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9听书笔记:一切的根源都是“自我”?

大多数人的痛苦,根源都在于自我尚未形成。

什么是“没有自我”?

那么,到底什么是自我?或者反过来问,什么是没有自我?

一位来访者的故事,推动了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她是一位女士,四十来岁时开始找我做心理咨询。她未婚,没孩子,一个人租住在一间小小的单身公寓里。可是,她并不是没有经济实力。她自己开了一家公司,公司盈利情况不错,她并也不差钱。

那她为什么不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一些呢?因为她是我们通常认识中的那种“大好人”。她不怎么给自己花钱,但愿意给父母和家人花钱,而且是花很多很多钱,比如给父母买大房子。除了家人,在谈恋爱时,她也给恋人花了不少钱。即便对方人品不怎么样,甚至算是渣男,她也愿意花钱。

她之所以来找我做咨询,是因为她发现自己心中怨气太重了,特别是对渣男恨得不得了。

在心理咨询进行了没多久后,她对我说出了一件让她感到非常恐惧的事情。她说,她知道自己所谓的当“好人”是一种病,但她一直以“好人”自居,甚至为此感到骄傲。可是在有一次过生日时,她发现自己出了大问题。

当时,她收到了很多礼物,这让她很感动。可仔细一想,她发现自己已经两三年没有给别人送过生日礼物了。这个发现让她非常惊讶。当她观察自己的内心时,惊讶升级成了害怕。她发现,自己似乎失去了对别人的关心,失去了自己温暖的一面,甚至觉得自己在失去基本的人性,心在变得冷漠。

这位来访者的故事对我有重大的意义。这个故事的关键点,细想起来是有些恐怖的——一个好人,逐渐丧失了对所有人的关心。

就是从这时开始,我形成了对“好人”的初步思考。现在回头看,我可以非常简单地概括说:这种所谓的“好人”状态,它破坏了自己的生活,破坏了自我,最终,这种破坏也转向了其他人。

做一个所谓的“好人”似乎是一种常见的追求,但这种“好”很容易变成对自己人生和心灵的破坏,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我没有形成的现象。

与“好人”正好相反,另一种没有形成自我的典型现象是极度在乎自己,我称之为高自恋者。人都是自恋的,而高自恋者与一般人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对自己欲望的在乎程度不同。高自恋者极度在乎自己的欲望,可能会不顾一切地去追逐欲望,甚至为此利用、剥削别人也理直气壮、心安理得。

不只是对欲望,高自恋者对自己在每一件事上产生的每一份动力、每一个念头都非常在乎,并且苛求周围人完美地配合自己,希望自己在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上都占上风,都要赢。为了赢,他们可以不惜代价。

这本书会用更准确的语言告诉你,“好人”和高自恋者都没有形成抽象意义上的自我。所以,他们将在每一个细节上发出的动力和意志都当作“我”,将每一个细节上的具体意义上的“我”的死亡,都等同于“我”本身的死亡。死亡这件事太可怕了,于是他们自然就执着地想要赢。

你发现了吗?“好人”和高自恋者正好是相反的两个方向。“好人”一辈子都在灭欲望,灭隐私,灭自我,想以此换取在别人眼里的好形象。高自恋者则对欲求非常执着,想得到别人的配合。你看,因为“我”没有形成,所以他们总是去关注“你”,想从“你”那里获得存在感。

当然,“好人”和高自恋者只是两种典型表现,自我没有形成还有形形色色的表现方式。

什么是“自我”?

搞清楚了什么是没有形成自我,那自我究竟又是指什么呢?这涉及一个概念——存在感。

“存在感”是一个抽象的哲学词汇,用我的话来翻译,就是“‘我’可以存活的感觉”。如果这种感觉基本形成了,就意味着一个人的自我形成了。而这本书,讲的就是自我形成的过程。

这样去理解存在感后,我们就可以直观地理解很多事情,例如焦虑。焦虑无处不在,关于焦虑的理论研究也很多,我自己的理解是,焦虑或许都是死亡焦虑,它的对立面就是存在感。如果一个人总是处在焦虑中,那可能意味着他的自我尚未形成。如果自我形成了,这份弥散性的焦虑就会变成自在感。所谓自在,也很简单,把它拆开来看就能明白,也就是“和自己在一起”,或者说“自己在”。

有不少人把自我等同于自私,甚至还有人把自我视为洪水猛兽。但我要告诉你,自我形成后,一个人会变得非常不同。

自我没有形成的人总在关注“你”,要么渴望从别人那里获得好评,要么苛求别人按照自己的要求来行事。由于活在“我”随时会死去的焦虑中,他们变得很敏感,好像每时每刻每一种关系中都藏着“生死之战”——到底是外界的“你”胜利,还是内在的“我”活下来。而这一切,都会给关系——包括人际关系,也包括和事物乃至世界的关系——带来压力、剥削和破坏。

比如,有的人在和别人沟通时,只想着倾吐,拒绝聆听。这就是因为倾吐意味着你配合我,聆听则意味着我配合你。如果配合这个动作中有支配与服从的意味,甚至还有生与死的含义,那他们自然会渴望倾吐,抗拒聆听。

我认为,一切美好的事情都来自深度关系。而一个人之所以难以建立深度关系,就是因为存在这种难以言说的死亡焦虑。

当自我诞生后,一个人不仅会获得存在感和自在感,还会摆脱对别人的过度关注。这时,还会发生一件深刻的事情:当“我”的存在得以确立之后,也就意味着“我”可以存活了,我也就可以看见真实的“你”了。

自我的诞生,也意味着一个人终于能真正看见别人了。这时,“我”和“你”就可以放心地建立深度关系,然后在深度关系中创造各种美好的事物了。

人是万物的尺度。一个人的心灵,就是他丈量世界的尺度。当“我”在黑暗之中,世界也必在黑暗之中。当“我”被照亮,世界也必会变得光明。照亮你的自我,就是有着如此伟大的意义。

*

这本书脱胎于得到 App 的课程“自我的诞生”。“自我”是心理学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从这一点来看,这本书和这门课似乎都没什么特别的。但当我形成讲这个课程的初步意识时,我自己无比感动,觉得这是一门“伟大的课程”。因为对任何人而言,形成抽象意义上的自我都是人生中一个伟大的里程碑。

实际上,我也没有真正形成自我,我就是前面讲到的那种“好人”,所以我的自我被破坏的程度也很高,再重新把它活出来真的很不容易。从相当大程度上来说,我也像一个初生儿一样,要从理论和体验上去观察、感知,一个没有自我的人到底该怎样逐渐活出自我。

理解“自我”这个概念,知道有关自我形成的理论,与在体验上深刻感知到自我从来都是两回事。所以,这本书带着满满的感性和体验,可以说是活生生的。

以上所有因素加在一起,我想自恋地说:这是一本非凡的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409听书笔记:一切的根源都是“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