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教学法运用与运营策略 贵州省三都县周覃镇三院小学 潘吉红

 

                         

      教无定法,古今同论。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各种教学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都会有自己支柱的教学方法。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我认为“摇摆”教学法使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得益匪浅。

      顾名思义,所谓“摇摆”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把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直接告知学生,不是填鸭式、灌输式强加给学生主体,而是以摇摆不定的形式,通过“舍近求远,绕道而行”的方式,通过启发学生散发思维,积极思考而达到自我知识水平提升的目的,通过个体思考、集体交流与探索形成固定认知。

  “摇摆”教学法的显著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正确的知识点“似是而非,模凌两可化”,教学过程左右摇摆,一路曲折前行。

激发学生敏锐思维,盘活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从被动接纳式学习解放出来,诱发他们的灵感,使学生自我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错误”所在,领悟出正确的知识面,并形成行之有效学习方法。

“摇摆”教学法具体运用表现形式。       

      一、将错就错 ,顺水推船           

      这种教学形式是教师将学生错误的答案顺之判断为正确。如:把“小明被小东教训了一顿。”改为“把”字句时,根据句子本意,把字句应该是“小东把小明教训了一顿。”但是根据原句人物结构看,由于小明与小东都是具体的人,都可以是动作的施行者,所以有些同学可能把该句的把字句写成错误的句子:“小明把小东教训了一顿。”这时老师可以判断为正确。这时全班的反应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一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该句的错误而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把正确的句子说出来并说出理由。教师加以总结问题就迎刃而解。(二)全班一个同学都没有发现“小明把小东教训了一顿。”是病句。这时教师也不能直接告知学生正确答案,而是面对病句若“冥思苦想”之状,目的是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发现这个句子存在瑕疵,从而自觉投入到问题的思考与求解之中,从而问题得到解决。

        二、故弄玄虚,以假乱真   

      这种教学形式是教师将易错误、易混淆的知识直接以错误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己去甄别对误,得出正确结果。如在教学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古诗时,把对作者的介绍与学生见病句有机结合起来。如介绍《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时,可以这么展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看看这个简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这种病句“病原体”隐藏较深,学生或许不能一目了然。当学生对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一头雾水时,教师再针对具体问题症结作诊断:作者简介中“写的”二字纯属画蛇添足,与“作”同义反复,必须删除,否则句子不通顺。在今后古诗教学中再作一到两次训练,学生对此类问题就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摇摆”教学法运营策略

    (一)抓准时机

    “摇摆”教学法的运用必须抓准时机,要在学生经常犯的错误之上运用,要有普遍性和针对性,出手及时,把知识的瑕疵在学生意识形态中根深蒂固之前化解掉。

    (二)寓乐于教

    “摇摆”教学法的运用,其显著特点是寓乐于教。它源于寓教于乐,升华至寓乐于教。这种貌似游戏的教学方式深得学生喜爱,从而教与学互动关系机密,融为一体。

    (三)摆正乐与学的位置

    “摇摆”教学法的运用,个别学生,特别是个别玩心较大的后进生,认为这是一节娱乐课,因而在其他同学展开讨论之时他则手舞足蹈,兴奋不以,其亢奋状态与课堂教学无关并影响到临桌。所以在运用“摇摆”教学法前必须作简单的目的要求,摆正乐与学的位置,千万别把“摇摆”教学法让学生演变成为漫无目的游离于学习之外的娱乐过程。

    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摇摆”教学法的运用使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你可能感兴趣的:(“摇摆”教学法运用与运营策略 贵州省三都县周覃镇三院小学 潘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