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白鹿原》

在看电影《白鹿原》之前,我一字不漏地重读了一遍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

 第一次读它差不多是在20年前,当时真为中国文坛感到惊喜,终于出了一部堪称伟大的小说。现在字字句句再读,还是不由得赞叹。

 我把它看作一部人性的教材,而不仅仅是一部民族的秘史。时代车轮滚滚向前,人性亘古未变,每一个作家既是在续写,也是在向前辈致敬。

 重读自然会有新的收获,比如我发现小说的前几章竟有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悠然恬静之美,如果以我从小所受的教育,很容易认定先生在为封建统治唱颂歌呢。革命以后,一茬不如一茬,白鹿原最终成了“鏊子”。程朱理学的继承人朱先生是小说中完美人格的代表,象征着民族的良心。另一个精灵一样的女子白灵承载了作者对于女性的全部美好想象。而其余的一众老少男女,几乎个个都有其人格上的污点。白灵是天赋的灵气和正气,朱先生则是“学为好人”,是中国文化圣贤书对他的滋养,是后天的修为。白嘉轩在白鹿村一直有一种道德上的优越感,唯独在朱先生面前没有。圣贤书大家读,真正到了生死利益关头,好学生并不多。好先生更是少之又少,朱先生是难得的一个。由朱先生这个打动人心的形象而引起对儒学的敬意,不知道这是不是作者暗藏的玄机。

 关于欲望,食、色、权利、荣誉,人在追求、渴望这些世俗之物时的形形色色的表现《白鹿原》可说是写得淋漓尽致了,世故人情莫非如此。世事变迁,城头变幻大王旗,各人的归宿,或死或疯一切皆空。虚无的旗幡若隐若现,我以为陈先生要步曹大师的后尘唱一出《好了歌》。可是朱先生归西时的明明白白,还有白灵牺牲时的无怨无悔,说明人生仍然可以选择。这使我对陈先生的写作尤为尊敬。

 王全安导演的电影《白鹿原》的公演版本里完全没有了朱先生和白灵的踪影,成了一片没有白鹿的白鹿原。

  及至再看电视剧《白鹿原》,更是觉得离原小说十万八千里。小说的好,一时无可取代。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读《白鹿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