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出来的焦虑

假期里,补追剧。追的是前段时间大火的《小舍得》。端午小长假用了整整一天时间读完了小说原著。阅读过程极度不适,那种令人窒息的焦虑感就像一只无形的手,越来越紧地掐住你的脖子。合上书的那一刻,长长吁了口气,仿佛一个溺水者终于浮出了水面。

而改编后的电视剧,因为演员丝丝入扣的表演、因为人物间更加错综复杂的关系与矛盾、因为充满烟火气息的生活场景,反而让人能够从原著中那席卷一切的赤裸裸的升学焦虑中偶尔透一口气,至少到目前为止,比起读文字,欣赏起来反而轻松了一些。

昨晚的剧情中,南俪夫妇反思为什么心态会越来越不平衡,意识到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比”字。的确,南父的两任妻子之间、异父异母的两位“姐妹”之间,同班同学的两个孩子之间,比待遇、比才艺、比成绩、比证书……比较无处不在。如果不是因为近乎畸形的攀比心态,田雨岚不会以炫耀儿子为乐,南俪也会发自内心地为子悠叫好,连快乐单纯的夏欢欢也因为“被比下去”而失去了笑颜。所谓剧场效应、内卷焦虑,不都是比出来的吗?

再次想起昨天提到的莫泊桑的小说《在乡下》。如果因卖掉儿子而改善了生活的瓦兰夫妇不是住在隔壁,蒂瓦什夫妇会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如果不是亲眼看着曾经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滚在泥土里的小瓦兰衣锦荣归,蒂瓦什一家的痛苦会不会这样焚心蚀骨?“昔日同样境遇的邻居,如今过着好日子,而自家的生活却毫无起色,依然贫穷。这使蒂瓦什夫妇一直无法平息内心的怒火。”洞悉人性的莫泊桑一针见血。“人不患寡而患不均”,恨人有笑人无,永远是人性的弱点。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原本同样贫穷的两家人,因为生活的偶然却出现了贫富分化。这种差别仿佛在提醒着蒂瓦什夫妇:如果当初没有拒绝富人夫妇,过上这种好日子的人,本该是他们自己。同样的,茨威格的遗作《变形的陶醉》中那位女主人公,本是安于小镇邮局职员的清贫生活的,却因一次意外度假的短暂体验而让此后的每一天都变得无法忍受。不是贫穷的生活,而是比较后的不甘,成为他们痛苦的源头。

所以,作为一名长年驻守毕业班的老师,在满教室铺天盖地的励志标语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不和别人比成绩,只和自己比进步”。和自己比,才能 “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才能更接近教育的本质。

詹大年校长说:“人是关系的动物,社会是关系的产物,好的关系才是好的教育。关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是建构关系。关系,是满足需求。”如果把“比较”作为关系的唯一建构途径,关系满足的仅仅是“面子”与虚荣的需求,那么,教育就只是一浪高过一浪的内卷狂潮。

而教育,应该是“多给生命一条路,一条可以’玩下去’的路”(詹大年语),在这条路上,每个孩子都可以幸福地说:

世界仍然是一个

在温柔地等待着我成熟的果园

天这样蓝 树这样绿

生活原来可以

这样的安宁和美丽

你可能感兴趣的:(比出来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