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维打击”也会在险业上演吗?

近年来,听闻“降维打击”一词在各大商业战场上频出,似乎没有一家媒体不曾蹭过这个热点名词。
回想,当年读《三体》读得如痴如醉,二向箔一出,天光都凝固了,“死神永生”仿佛解释着天地间的道理。
小说原文中,丁仪的一段话,“在这场伟大的盛宴中,永远他妈的有一桌没人动过的菜……我就这样一遍遍安慰自己,在死前我还会再念叨一遍的”,这或许往往就是在降维打击之中,失败者最后的幡然醒悟,也是他唯一剩下的“安慰”了!
保险行业,也会掀起一场降维打击的风暴吗?
可能,一定会的吧……
梵高的《星空》就是那场景

一位网络技术大牛讲述了一段故事:

并非今人独属的商业机密,早在半个世纪以前,计算机领域就曾演绎过长达几十年的降维打击的战争。

我们仅仅从市场占有率转手的视角来剖析这一战争过程。

1946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它被设计的初衷是用于计算弹道和氢弹的研制。

UNIVAC公司于1951年发布了第一台商用计算机系统,移交美国人口普查使用。后来陆续制造了近百台体积庞大的商用计算机,定价是100万美元左右一台,适用于技术要求较强的,如科研团队、实验室、统计计算等公司部门。

IBM公司于1953年正式对外发布了自己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IBM701,随后又推出价格更加低廉和性能更加优异的中型计算机IBM650,从此开始走向市场主导地位。定价是10万美元左右一台,适用于大型企事业单位。那时的市场上,大部分都是此类机型。

1965年,DEC公司推出了PDP-8型计算机,标志着小型机时代的到来。以及后来成立的Intel公司,都为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时的市场上,已是属于小型商用机的天下,定价1.2万美元左右一台,让计算机成为每一家商业公司的必备设施。

1968年12月9日,加利福利亚大学恩格巴特博士发明了鼠标,但直到1984年苹果Macintosh的诞生,才让人们真正认识到这种操作方式的便捷性。而苹果公司拥有更大胆的想法——令每个家庭、每个人的书桌上都摆放上一台个人电脑。这种个人电脑,每台定价仅为1000美元,在苹果公司的推动下迅速占领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

再往后面的事,兴许大家已不陌生,就不再赘述。计算机发展到今天,已经完全不同往昔,但纵观其整部发展史,不难发现:计算机的价格越来越便宜,而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变得越来越普适化,在民用化方面越来越接地气。


技术发展的一个过程、两大规律

这位技术大牛给出总结:技术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降维的过程。

也就是说,技术虽然日新月异,但真正能把市场做大做好,一定是朝着民用化方向发展,而非一味地朝着纯技术方面突进。

哪一项技术不是透过最终被民众所接受、所习惯于使用来获得更持久生命力的呢?

就像另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相机的现代发展史一样。当商家们还在努力探索技术去争夺胶卷相机市场时,数码相机一问世,销量扩大为原有相机市场的十倍;而当众多商家在1000万、1500万、1800万、2100万,乃至3000万像素的技术竞赛中苦苦挣扎之际,相机市场的终结者居然是当时前置镜头只有30万像素的手机相机。

在消费者心中,四大元素——方便、实用、技术和价格——之间,并不一直都是正相关的价值关系。技术当然是越先进越好,但技术与实用性之间、技术与便捷性之间、技术与价格之间,反映在消费者心理层面,绝对是非线性关联的。

1800万像素和2100万像素有没有差别?当然是有。可是对于消费者来说,有没有必要为了那高出300万像素的技术买单呢?那可就值得商榷了。

因此,技术大牛进一步总结:技术发展,必然会出现技术过剩——就是那些对于消费者而言,不实用、不方便、不值得为之买单的技术;那么为了适应消费者,实现商业化、民用化,就要将已经产生了技术过剩的技术里面,消费者觉得实用的、方便的、价格可接受的部分进行技术重组

这便是能够支撑技术发展不断延续的两条规律!

今天我们在看什么行业,下一步将要向哪种趋势发展时,不妨谨记这两条规律,以及学会去接受降维的结果。

保险行业也摆脱不了降维的命运

我们看看保险业最发达的如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最明显的趋势结果已经显现出来了——它们的保险产品费率相比起现今中国大陆地区的,要低很多。

十几年来有数不尽的大陆同胞去买香港保单,其中很多人其实并没有走正规渠道,所以产生了许多理赔问题,但是他们不应该受到大陆保险从业者的嘲笑和指责。从市场经济角度看,难道消费者有错吗?

尽管,我们一直强调,保险是投资行为而非消费行为,从投资角度,应该要自行学会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可是,资本也有逐利的天性,难道我们就不应该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那么多保户“舍身求法”,变着法儿去香港购买保单吗?

就在今天,香港健康险保单的费率平均不到大陆保单八成,美国健康险保单的平均费率更是低至大陆保单的三四成。人们选择香港保单、海外保单,不是舍近求远,而是甘冒风险也要直捣黄龙!

前些年,朋友圈经常出现代理人刷一条信息——“保险早晚要涨价”,令人心寒!

无视规律,不耻自端,没有职业素养,大肆炒作各种“停售”,为自己带来了庞大的利益,却从来不反省有没有真正尊重过客户、对客户有没有尽忠务实。

事实上,保险行业同其它行业一样,都会经历降维战争,在充分的市场化面前,竞争是全方位的,是被动的,也是不可逆转的。

产品只会越来越好,性价比越来越高,服务越来越好!

对于那些号称只想定位于中高端市场的公司,要么你真的有一大堆富豪为你的营销行为输血,要么你就只能迟早滚蛋!

因为保险行业就跟手机行业一样,既然整个行业的定位是人人必备,那么它最终的市场逻辑就是人人可买。买得起,是衡量技术落地的唯一标准。

尤其是有新技术出现的时候,不要过度标榜,然后疯狂溢价。保险产品的设计原型摆在这儿,堪堪够用了,不要拓宽一点儿保险责任,就可劲儿贵卖,要知道,这就是所谓的技术过剩,到底适不适合消费者消费,适不适合投资者投资呢?一定是要存疑的。

新技术出现,溢价是正常的,但本身整个产品大框架是要降价的,这是更大的趋势。

就如同今天你拿个iPhone6不可能再卖当初那个价格是一样的,必须迭代迭过去,不然,推陈出新就变成只出新、不推陈了,那新技术开发,意义何在呢?难不成今天还在卖二十年前的产品?

保险公司确实也有难处。在市场处于近乎于真空的浅挖时代,竞争力法则很弱,传统的做法都是产销结合,生产利润、销售利润一把抓。

那个时候,保险公司卖产品,就像供销社一样,你不去它那儿买去哪儿买?业务人员数量和水平还不足,类似于货品供不应求是一个道理,所以为了销路全面铺开,大口吃利润,保险公司就得招人。

而到了市场充分竞争的时候,保险公司就为难了,因为竞争力法则一旦强硬起来,计划经济那一套——产销结合的方法就行不通了,要么抓生产利润,要么抓销售利润,研发、生产、销售、品牌,都会打散成各个环节,分别由专业的单位来承包。社会分工越细致化,势必形成一个多级分发包供配机制,你管你的生产,我管我的销售,每个人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去创新和节约成本,去争取自己的利润。

传统保险公司之所以为难,就在于到了新的竞争力阶段,由于利润不断摊薄、产品竞争不断加剧,倒逼公司必须一次次压缩成本、倒逼运营结构调整,好不容易搞起来的产销结合,这会儿成了难以承重之包袱,得调转方向搞产销分离。尾大不掉,就是保险公司的痛苦!

特别越是大型的保险公司,营销体系越大,越是难以消化这种新的市场竞争带来的冲击。

所以有一定专业水平的人,可以从各家产品分析出来,大公司大品牌除了牌子硬、名声响,产品却是越来越拿不出手来了,每一次市场掀起创新浪潮的时候,它们能勉强跟上节奏就已经实非易举了,大多时候,产品的形态是落后市场半拍到一拍的。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大品牌公司的产品价格是真的贵,个别产品贵的不是一点点。

有人认为大品牌肯定有它的优势,我这里告诉你,一个保险产品,无非是责任条款、售后服务、增值服务、理赔时效,说真的,在有些方面,大品牌公司做的挺好的,但好的有限,况且,没说不是大品牌的公司,这些方面就做的不好啊!

保险行业所谓的大品牌、小品牌,除了历史原因,其实更多的是广告效应和营销体系的差异而已。再怎么小,任何一家保险公司的成立都需要雄厚的资本和严苛的监管,麻雀虽小,一定五脏俱全。

大品牌公司能提供的服务,一般消费者不太知道的品牌一样能做到。但大品牌公司一定会付出高的多的经营成本——广告费和营销经费(养的人太多),因此,在终端产品上面,利润空间就低得多,很难快速更新迭代,也很难降低费率。带给消费者所谓的品牌价值,在慢慢消失。

如同当年柯达、诺基亚一般,再大的品牌,也无法与发展规律相抗衡。

以前大品牌公司,要布局有布局,要口碑有口碑,在市场竞争不激烈的时候,说是一种品牌信仰都不为过。

到了新的阶段,市场竞争不但越来越充分,往后险业对外资也全面开放,竞争力不断升级的时候,大品牌那些布局也好、优质口碑也好,在价格战争面前,都会沦为“技术过剩”,对全面激化的消费需求而言都是苍白的。

价格不降下来,怎可做到人人有保险呢?美国、日本、荷兰、德国……哪个保险强国的费率还停留在如此高的水准上呢!

消费者投资者如何选择

把保险看作消费也好,投资也好,消费者或投资者都应当作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大的趋势上,保险费率肯定是会越来越低的,这是充分竞争的必然结局。

产品也会越来越好,请不要听信那些“停售”谣言。

(保险年金比较特殊,每一款保险年金的终身利率会随着其发售当期的经济大环境而变化,央行利率高的时候,发售的保险年金的终身利率就高,央行利率低的时候,发售的保险年金终身利率就低。)

还应注意,年龄越大,个人购买保险的费率逐年的上升力度会强于整体费率下降的力度,这个要谨记。

因此,在购买健康保险时,按个人身体状况及时考虑,不急不徐,但也不要过于拖沓,非要等到费率要降到什么程度之后才决定买,被个人身体和年龄变化所带来的投保影响所贻误,得不偿失。

在购买保险年金时,年纪轻,就看经济周期,可以当经济环境好、利率高的时候买;年纪大,比如40岁往上,那么最好及时配置,因为养老是不等人的。主要难点在于,分析自身财务状况,认清当下是赚钱重要还是存钱重要。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在于劝大家当下都不要买保险,而是肃清一个现实问题,即不要在受到“停售”蛊惑、听到人家宣传好产品再也没有了等扭曲事实的情况下,仓促地为那种营销手段买单。

好产品,即使在当下的时点上,也是可以选出来的。扩大搜索的范围,多一些精力投入,至少可以在同等支出水平上,获得更加优质、更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

比起全国79家保险公司来,中国大陆更是有3000多家保险中介机构,每一家中介机构都能为客户提供多家保险公司的产品,甚至是一些中外合资和全球排名靠前的保险公司的产品,让人对同类保险产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比对,拥有更高的选择权。所以,保险消费者也好,保险投资者也好,不妨透过中介这一渠道去了解一下,体验感应该有很大的不同。

在互联网竞争兴起的时代,近乎所有优秀的公司都逐渐浓缩成一个APP或一个拳头产品,APP不好,就会被卸载,变得无人问津;产品不好,就会被摒弃,变得毫无价值。

没有人会因为产品以外的东西,值得投去哪怕多一分钱的信任。

这是一个完全属于需求者的时代!

你可能感兴趣的:(“降维打击”也会在险业上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