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黑暗物质三部曲》可能不知所以的人乍一听会觉得一头雾水,但是如果提《黄金罗盘》许多影迷朋友就很熟悉。
作为当年集结了妮可·基德曼、爱娃·格林、丹尼尔·克雷格等一众男神女神的年度奇幻大作,《黄金罗盘》从拍摄阶段就深受众多粉丝的关注。
当然,影片最终呈现出质量水准显然与其受到的关注程度不成正比。雄心壮志的电影三部曲改编计划在第一部电影商业失败后就戛然而止。
自新世纪伊始的《指环王》三部曲开始,好莱坞对于奇幻文学作品的改编热衷程度就一直居高不下,而与之同时期改编上映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更是将好莱坞对于奇幻文学的改编推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
可并不是所有的奇幻文学电影改编都能拥有《指环王》或者《哈利•波特》那样的好运气。
只拍了两部就潦草收场的《波西•杰克逊》系列,改编了三部之后不知所终的《纳尼亚传奇》系列,被制作方寄予厚望的《龙骑士》、《最后的风之子》等等,包括我们今天要提的英剧《黑暗物质》之前的电影版《黄金罗盘》,这一连串的失败和教训,使得奇幻文学电影改编几乎成为了好莱坞电影的一大雷区。
对于由J•R•R•托尔金开创“盎格鲁—撒克逊”奇幻文学类型而言,电影有限的体量和叙事空间几乎成为了奇幻文学改编的致命缺陷。
为什么呢?因为这一类奇幻文学往往采用架空世界观和平行世界的创作模式,通过系列作品逐步勾勒和刻画出真实可信的故事背景,使故事主人公在一个和现实世界有所联系同时又充满幻想色彩的世界中开展历险。
小说少则数十万字多则百万乃至千万字的体量给予了创作者几大的创作自由和施展空间,使得书本上的故事可以不受时间与成本限制进行天马行空、精彩绝伦的情节构想。
但是将文学转换成电影之后,原本作为书本故事的巨大优势(不受任何限制的情节构想和思想描摹),却瞬间转变成了劣势。
如今的好莱坞大片大多遵循两个小时到两个半小时的电影时长,要想在两个半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里实现对成百上千万文字的完全还原,显然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很多奇幻文学作品还拥有成千上万年的架空世界历史背景。
所以在进行文学改编和创作电影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会对原作故事中一些纷繁浩杂的故事情节删繁就简,使之符合电影的叙事模式和发展节奏。
其实,对于许多在看电影之前从来没有读过原著小说的观众们而言,对原著小说故事情节删繁就简如果成功得当,不仅不会降低电影的整体观感,反而有助于观众加深对电影的理解和感受。
可坏就坏在,许多电影编剧和导演一方面想要吸引更多的路人观众,另一方面又要满足许多原著小说铁杆粉丝们对改编电影的期望。
在对原著小说进行改编删减的过程中首鼠两端,导致电影成片冗长而乏味,既没有继承原著的优点,又没有展现出改编的深度和广度,结果最后是两边都不讨好。
而奇幻文学改编电影同时还面临着投资资金上的困境。
在大投资的奇幻类型电影制作过程中,即便制作方投入超出远超一般电影的拍摄资金,也常常会面临资金不足的窘境。
特效场景制作、后期的画面渲染、人体捕捉技术……这些都需要电影制作方投入高昂的费用。所以,根据奇幻文学改编的电影大多无法实现对原著中一众天马行空场景的完全还原,很多精彩绝伦的故事场面因为拍摄成本的原因,也常常会被排除在电影最终剧本之外 。
即便一部奇幻类型电影拥有良好甚至是豪华的制作班底,拥有大量的拍摄资金,先进的制作技术,也同样有可能会遭遇巨大的失败,亏的血本无归。
当年迪士尼斥巨资拍摄《纳尼亚传奇2》而亏的血本无归的惨痛教训至今依旧历历在目。
在这样的综合考虑之下,好莱坞在接连的失败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停止了对奇幻类型电影的制作。
但奇幻文学这种拥有广泛受众的文学体裁,又怎么可能会因为在改编电影创作上的磕磕碰碰而停止影视化之路。
既然电影改编创作的风险过于高昂,且叙事空间紧张而有限,那么为什么不将之以电视剧的形式进行呈现呢?就这样,《权力的游戏》作为奇幻文学在电视剧改编之路上的问路石横空出世。
美国奇幻文学作家乔治·R·R·马丁承接托尔金所开创的风格,以更为黑暗和残酷的方式去打造《冰与火之歌》系列小说,其极具写实性和现实意义的故事情节使得小说作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书迷,同时也让故事越讲越长。
2005年,在该系列第四卷《群鸦的盛宴》出版后,马丁已经被冠上了“美国的托尔金”的称号。此后,《冰与火之歌》由四部曲扩展至六部曲,并最终确定将以七部曲收官。
《冰与火之歌》系列小说巨大的商业发展空间很快便吸引了好莱坞以及电视剧巨头HBO的注意。
但要将原著小说巨大的体量浓缩成为了两三个小时时长的电影精华实在是不容易,而需要付出的巨大风险和代价同样也不是好莱坞的电影公司所愿意承受的。
最终,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原本跃跃欲试的一众好莱坞电影巨头最终还是沉默了。HBO成功拿到了系列小说的影视改编权,并于2011年推出了依托《冰与火之歌》原著进行拍摄的美剧《权力的游戏》。
后面的故事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在短短八年时间里,《权力的游戏》系列电视剧成为了HBO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为HBO赢得全球范围内数以亿计的观众。
在《权力的游戏》剧集不断创造收视效益的同时,相关衍生品的版权和销售也使得电视剧的商业收益得到了井喷式增长 而在收益不断增长的另一头,则是《权力的游戏》系列电视剧节节攀升的制作费用。
《权力的游戏》在第一季的制作成本就已高达600万美元一集,在第五季时攀升至800万美元一集,第六季则上涨至1000万美元一集,到了最终季第八季时,剧集的单集制作成本已然达到了1500万美元,6集总制作成本超过1亿美元。
《权力的游戏》的最终落幕带来的是同类型电视剧作品的缺失,使得整个欧美电视剧市场形成了一个空缺,而这样的空缺显然不会持续太久。
在BBC和新线影业的联合开发下,新版的《黑暗物质三部曲》电视剧第一季很快上线。
许多奇幻粉丝迷们心中一定存在着一个疑问———《黑暗物质》能否走出电影版失败的阴霾,成功实现自我重塑,成为下一个《权力的游戏》?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黑暗物质》相比《冰与火之歌》对中世纪的魔幻重塑,无疑有着更加深邃的故事主题。
小说运用基督神学与《圣经》中的诸多思想理论、人物典故,巧妙构思出了一个具有反宗教崇拜和神学信仰的反叛故事。同时作品中还用带有魔幻和奇幻色彩的故事情节,结合工业革命下对科技力量的崇拜,展开对人性善恶和世界本源的探讨。
同时,系列故事中也充满了对善良与正义的坚持,对友谊与爱情的描摹,对亲情与命运的反复抉择……这些丰富感情故事线再小说中的贯穿,也同时使得系列小说带有青春成长小说的色彩。并且故事的结尾巧妙暗合基督教神话故事亚当与夏娃,使整个故事同时还具有某种寓言上的启示意义。
当年的《黄金罗盘》电影改编自系列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北极光》,而这一次的电视剧依旧会从这部系列首作开始。
故事将会从小女孩莱拉意外获得守护神并遭遇邪恶组织抓捕开始,吉普赛人、女巫、北极熊、精灵等诸多物种在故事中的故事常常会让人在故事之初会有种看《纳尼亚传奇》的错觉,然而《黑暗物质》对工业文明与宗教信仰间激烈矛盾的刻画,对创世传说的戏剧演绎,对科幻、魔幻与奇幻的综合,都使得作品相比儿童文学性质的《纳尼亚传奇》有着更加深邃而丰富的阅读体验。
新线影业当年对电影版的失败开发,使得当年早已确定的电影系列后续计划长期搁浅,这一次在联合了BBC继续开发制作之后,新线采用了全英国演员阵容,大量使用了在BBC影视剧和近年英剧中频繁出现的人气演员。最惊喜的莫过于“X教授”詹姆斯•麦卡沃伊在剧中的出场。
另外,在导演和编剧挑选上,剧版的《黑暗物质》相比原先的电影版也有了更加成熟的决策。多个导演和编剧的分工合作无疑大大减轻了剧集在叙事和人物塑造上可能会出现的同质化现象。
从剧集播出后的反馈效果来看,豆瓣评分7.7,中规中矩,奇幻文学的改编之路还很曲折,想达到《权力的游戏》那种声势,还需在后续剧集中做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