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性格内向的新认知

以前觉得,一个人的性格,天生分为两种倾向:内向和外向。这可能的确是有道理的,但是现在觉得,这种看法有待商榷,一种更接近事实的说法应该是:人天生是具有外向倾向的。下面是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就拿最能看出天性的婴儿来说吧,婴儿非常需要妈妈,对于婴儿来说,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要比不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更有利于生存。因此相信上帝造人的时候,一定会把“出厂设置”调试成“最佳生存状态”。或者也可以把这个理解为大自然优胜劣汰的机制产生的结果。

与人连接,好处多多:

对于婴儿来说,一个人能在你身边,接纳你、抱持你、允许你、关注你、认可你、看见你,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对于一般人来说,喜悦与人分享,喜悦就会加倍;难过与人分享,难过就会减半;孤单与人分享,孤单就会消失;困难与人分享,就会得到帮助。

既然关系是滋养人的,而外向更容易得到关系,那么可以推演得出:外向更加符合人性。可是谁修改了上帝的设置,把人变得回避社交,开始“内向”了呢?

对婴儿来说,当不哭比哭更安全的时候,就慢慢学会先不哭了。对一般人来说,当关系不再是滋养,而是压力的时候,人就会回避社交——这是一种趋利避害的本能,“果子好吃,人就会想吃;果子变坏,人就会扔掉它”。

当婴儿表达需求,如果需求被满足,他就会更加渴望关系;如果需求被忽视,他就会怀疑关系 ;如果需求被否定,他就会逃避关系;如果还被反过来要求,他就更想逃避。所以婴儿哭泣时,妈妈是什么态度很重要。在他长大的过程中,他是否被环境所允许和接纳,他是否被认可和看见,他是否自由,他能否做自己,他周围的关系有没有在滋养他。这都在决定着小孩子在怎样感受关系。答案如果是“以上皆否”,那么小孩子就会“回避”关系。因为在关系中,实在没得到什么好处。

如果跟妈妈在一起时,妈妈还做了很多破坏关系的事:忽视孩子,看不见他的需求,看不到他的委屈、难过与害怕,还会反过来告诉他应该懂事、听话、礼貌。当小孩子感觉到恐惧与无助,妈妈不会帮助他,反而会指责他笨、懒。会反复地要求他、否定他、嫌弃他,让他不自在,小孩子潜意识里就会对关系产生恐惧。

为了生存,他必须使用高焦虑来应对关系,必须小心翼翼、谨慎地安全着。久而久之,这成了一种常态。于是,在他的潜意识里形成了这样的印象:关系即要求,关系即评判,关系即压力。最后发现,还是自己呆着比较舒服。一个内向的孩子,就养成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性格内向的新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