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温舒:笼子外的权力 | 资治通鉴

王温舒:笼子外的权力 | 资治通鉴

图 | 江山秋色图

【专栏介绍】

解读《资治通鉴》,欢迎关注。

这是第 168 篇。

【发生时间】

公元前一一九年

【相关人物】

王温舒

【故事大概】

今天来讲一讲汉武帝时期的一个残暴的官员,王温舒。

我们知道,权力是需要制衡的,需要受到约束的。人总有欲望,一旦权力无法受到约束,权力就会成为欲望的武器,进而成为私人获取利益的强大工具。无论是荀子提出的性恶论,亦或是韩非、商鞅等法家圣贤所提出的主张,目的都是为了规避权力泛滥,将权力困在笼子里面。如果一个人的权力扩大而又无法受到约束,那么将会变成杀戮的武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王温舒的故事。

一、私人武装

毛主席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但如果被坏人掌控了枪杆子,那么很容易就危及到了天子政权。王温舒一开始为广平的都尉。广平,是一个郡,在今天的河北省曲周县东北。而都尉,则相当于掌握住郡县枪杆子的司令。王温舒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在郡中挑选出一些恶霸、土豪,大约有十来个人,暗中为自己服务。土豪,指的是有钱、有资本的乡下人。而恶霸,则是性情残暴,目中无人的混混。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些人都是割据一方的黑暗势力、黑社会,本身就是不肯受约束的。而这些黑暗势力,又怎么会心甘情愿地听从王温舒的话呢?答案很简单,王温舒手上有权力,有这些人的把柄。有权力,则意味着能够把这些人的罪行揭发惩罚,但同时也能够将他们的罪行遮蔽、洗白。王温舒表面是让这些人来帮助抓贼,抓罪犯,实际上是让这些人来为自己的私人利益服务。例如,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是不好让公务团队的人去做的,那么就必须要让这些人去做。而王温舒给他们的利益也非常丰厚,只要这个人讨好了他了,像条狗一样听话,无论以前犯过什么罪,一概免除。而如果有人胆敢不听话,那么最佳一厅,直接屠灭全族。

在王温舒的特殊管理之下,山东、河北一带的犯罪居然大幅度下降,《资治通鉴》上还说广平郡是“道不拾遗”。有读者不禁会想,这不就是理想当中大同社会吗?但是,只要我们想一想,就会发现其中的诡异之处。广平郡执法的标准不再是有没有违法法律,而是有没有听王温舒的话。换句话说,法制不再是规范权力的笼子,而是成为王温舒获取利益的屠龙宝刀。表面上看广平郡治理得非常好,实际上是暗地里风起云涌。

山东河北一带,是属于原来的赵国、齐国的。而这一带的人,与原来秦国的人,骨子里面都带有一种好斗的意志。这种意志,使得他们勇敢,也使得他们冲动。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重刑惩治私斗,这才使得秦国逐步走上正轨,将这种又好斗又勇敢的意志转为为国家奉献的动力。而赵国就没有这样的好事。所有的顽疾最后化成了坍塌,被秦国吞并。

可以看到,商鞅的执法标准是法律,甚至连商鞅自己都成为牺牲品。而王温舒不同,他的执法标准是个人欲望,个人喜好。法律是为整个国家服务的,而个人欲望,则是为个人利益所服务的,相差非常之大。

二、暴力执法

后来,王温舒去了河内当太守,狐狸尾巴也逐渐露了出来。原本大家还以为王温舒是个好官,有能力的官,没想到王温舒还没有去到河内郡,就先让河内郡的官员,先给他准备五十匹专用的驿马,再把原来犯罪的,或者是豪杰,全都收捕。这一次收捕,目的是为了什么呢?杀人立威。而这一次收捕,涉及的范围也非常大,足足有一千多人。私自屠杀这么多人,对上对下都是无法交代的。那么,王温舒是怎么做的呢?

直接奏疏上报中央,申请将犯了大罪的人诛杀劝阻,犯了小罪的人处死并没收财产,不到三天就得到了中央的批准。王温舒的动作也很快,马上就开始处死这批人,所有都惊讶为什么中央这么快就批准。王温舒的奏文内容我们无法得知,但是可以推断出,奏文的内容必定是让中央动心的,所以才会不加严密思考就批准了。

三个月后,整个河内郡安静得像是一片死地,甚至连野狗都不敢乱叫。没有人敢夜间出门,也没有敢大声讲话。冬天到了之后,王温舒还哀叹一声:“嗟乎!令冬月益展一月,足吾事矣!”为什么这么说呢?古时候在立春之后是不会行刑杀人的。因为春主生发,所以我们才经常说秋后处斩。也可以从中看到,王温舒的杀戮之心,还没有停下来。

三、以罚掩贪

就如同我们之前所讲的,王温舒并不是一个如同商鞅一样的官,因为他的执法标准是个人欲望以及个人利益。而商鞅的执法准备,是国家利益,是国家法制。王温舒表面看起来将郡县治理得非常好,实际上是在一步一步迷惑中央,进而独掌大权。这个大权,指的是生杀大权。为什么枪杆子出政权,就是因为枪杆子决定了生杀大权。

王温舒在法律之外拿到了生杀大权后,便开始进行权力变现。有钱人想要逃避罪行,势必就会通过利益置换,来换取活路。对于听话的,给钱的,王温舒就收钱办事。对于不听话的,没有钱的,那么就是死路一条。史书上是这么说的:“数岁,其吏多以权贵富。”也就是说,王温舒收买的那群黑社会混子,变得越来越有钱,也越来越有权。而王温舒本人,就更不用说了。况且,王温舒不仅掌握着国家公器,甚至还有私人武装力量,更让他在权力交换,利益置换上处于极高的位置。这就好比,跟律师谈法律,很多人都谈不过。跟王温舒谈生死,很多人也无法谈得过他,只能够乖乖地听话,或者乖乖地交钱。

王温舒的最后结局是怎么样的呢?自杀。很难相信,像他这样一个刚愎自用的人,居然会沦落到自杀的地步。汉武帝想要征发一批豪强去打仗,而有一个叫华成的人,因为不想去,所以贿赂了王温舒,得以逃脱。而这件事情被揭发之后,就变成了欺君之罪,后面的事情就如同多诺米骨牌一样连环发生。

这不禁让人想起《人民的名义》当中的祁同伟。祁同伟为什么要自杀,因为在他心中,他始终是一个胜天半子的人,没有任何人可以审判他。所以,他宁愿开枪打死自己,也不愿意受到法律的审判。宁愿死在开颅之下,也不愿意在审判台面前接受他人的议论。

【触类旁通】

一个残酷无情的官吏

【欢迎关注】

历史使人明智,经典使人通达。

领略历史魅力,感悟先贤智慧。

欢迎搜索:稽圣

进行关注并订阅所有文章,欢迎转发、在看、收藏。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温舒:笼子外的权力 |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