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就逃的孩子,还有救吗?

这两天“老人被狗绊倒身亡”的事件持续发酵。12岁的女孩牵别人家的狗出去玩,两只狗在追逐嬉闹的过程中,因速度过快,没牵住的狗绳甩到老人的左腿上,将老人绊倒在地。老人动弹不得,头部出血。女孩经路人提醒后不仅没有停下来拨打120,反而快步逃跑。网友们情绪激烈,老人活了 88 岁,却躲不过祸从天降。女孩会承担什么责任?受到什么惩 罚?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追究刑事责任,法律对于未成年的保护是否太过了?法律的事情留给法律,今天和大家聊聊“责任”这件事。

12岁的女孩不知查看老人的伤情,也不拨打 120。那么当她22岁的时候,她能做到吗?当她32岁的时候,父母会不会对执法人员说,她还是个孩子? 答案或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孩子并不能一夜之间成长为大人。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家长必须从小处入手。

为什么有些孩子倾向于不担责?

当孩子打破盘子,摔坏玩具的时候,孩子是知道自己做错事情的。这时孩子可能会体验到恐 惧,难过,不知所措等情绪。如果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有效的安抚,孩子就会刻意的去压抑 自己的情绪,逃避的本质是远离痛苦。遇到问题时,孩子并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他们要么对内攻击自己,不断强化“我是个坏孩子”的想法,要么对外攻击他人,不断的为自己找理由,找借口,否认掉自己做错事的事实。当孩子做错事时,其实是最需要父母帮助的时候。如果父母告诉孩子“做错事是件正常的事, 没关系,我们一起来想想该怎么做”。孩子会知道做错是人之常情,遇到问题不必害怕,我 可以解决问题,承担责任。如果大人在忙,心不在焉,或者本身就有火气无处发泄,听到孩子做错事时可能会大发雷霆,打骂、咆哮、指责孩子不够好,是个坏孩子。这很容易让孩子形成错误的归因,认为犯错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只要犯了错,自己就是糟糕的、差劲的、不值得被爱的。孩子为了躲避惩罚,为了避免认同自己不够好的感受,就会倾向于犯了错后隐瞒下来,不让父母知道。

如果家长采用漠视的态度,不理会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哪怕孩子在学校里犯错,被老师找到 家里了,家长还会说,老师的责任不就是教导孩子吗?什么事都找家长,还要你们干吗?孩 子就会认为,犯错这件事是无足轻重的。我犯错了又能怎样,反正既没有人管我,也没有人 能管得了我,那我想怎样就怎样喽。校园暴力怎么了,她弱小,她活该被欺负,有能耐你去 找老师啊?能怎样?反正也没人管我。更可怕的是,遇到问题后,家长带头和别人吵架,他还是个宝宝啊,我都舍不得打,你们怎么能这样对他?孩子就会认为,被惯着,被谦让,是件理所应当的事情。遇到事情绝不谦让,反正我是个孩子。犯了错误绝不道歉,反正我还未成年。就算犯法了又怎样呢,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即使有了争吵,有了冲突,也一定不是我的错,而是别人的错!当家长、老师、法律的权威被解构了,孩子就会变得肆无忌惮,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有人说,长大了吃亏了就知道了。可惜的是,有些孩子的人生太顺了,他不知道害怕,也不在意后果。 或许父母还有足够的权力,孩子还有足够的小聪明来逃避惩罚。那么孩子就会养成无法无天的性格。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告诉孩子“遇到事情不要怕,没关系,我们一起解决”。无论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中,我们会发现有些人天然的“好欺负”。遇到事情从来不和别人说,即使受到了天大的委屈,依然觉得自己才是过错方。孩子犯错了,家长说“怎么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孩子被欺负了,老师说“为什么只欺负你,不欺负别人”。女生被强奸了,网络暴力说“还不是因为你穿的太少了”。如果孩子在小的时候没有培养高的自我价值感的话,就会倾向于自我攻击,隐忍,不表达。 所以,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的第一步,一定是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事≠你是个坏孩子”。好的孩子也会犯错,犯错是人之常情,无论多大的错误,父母都会陪你一起面对。告诉孩子“自己做错事,一定要学会承担责任,即使这看起来很难”。被骂,被责怪很难。但欺骗家长我考的不错,这次考试大家都没考好却很简单。孩子偷钱给游戏充值,让家长承认财产损失很难,但指责别人没尽到监督义务很容易。反正做错了,将错就错很容易,改正错误,寻求他人的原谅很难。家长一定要教会孩子做正确的事,而不是轻松的事。说谎、偷盗、做老赖,看似不相干的事 情,背后都有一个隐藏的逻辑,“我做错了又怎样,只要我过的舒服,我管他人死活”。

教会孩子做正确的事,一定要从小事开始。做错事了要道歉,并且要获得他人的原谅。故意 犯错要受到惩罚,让孩子知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刮花了别人的车子要赔偿,即使可 以用“孩子不懂事”赖掉。

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承担责任意味着会有小的损失,人都有“损失厌恶”的心理。培养孩子良好的价值观,就要让孩子知道,承担责任,不意味着自己吃亏了,意味着自己修 正了错误,做了自己本来就该做的事情。承担责任可以收获到他人的信任、尊重、喜爱,以及自己内心的安宁。而美好的品质,善良的本性远比一时的得失要重要的多。承担责任,也是需要勇气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在遇到问题时,和孩子站在一起,培养孩子承认的勇气。当孩子退缩、逃避、不肯认错时,适当的给孩子惩罚,教导孩子不能因小失大。 激发孩子看到人性中美好的一面,而不是只看到对自己有利的一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遇事就逃的孩子,还有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