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智慧(中卷)

知行合一说
* 领悟“致知”和“力行”的本体是统一的
* 动机: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 理由: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行,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元来只是一个功夫。
* 基于“主行主义”的立场,被世人称为“实践哲学”(朱子学是“主知主义”,推崇“知行二分”)

心即理的本体是“良知”
“致知”中的“知”是指对“是非”先天性的判断,也即王阳明所理解的“良知”。要想让“知”达到极致,就必须通过实践,故“知行”是“合一”的。

庐陵知县
* 宋学鼻祖-周敦颐-爱莲说
* 时代趣向
* 卧治六月
* 庐陵是吉安府的治所,吉安被称为“文章结义之邦”和“理学之邦”
* 文天祥、杨万里、欧阳修的故乡
* 宸濠之乱之地
* 白鹭洲书院、青原书院(阳明书院)

京师讲学
1.立志说
* 只要“立志”,就不需要再去考虑是否努力实行或者能否取得成果,因为一旦“立志”,自然就会朝着目标努力,也自然会取得成果,所以说“立志”非常重要。
* 是基于“心即理”的立场,他认为所有事物都可以归于“吾心”,只要相信“心”的力量,任何目标都可以实现,即只要相信“心即理”,那么“心”自然会努力,也自然会取得成果。
* 将此称作“本体即功夫”
2. 明镜论
* 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故圣人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需有个明的功夫。
* “明镜论”所说的是“心”的修行。过于专注心的修行,会陷入静寂虚无的“虚禅”世界
* “居敬”是儒家特有的“心术”,也是宋儒用来否定佛教心术的重要概念。
* “明镜”其实就是《大学》中提到的“明德”
* 虽然王阳明提倡“心即理”,但依然认为切实的去欲实践功夫非常重要
3. 别方叔贤
* 道本无为只在人,自行自住岂须邻?坐中便是天台路,不用鱼郎更问津。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 做学问的要注重“自得”
5. 朱陆同异论
*通过“体认自得”去“格物致知”,“体认自得”比“朱陆同异”更重要
*“尊德性”和“道问学”是否统一

滁州讲学
1. 《大学》学什么
*学习的基本方法,教导成人如何成就德性
*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条目: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旧本:《礼记》中原有的本子,新本:朱熹对《大学》的修改,王阳明认为旧本的思想是正统。
“亲民”新解
*亲近人民
*只有怀着慈悲、怜爱之心才能教化、养育人民,较温情
*朱熹有严厉训诫百姓之意
“至善“新解
*王阳明:学问并非通过格物来获得的,而是去除私欲后心之天理的呈现
*朱熹:“至善”是于心外之物求得至善之理,这与孟子的“仁内义外”的观点相同,也是朱熹所排斥的
“格物”新解
* “格物”中的物归结为心的作用,具体说就是由心产生的意志作用
* 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2. 由诚意到格物
* 将诚意作为格物致知的本原
* 诚意为《大学》之本
* 君子之学应以诚意为本,格物致知就是实现诚意的过程。
* 王阳明将《大学》中的诚意与格物致知,《中庸》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与“笃行”,《论语》中的博文与约礼,《中庸》的尊德性与问道学,皆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若干孤立的过程。以上各思想的主旨就是诚意。
* “诚意”为《大学》之根本,那《大学》只需要阐述诚意,而没必要尽述正心、格物、致知、修身等内容(根本枝叶的关系)
* 正心与诚意的关系:有志则无需有意,有理则无需有表,二者已浑然一体
3. 心学的三大学说
“培根”说(培养根本)
* 根本枝叶论
* 倡导“致良知”
“立诚”说
* 只有“诚”才是主导实践的理念
* 《中庸》:诚即天道,人道即思诚
“良知”说
*《大学》中的“致知”的“知”就是良知
*实现致知就必须去除蒙蔽心体的障碍
*王阳明主张以整体演绎的方法来理解古典儒学,反对朱子学所采取的分析、归纳之法
4. 儒学的三大论题
博文与约礼
*孔子将其当作为学之道;所谓“博文”,是指通过博览群书来探究天道,而“约礼”是以传统的礼法来约束自身行为,从而不失天道
*朱熹:先博文后约礼
*王阳明:将博文和约礼视为一个整体过程。博文就是从具体事情中学习存天理,因为天理就是心,存天理即为约礼。
道心与人心
*道心即道德心,人性即人欲;心若受私欲影响,便多现人;心若严守天理,就能保持公正。
*程朱主张“二心论”
*王阳明将道心和人心视为一体,其目的就是让人之道心充满活力
尊德性与道问学
*尊德性:尊重先天所具有的德性,道问学:依靠后天所做学问
*王阳明:讲学论道、潜心修身的目的,就是保持心之本原,士其不失德性
5. 汉唐时期的儒学家仅局限于为经典训诂注疏
6. 不妄议经书,不提倡著述
*圣人只是删除繁文,后儒却只要添上
*经与史不分
*儒学之士志在寻求经世之道,以探求并实现理想的社会生活为己任
7. 理气之辩
*学问之道仅在于寻求所失之本心
*对于善于钻研的人,老师、朋友要及时开导,否则他们会被个性所左右而变得刚愎自用,最终无法得起正道,以致抱憾终身
*从本体轮的角度看,王阳明主张“理气一元”论,从功夫(过程)论的角度看,主张“理”“气”加以区分。
8. 到滁州上任
*归隐愿望: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道可言乎?→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尔要知我苦,还须你自吃。
*静坐悟入→静余孤月湛虚明
9. 儒学与佛道之间的关系
*儒学承认行而下即形而上,佛道只承认形而上,因此儒学涵盖佛道二教。
*生死,王阳明:知昼夜,知生死;孔子:知生即知死
*送别:海涛千里心相通

南京讲学
1. 门子故交齐聚学
* 克己才能存天理,而天理就存在于心中。心即理,只有真正认识自我,才能只天理。《中庸》的“中和”也由克己而来,因为喜怒哀乐的本性自是中和。当本体附着其他意念时就失去中和,便是私。
* 提倡在实践中省察克己,即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如何“存天理、去人欲”
2.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 个体领悟省察克治之根本道理
* 惟克服私语者,方为英雄豪杰
* 省察克治,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功夫,方能扫除廓清。
3. 行事中进行省察克治
*于静处悟禅容易,于动处悟禅难。能于动处求得心静是为真正心静,能于动处悟禅者是为大彻大悟。能真正心静者无关乎本体动静与否,此心静亦非由一味静坐而求得。专注静坐之人自以为悟禅,然此禪多于动时消泯。
4. 立诚是根本
* 若想去私欲、存天理,若想实现省察克治,必须先立诚。唯有立诚才是根本功夫。
* 体认道心为根本功夫、本原功夫,体认道心才能尽知天理。
* 为学头脑、为学本原为何物?→包括存天理、去人欲,体认未发之中,省察克治,等等。关键点是促使心体发挥作用。
* 诚意是贯穿《大学》《中庸》始终的本原功夫。
5. 立志为培根之本
*立志的关键是端正态度,然后再通过学习实现自己的志向
*立志必须包含社会道德层面的远大抱负,不能一味鼓吹个人理想
*诚意与立志有何不同?→同义不同名,诚意为主要决定因素,立志为个体的气质表现。
*立志
*终极目的:成圣,此为学问之根本

南赣戡乱
1. 1516年,兵部尚书王琼力荐王阳明为南赣汀漳巡抚去戡乱
2. 戡乱彰显卓越的军事才能,善于使用兵法:
*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
*兵者诡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反间计→“善用敌之间者,以为己用”,重视“双面间谍”的作用
*声东击西→“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先为之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首先做到自己不被敌人战胜,然后等待敌人可以被我方战胜的机会
* 十家牌法
* 保长制
* 乡约
* 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 兵贵胜,不贵久
* 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 以虞待不虞者胜???
* 三军之众,可使毕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 爱而不能令,后而不能使,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 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
3. 先易后难策略→“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4. 教育儿童
* 教育儿童不能采取强制措施,而应该遵从儿童喜爱嬉戏、害怕拘束的天性,通过鼓励、引导,使他们自然而然的建立起道德观念
* 培养儿童的道德观念不能急于求成

赣州时代
1. 徐爱之死
*王阳明醉得意的闷人
*著有《传习录(上卷)》
2. 训子诗文
勤读书,要孝弟;学谦恭,循礼义;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
3. 脱去凡近,以游高明
4. 求放心→切问近思
5. 心性→“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智慧(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