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韧性

  北京卷  ①“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文明是有韧性的。中华民族延续五千年的文明更是充分体现了文明的韧性。

这种韧性首先在语言文字上表现出来。

全世界的大部分文字在起源之初,都有象形的图案因素,然而经过几千年的风雨变迁,只有汉字还在很大程度上保存着象形文字的大部分特征,即使是千年前的甲骨文,和现代汉字在形态上也有很多相近之处,明显地体现出一脉相承的“血缘”。汉语言虽然方言众多,体系博杂,但也清晰地体现着传承的脉络,尤其是一些方言更是继承了质朴的古风古韵,生动地述说着文明的韧性。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虽然有明显的区别,但现代人说话时引用一两句古文,突然“之乎者也”一下也是司空见惯的。两千年前《诗经》中的名句仍然滋润着现代人爱情的甜蜜,唐诗宋词中的离愁别绪仍然时时寄托着现代人的感伤。即使没有受到很多教育的人,耳熟能详的俗话俚语中也往往闪烁着千年的智慧结晶。

文明像一条河,起自涓滴,由小溪汇成巨流。在文明的发展道路上,遇到阻力时,则“宁弯不折”,即使百转千回也不改初衷坚定前行。有高山阻挡时就绕行,有泥沙阻隔就携泥沙同行,也许会在一个时期一段河道中河水改变了颜色或似乎河流改变了方向,但这条河终究是这条河,即使曾暂时被泥沙吞没变作了暗流,但毕竟会越流越强劲,终将不可阻挡。“挥刀断水水更流”,水的至柔至久至强也就是文明的韧性,中华文明的韧性。

纵观中国历史,从“五胡乱华”到宋灭元兴、明灭清兴再到艰苦卓绝的抗日救亡,每一次,中华文明主流的汉文化都险些遭遇灭顶之灾,而每一次,文明都充分显示了足够的韧性。再也没有什么比文明受到威胁的关键时刻更能体现文明的韧性。外来的冲击,不管多么强烈,带来的后果都不是断绝和灭亡,而是融合、融汇和继续发展。不论是唐宋的绮丽和汉文化的雍容,还是胡马的彪悍和八旗子弟的骄傲与奢靡,当然还有抗日烽烟中的所有悲鸣与凯歌,都是现在我们所承继的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所有这一切,也是未来中华文明的基石。

世界是多元化的世界,地球是多种文化与文明的共同家园。文明也会在不断的冲撞与挤压中缓缓发展前行。冲突与危机,在文明的发展史上会像大河奔流途中遇到高山险礁一样正常。“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中华文明过去曾经冲破重重危难不断发展进步,在未来也将如此,正因为,文明的韧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明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