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怪哈人的,但其实这本书并不是讲中文语境的“H”(肯定啦),具体是什么请看内容解说~
背景:我在之前漫编室刚引进《朋友们》和《一根棒》时,其实并没有太偏爱。无外乎因为太多的宣传和有点平淡的剧情(以及虽然据说分镜很厉害,但是我对于分镜不太敏感XD)。可是随着仔细鉴赏画面,以及发现这一本《黄色的书》,我被深深地折服了。
而且最近终于会淘了!(日本二手书真的好便宜而且品相不错诶)(运费就emmm啦)于是第一单就给了这一本,一到手里就想写书报啦
想要同时与大家分享我对高野文子老师的画的感觉,以及这一本漫画中那些打动人的地方
摘要:
品析一幅画
远处
近处
《书》
装帧
内容
结
正文:
品析一幅画
打动我的是这一幅,虽然早期但是已经很精致的《波比&哈希》的扉页
就是“远处耐看,近处可玩”
远处
两人的神态很妙,波比的惊讶写在脸上,扭头,微屈身握拳,有点笨拙;而哈希只是侧头,顿下手,姿态有着妙龄少女的优雅。虽然动作幅度极小,却精准展现了两个人的性格,仿佛下一秒画面就能流动起来(更不用说那些分镜的厉害)
两人的服装设计很妙,波比裤子上的一条白边勾勒出男士制服的挺拔,对比他微微俯身的动作带来的弯曲,更显男孩气;哈希的裙子勾画表面有点敷衍,但稍一观察就能发现,这笔触不宽不窄,完美展现了褶皱群的质感,同时不喧宾夺主,更显哈希面部的精致。
两人背后的网格纸拼贴很妙,我不太懂设计但是肯定是有视觉引导的作用,非常有趣。。。
脚下的香蕉很有趣,有点怪诞有点好玩~就是两人相识的标志物件。
近处
笔触非常非常非常厉害,我想稍微展开一些
(很多好作品都有类似的表现,但我偏爱而且流传广的还是这幅。可能有点夸张但是那个意思啦)《太白行吟图》里,画家对李白的姿态、面部几乎没有光影的描写,只是靠一两笔的痕迹就画出了对象的神情
而高野文子的笔触也是这样,
首先你可以马上反应过来“哦这是漫画蘸水笔(头发是炭笔)画的”,但不是因为她的线条特别夸张,而是就好像郑问用水墨那样,是把笔触和表现力结合了,粗细变化之间展现形体
其次这些笔画也并没有匠气的呆板,可以感受到老师作画时,对躯干衣物放松的状态,对面部精细的状态(也可以联想郑问,刚劲的水墨;还有五十岚大介的圆珠笔感),微微颤动的手绘感,让人想像勾勒时的感觉
另外,这些笔划疏密的安排也非常适当,多一笔粗糙,少一笔轻浮。如果印刷太粗太浅也都是在毁坏这种感觉
真是让人羡慕的画!!
《书》
谈回《黄色的书》
装帧印刷
简洁明快,封面摘选了几格闲适感的格子,与标题平衡地搭配起来。黄的内封和背景+蓝的副标题、信息和书腰,撞色非常耐看
全书无彩页,在第一页扉页使用米黄色的纸,温和感。
漫画一共152p,讲谈社初刷。一共有四个故事,其中封面故事《黄色的书》占一半,以下只讲这一个故事(也是因为自己还在学日语XD只有这一篇有汉化而且确实好看)
进入故事
#以下翻译插图来自wx“coffee漫画时间”,已授权~#
故事讲的是热爱阅读的女孩田家实地子(小实)与她阅读长篇小说《蒂博一家》的故事
*(百度百科)《蒂博一家》为罗歇·马丁·杜·伽尔于1920年开始构思和写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可以看做是作者创作生涯重要代表作之一.该书用朴素自然的写实手法再现历史和生活真实,用多角度的叙述方法来讲述故事,对话写得十分出色。杜伽尔通过对两个信仰不同的家庭的描绘,表现了两代人的冲突,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社会的基本状况,揭露了战争造成的种种悲剧,歌颂了雅克这样的反战英雄。这部反战小说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他于193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在回家的车上,沉浸在书里的小实突然被下车的提醒惊醒
一抬头,大梦初醒,迷迷糊糊又有点不愉快但还是迟钝着挣脱回现实的表情浮现
读进状态又被迫舍爱,就是这样的感觉吧
但阅读不是在逃避现实,所以回家前还是好好整顿一下面貌!(在门口川剧变脸有点好笑hhh)
这时的她,把读书当作一个爱好,读书只是生活以外的另一个部分。书对于她,就好像手里的一个小生灵。
做缝纫时为它悄悄做一个布面书套
要是描绘就这么结束(第一回,田家实地子),也就沦为一般喜好书的人的故事了,可是这本书不一般,它可是“黄色的书”啊
有一次晚上阅读,经历了大量的文字,慢慢消磨过去
似乎还只是一般的故事。她正保持着平常阅读的脸
注意从书页的视角展现了一次,正在读书的她脸上有点痴呆有点费劲的样子。
真是完美戳中!虽然我没见过自己读书的样子,却会莫名深刻共情~
初入故事,自己的眉头浅浅地蹙起努力辨析人物情节,只剩下翻书的手、看书的眼进行周期机械运动
突然在下个瞬间,一句话,击中了她
“与你同在,虽死不悔——J”
“与你同在,虽死不悔”
实子的精神好像突然溃散掉
挣开了文字
时间停滞
世界凝固了一般
缓缓抬起手,似乎想够到什么
捂住眼
全身好像被这句话洗涤了一遍
又慢慢回归精神力
渐渐放下手
张开眼
心中喃喃重复一遍
“与你同在,虽死不悔。”
这样的一个夜晚,这样一句话,就这样刻到了小实的心里。
小实在第二天的电视电影里遇见了一位男演员,她对这个形象与那句话之间似乎有了什么执念
独自一人想着,这位书中的绅士是否在哪里注视着我呢?
然后呢?
小实的生活和读书似乎有了什么变化
只用看着书页不用看文字,就有幸福的阅读的感觉
尽管没在背诵,却能对内容和位置了如指掌
不用忘记现实,就能沉醉地阅读,甚至向角色分享自己的周遭
她好像不太只把这本书当作一个普通的生灵了
做事时,好像角色就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自顾自地上演着书中没有的戏份,自己却确信“若是在现代他们就会这样”
尽管自己在和真实的人说话,却好像总会有一个书中的声音来回应,让人恍惚又兴奋
与家人相处时,她谈论的内容也逐渐被书中的故事染上色彩
(第二回,通信)结束
就是这样一个,读书的女孩与书的故事。
一共有五回,随着她向后阅读,书里的冷热渐渐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与书共处,用书体会不一样的时代气息
也有读不懂的部分,去生活中寻觅解答
书里的悲欢离合,让她深深触动。。。
读完了书,那份久久无法散去的空虚。。。长篇小说宏大的时间跨越产生浓浓的物哀感。
真正影响了自己的作品,那份珍藏感、独特感。。。即使要重新买,初次读到它而借的那本书也是独特的。
书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这就是高野文子老师的描绘。
而又借父亲之口表达了,为什么需要读书
也许这本《黄色的书》,也可以成为某位读者的“黄色的书”
读书是快乐的,画读书的漫画的有趣程度也不逊于此
不多剧透了,漫画的表现真的很有感觉
结
看完这一篇,以及仔细看了高野老师的画(这一本的画其实也可以仔细分析),更不要说(不太懂的)分镜,我都先深深地为之折服。真是精妙的画和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