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年华无限事 也把惘然淡处看

图片发自App

锦 瑟

唐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还没有哪首诗如《锦瑟》般,让人迷惑千年。并以狐妖般的魅力,一直迷惑着我们,历久弥新,至于永恒。

  元朝诗人元好问评《锦瑟》:“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李义山的诗,向来晦涩难懂,而《锦瑟》尤其。诗家向来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叹,一千个人读《锦瑟》便有一千种解释。王蒙曾说,《锦瑟》这类诗“没有定解也就是可以有多种解。”他认为:“情种从《锦瑟》中痛感情爱,诗家从《锦瑟》中深得诗心,不平者从《锦瑟》中共鸣牢骚,久旅不归者吟《锦瑟》而思乡垂泪……”

    人皆有情,情中有味,此种情味,乃是人所共有,概莫能外。《锦瑟》的说的是“怅触人生,情怀历乱”,但她向我们传达的情,虽有感伤,却不限于“自伤,而是在淡淡的忧伤之外,是对过往美好的一种回忆。

  相信读过李商隐《锦瑟》的人,心里都会有一个美好的“锦瑟”。我们宁愿多去回想记忆中的美好,即使怅惘过去,那美好还时时在心头萦绕。

      梁启超先生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我们若还承认美的价值,对于此种文字,便不容轻轻抹煞。”

      瑟被“无端”地“绘文如锦”,人被“无端”地教以识字明理。鲁迅说:“人生识字糊涂始”。正因为读书识字,便有了一些美好的梦想,对人生、对生活也就有了更深的感悟和体验。当我们在经历了人生的彻悟之后,再读《锦瑟》,心里的感受、感悟和迷惘,一切都不是那么清晰了,而有了更高远、更深沉的意味。

  锦瑟,只听到这两个字,在我心里就有一种神往的美好。若是一个女孩取这两个字为名,只需喊她,即使她不答应,看着背影,期待那一眼温柔的回眸,该是多么让人倾心。

    中国传统美学对美的定义是没有瑕疵的完整,而事实上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美好的事物总是或多或少地有一点遗憾。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西方美学的接受,残缺的事物,一样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很大程度上有时产生一种给人心灵上震憾的美。其实,这残缺美和中国传统的“虚静美学”、“和而不同”、“有无相生”等是有渊源关系的,在这里不多赘述。无论如何,还是追求的是一种让人心悦美好的感受。

  任何艺术都是追求一种美。我们都在生活与梦想中成长,成过程中的种种境遇与经历,虽当时常常感到“惘然”,但当我们回忆往事时,比起“当时已惘然”,已不是同一境界了。庄生化碟、望帝化鹃、明珠化泪、良玉化烟,这些都使智慧而又善感的李商隐感到“惘然”,等到“成追忆”时,方知道富贵如浮云,往事如云烟。

  这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篇外国小说,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听说后来被拍成电影,把作家想要表达的对故人、往事的无限怀念和难以排遣的惆怅更普及地传达给世人。让我们要懂得欣赏、享受和珍惜生命中每一天的美好!

 《锦瑟》是个迷,对于《锦瑟》、对于李商隐,我们在读的时候,解诗也好,解人也好,都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你如何去理解诗中所传达的对我们的人生有益的文字。不要自作多情,不要沉迷其中,只要我们认真地爱过、经历过,这些所有的所有,都是人生的一个过程,当我们回过头来看时,不过对是非得失的微微一笑。

    即使追忆年华无限事,也把当时惘然淡处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追忆年华无限事 也把惘然淡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