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这句话出自于《围城》,这是对婚姻本质最合适的解释了。若是看过《围城》,印象深刻绝对不止是这一句话,而是像书的封面说的那样:这是一本有趣的书,是本睿智的书,因为它的有趣源自一位智者对人性的洞察与调侃。
《围城》是文学大师钱钟书写的长篇小说。之所以说有趣,单从文字来看,人物之间的内心独白,对话,作者的用语,是幽默的。说它睿智,则是从深层次的角度来看,故事的情节展开,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对白,字里行间将一个人的本性展露无疑。
而这些看似丑陋的人性,实则在现实生活当中是存在的。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让人去思考,应该如何正视自己,如何对待生活,对待婚姻正确的态度。
在这本书里,我想写中国某一部分社会的某一类人物。
围城中的人物有很多,但几乎没有完美的形象,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复杂的人性特点。
特别是主人公方鸿渐,在不同的年龄段读,对这个人物就会有不同的理解。
少年都笑方鸿渐,有一天当你真的读懂了他,才会发现:生活处处皆围城,谁人不是方鸿渐。
看《围城》的开篇,常会想起这样一句话:故事的开头总是极具温柔,故事的结尾却让人猝不及防。
印度洋的风,红海美丽的夕阳,都为方鸿渐的出场做浪漫的铺垫。
彼时的他才27岁,风华正茂,一表人才,又顶着留学生的名头,站在归国的邮轮上,内心只有一片美好的幻想。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的境遇,从离开这艘邮轮的那一天起,便已经发生变化。
在此之前,他是身处象牙塔的年轻人,身边有父母的庇护,还有前岳父的大力支持。
而在那之后,现实开始向他扑面而来,谋生的难题,感情的抉择,人事的复杂,无不需要他拼命全力一一应对。
正如书中所描述的那样:“理想中的留学回国,好像地面的水,化气升上天空,又变成雨,将他淋得一身透。”
先是老家的父母因为逃难而落魄,后来他又跟前岳母闹翻,弄丢银行的工作。
彻底失去庇护的方鸿渐一步步落入窘境,也开始日渐品尝到,寄人篱下看人脸色的悲哀。
记得第一次读围城,对方鸿渐不仅没有同情,反而满心嘲讽。
觉得他就是那种明明能力不足,又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之所以越活越被动,完全是咎由自取。
直到人到中年,有机会重新翻阅这本书,对他却有了莫名的亲近感。
就像方鸿渐身上有很多缺点却不自知一样,年轻时的我们何尝不是如此。
总是自视甚高,自命不凡,甚至不惜做一些对抗现实的傻事,只为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
就像方鸿渐在国外留学时,自诩看不上博士学位,结果浪费四年光景却一无所获,自以为是中又透着傻劲。
可谁在年少时没有犯过傻,走过弯路呢?
因为知道身后还有人兜底,还没来得及看清生活的真相,所以一派天真,任性又糊涂。
这多少使人有怒其不争,哀其不幸之感,只是到头来,我们也会明白,有些弯路其实不得不走。
不经打击老天真,未曾清贫难成人。
人要变成熟,就免不了吃一些苦头,受一些打击。
虽然为此付出的代价太大,但这就是成长必经之路啊!
方鸿渐原先有三段感情
与鲍小姐的露水情缘,和大家闺秀苏文纨的暧昧之情,后来,又迷上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
因自己过去的不堪被苏文纨无情揭穿,他与唐晓芙的爱情无疾而终。
心灰意冷的他,在去三闾大学任教的时候,认识孙柔嘉,在对方的精心设计下,方鸿渐稀里糊涂步入婚姻。
“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的资本。”
这是当时方鸿渐的婚恋观。
孙柔嘉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什么都得靠自己争取,她扮柔弱,甚至捏造子虚乌有的信件,将方鸿渐拉入婚姻的围城。
彼时,两人都急于走入婚姻,方鸿渐急切想摆脱迂腐复杂的大家庭,孙柔嘉想觅得温暖可靠的港湾。
但他们却并没有成为彼此的救赎,婚后反而因为了解不深、体谅不够而矛盾层出。
看过一段话说:“婚姻从来不等于避风港,更不会是一个人的救世主,婚姻是一种幸福,也是另一种麻烦。”越是想寻找依靠的人,往往最后都没得靠。
好的婚姻,是两个人格独立的人,并肩立于世间,在生活的兵荒马乱中,携手前行,一起应对人生风雨。
成年人的世界,绕不开一个钱字,婚姻更是如此。
英国曾有个网站通过测试得出这样一个结果:平均每对夫妻,每年会因为钱争吵39次。
小到琐碎的日常开支,大到家庭各种投资,很多鸡毛蒜皮的争吵,无一不是因钱而起。
方鸿渐和孙柔嘉为节省两家的开支,决定不回家举办仪式,只在香港注册简单结了婚。
但是要打结婚戒指、借礼服照相、请客吃饭……
一来二去,两人的积蓄所剩无几,方鸿渐又因下半年职业没有着落,主张结婚时不添新衣。
孙柔嘉不乐意了,说自己并不是虚荣浪费的女人,可终身大典,新衣服说什么也不能省。
无奈之下,方鸿渐又只得跟家里人写信要钱。
婚后两人住在方家提供的房子里,家具都是柔嘉姑妈送的,受人恩惠,自然少不得低头。
心生怨怼的两夫妻,又把责任推到对方身上,孙柔嘉嫌方鸿渐没本事,方鸿渐骂孙柔嘉是姑妈的“走狗”。
《北京爱情故事》里说:“没有物质的爱情是不存在的,因为物质和爱情是密不可分、紧密相连的。”
爱情如此,婚姻更是如此。
如果经营婚姻如同盖房子,物质和金钱便是最稳固的基石。
再浪漫的爱情,终究要落到穿衣吃饭数钱等细节中来。
握在手中的钱,才是一段婚姻最大的底气。
方家虽后来在战争后落败,从前也是大户人家,所以方太初次见到儿媳,是不甚满意的。
“方太太看柔嘉没有结婚照上漂亮,不免心里失望,加上衣服不够红,脚上又穿了不吉利的白色皮鞋,怎么看都不像个新娘。”
孙柔嘉的姑妈陆太太也瞧不上方鸿渐,认为他配不上柔嘉。
亲家双方虽吃着饭,表面维持着来往,心里却在鄙视着对方。
方家嫌孙家傲慢,孙家又觉得方家陈腐,双方的压力砸到小两口身上,令这段原本脆弱的感情更加不堪重负。
夫妻俩搬到自己的两室之后,佣人因为是孙柔嘉的奶妈,凡事偏袒孙柔嘉不说,还常去陆太太那里打方鸿渐的小报告。
陆太太更是出言讽刺:“鸿渐这个人,本领没有,脾气倒很大,柔嘉,男人像小孩一样,不能溺爱的,你太依顺他……”
最终,两人因为两个家庭的矛盾心生怨怼,后来竟然发展到不进对方家门的地步。
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汀曾说:“婚姻,只考虑家境是荒谬的,不考虑家境是愚蠢的。”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婚姻却是两家人的事。
一段婚姻承担不仅是两人的柴米油盐,更是两个大家庭的喜怒哀乐。
两个家庭的三观越相近,家境越对等,两人的婚姻凝聚力才强。
否则,再好的感情也会犹如空中楼阁,经不起风吹雨打。
《围城》之所以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是因为这本书的人物、情节乃至细节都经得起反复品读回味,它包含了对人生和人性的讽刺和感伤。
钱钟书对语言文字的运用登峰造极,让人不忍错过任何一个字眼儿,例如他将男女私情比做烤红薯,将鲍小姐比做熟食铺子、局部真理,将不新鲜的鱼肉比做海军陆战队。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林语堂先生曾说:“婚姻犹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样去欣赏它,又怎样去驾驶它。”世上从来没有完美的伴侣,也没有完美的婚姻,婚姻是不是围城,其实全在你自己的选择。无论跟谁在一起,婚姻都是一趟完满自身的修行。
耐心改变自己、治愈自己,接纳对方的不完美,才能在人生路上结伴走更远的路。
作者:零露
编辑:南思
排版:南思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