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读后感1:工程师会演讲是什么体验?

最近看万维刚老师的《高手》,感触良多,结合最近自己职场的见闻,心里想:要是早遇到这本书,一定可以少走弯路。

呆伯特漫画作者斯科特·亚当斯(Scott Adams)的3条经验

1.1 "目标"和“系统”

亚当斯原本是一名坐办公室的白领职员,当年是一边画画一边上班,而画画给他带来的物质回报非常少,大概只有工资收入的5%,对生活没有任何影响。当时他的女朋友问他做这件事为了什么?亚当斯无法回答。

亚当斯现在总结,当时他做这件事不是为了一个具体的“目标”,而是为了发展一个“系统”。

目标是预先设定好的,做到了就达成目标,没做到就是没达成,0或者1的设定;

而“系统”是一个连续变化的东西,它可以是一项技能,或者是一个关系,你为了这个“系统”,可以做各种项目,养成各种习惯,你要的不是某个具体事件的成败,而是“发展”这个系统。

亚当斯的博客写作,就是一个系统。他没有想这个博客要达到多少的阅读量,粉丝数要达到多少。不过他养成了2个习惯:一是定期写,没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二是把这个博客当成一个实验平台,在上面做各种写作技术的测试,比如测试写不同类型的话题,哪个话题受读者欢迎。另外还测试用不同的“声音”写作,愤怒、幽默、批评的声音,看哪一种声音更受欢迎。

时间一长,博客越写越多,亚当斯的写作系统就建立起来了。等《华尔街日报》邀请他开专栏时,一切水到渠成——他完全知道怎么去写,写什么。

系统有了,一切都自然发生。

1.2 灵感

这里介绍了亚当斯的2个做法:

一是每天开始时先清空大脑,再吸收新信息。具体做法是早上起来流程固定,连早餐吃的东西都一样,不让大脑为清晨的琐事所牵绊;

二是判断哪条信息是否作为素材的标准不是以大脑为标准,而是以身体的反应为标准。比如,是不是自个不由自主的笑了?肾上腺素激增?情感波动很强烈?如果是,那就说明这个作为素材准没错。

1.3 技能

亚当斯说,如果你想取得突出的成就,大概有2种选择:

第一个选择是:把自己的技能练到全世界最好。

第二个选择是:选择两项或以上技能,把每一项练到世界前25%的水平,两者结合起来。

第一个会非常困难,极少人能做到;第二个相对容易。亚当斯说自个绘画不是最好的,但可以达到前25%的水平;写笑话的技能也不是全世界最好的,但是也可以达到前25%的水平,现在他将两者结合,画“呆伯特漫画”,那这种人就屈指可数了。

呆伯特给年轻人的建议是,不管你真正喜欢的领域是什么,努力达到前25%,然后你还得再加一个领域。如果实在不知道该加什么领域,那就练演讲

为什么是演讲?亚当斯给出的理由是:演讲这东西,只要你肯苦练,就一定能练好。假如你是个top25%的工程师,你公司也有top25%的工程师,但是你同时是top25%的演讲者——那你天然就是那些工程师的领导啊。

总结下,亚当斯的3条经验是:

1.要发展“系统”,别在乎小目标的成败、得失;

2.判断灵感值不值,也许听身体的更靠谱;

3.天才难得,也许“多面手”策略更能让你出类拔萃。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手》读后感1:工程师会演讲是什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