外寒风凛冽,屋内的火盆蒸腾出阵阵暖意。女人们包着粽子,闲聊一年的家长里短,人情世故,笑声不断。孩子们则一会窜到屋外放炮,一会猴急的窜回来看自己挑选的肉块是不是被妈妈包好了,确认粽子上做了特殊的绳结标识。
在女人们包粽子的同时,男人们早就把一口大锅给支好,水填半满,柴火早早到位,就等着女人们的点火指令。他们围在一块,呡着米酒,啃着鸡翅鸡脚,看着孩子们蹦进蹦出。酒让他们的脸色在灯光的衬托下显出一片红光。
当粽子们被收拾妥当放入大锅后,它们要经历三四小时的水火熔炼,完成他们的凤凰涅槃之旅。
守夜的孩子们,眼皮已经粘在一起,却仍不肯去睡,他们依偎在妈妈或者奶奶怀里,听他们闲聊,眼神时不时的瞟上那口煮粽子大锅。
当父亲们瓮声瓮气的大喊一声“粽子出锅了!”,迷迷糊糊的孩子们立刻眼皮大睁,蹦下地,奔向属于他们的粽子。
剥掉粽叶后,糯米粒粒圆润丰泽,挨挨挤挤凑一块热闹。绿豆仁化成了豆沙,变成润泽的金黄色。五花肉也被煮的烂熟,它的油被绿豆沙吸收了。一口下去,糯米Q弹,绿豆的细腻在五花肉油水的滋润下变得丰盈,五花肉软而不腻。同时,一阵由浓烈的米香、肉香、调料香、粽子的草香形成的混合香味充斥着食者的鼻腔。
各种感官带出的多巴酚始得过年的幸福感达到了鼎峰,而此时屋外啪啪作响的鞭炮声宣告新一年的到来。
粽子对于壮家人,不只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纽带的食物。
每年大年初一祭拜祖先时候,必须要有一对大粽子。
大年初三女儿回娘家时,一对大粽子和一条腊肉是最基本的伴手礼,是对娘家人的孝敬。
出嫁的女人第一年初三回娘家,需要给同家族所有长辈家庭送粽子和腊肉,姑爷要亲自挨家登门拜见长辈。
姑娘出嫁后生头胎孩子,娘家亲戚人家和街坊邻居每家给包一对粽子送到姑娘娘家,由姑娘的亲妈把百家粽和一个背篼带送到女儿家。一则彰显娘家实力,二则期盼外孙平平安安。
而当自家孩子远离家门出门的时候,壮家妈妈们给孩子准备的东西里,必然会有她头天晚上做好的粽子。
小小的粽子贯穿壮家人的年年岁岁,粽子里包裹着妈妈的味道,包裹着家的温暖记忆。
每年春节后离家,七旬老母还是会颤巍巍的给我和孩子准备粽子。当行李箱都被塞得满满当当后,她还不断的问:“要不要再手提几个路上吃?”
在她眼里,我还是那个十三岁开始就开始离家求学的幼子,她还是怕我饿着冻着,她会每次在电话里絮叨叮嘱我吃好吃饱。她的世界很小,她的眼界就只是停留在她的几个孩子和孙辈身上。对她,这就足够了。
每次吃粽子,不由得想到老娘。从没有跟她说过爱她,谢谢这些字眼。她不善言辞,但是她用她的方式把她和我们紧密连在一起。
她很知足,我们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