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伴侶關係受到國家民族的牽連

我曾經見過一對夫妻,丈夫對妻子百般遷就,妻子對丈夫卻占盡上風,百般刁難,已經到了惡意操控的地步,夫妻之間這種極不平衡的互動不止他們自己不舒服,也影響到他們的孩子,因此丈夫前來求助,但盡管他在婚姻中受到極不公平的待遇,如果不是因為孩子出現太多問題,他似乎也不覺得妻子這麼對他有什麼不妥。為什麼?

原來這是第15節所說的”命運共同體”的例子,這個丈夫是德國人,而妻子是以色列人,盡管他們並沒有直接經歷過戰爭,但是他們在冥冥之中找到彼此,並且一起為他們的民族共同的命運尋求補償,丈夫在無意識中試圖以在婚姻中居於劣勢為他的民族所犯下的錯贖罪,而他的妻子也樂於和他配合,在婚姻中做暴君,因此,雖然他們的婚姻並不幸福,但是双方都在痛苦之中感到清白(心安理得),如果沒有孩子,他們可以就這樣過下去。這是一個婚姻關係本身不平衡,但因為伴侶無意識地在更大的層面上為民族之間的不平衡進行補償,而維持伴侶關係的例子。

另一種情況正好相反,伴侶本身的關係可能是平衡的,但因為父母其中一方的世界觀和信仰占了上風,孩子們便會默默地去聯结處于下風的父親或母親 (第11節)。比如在我所居住的加拿大,有很多美洲原住民,經過兩百多年被歐洲白人強勢殖民的歷史,原住民和白人早已通婚,很多有原住民血統的人在外表上看起來和歐洲人根本差不多,經過多代通婚,有些人的原住民血統只剩下八分之一或是更少,然而他們卻一直在內心深處記得他們的原住民血統。如果父母一方是原住民另一方是白人,孩子首先會說自己屬於哪個原住民部落,他們也能享有政府給予原住民族的優惠,盡管他們身上只有一半或是四分之一的原住民血統,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想要什麼優惠,事實正好相反,只要對美洲的歷史稍有一點概念就知道,歐洲人以船堅炮利的優勢,強行輸入自己的文化,視原住民族為蠻夷,以教化之名,行毀滅文化之實,加拿大原住民有一百多年的時間被迫放棄自己的傳統宗教、文化和生活方式,好幾代的孩子被強迫送到政府和教會辦的學校,有系統地被同化,他們必須接受基督教信仰,不准說母語,學習歐洲人的生活方式,等數年之後回家,他們已經不記得自己的生活方式。這一切都是因為歐洲人相信自己的文化是優秀的,而原住民文化是落後的。兩百年來原住民倍受嘲笑和歧視,電視電影裡面的原住民常常是輸家和酒鬼,原住民直到1960年才有投票權,連修鉄路的華人都比他們早了13年,原住民的社會地位之低可見一斑。因此原住民血統常常是一種恥辱,一個家族的秘密,而孩子們只是默默地聯结。

伴侶關係從來就不是遺世而獨立的,不食人間煙火的伴侶關係只存在於孩子的幻想中,而感人的愛情故事不論中外都是以更大層面的衝突做為背景。就拿羅密歐与朱麗葉來說,他們兩方的家族有衝突,而他們的愛情對於各自的家族來說是不忠,也就是違背了家排中所說的”好的良知”,盡管”好的良知”未必好,但是背叛它需要非常大的勇氣,甚至必須付出生命的代價,就像羅密歐与朱麗葉。反過來說,羅密歐与朱麗葉也以他們的生命來彰顯基於”好的良知” 所造成的衝突多麼無謂,最後根本沒有人理會這兩個家族到底為什麼起衝突,也沒有人関心哪一個家族比較有理,傳頌千古的只有羅密歐与朱麗葉的愛情。

第5節中提到,歷史上有不少用婚姻代替戰爭的策略,「婚姻是消除分裂的基本形式 - 它用愛來消除,並帶來和平。」當然這裡說的婚姻前提是愛,是伴侶双方願意滿足對彼此最深的需求,也就是「歸屬的安全感 ....... “我們可以一輩子彼此信賴”,”我有他在,他有我在”。」當伴侶給彼此這樣的承諾,並且遵循本書提供的基本法則,有時候他們能夠幸運地超越”好的良知” ,創造屬於他們的幸福,我很喜歡的一部電影「客途秋恨」,提供了很好的例子。電影中的日本媽媽,跟隨了爸爸嫁到中國,說中國話,吃中國菜,打中國麻将,同化到大女兒甚至不知道媽媽是日本人,這個妻子絕對做到了第11節說的 “妻子跟隨丈夫”,那麼丈夫怎樣對待妻子呢?他做到了為妻子服務,並且”在中點相遇“(第10節)。他知道妻子在婆家受了委屈,因此下定決心把家搬到另一個城市;他知道妻子為了他離郷背井甚至被家人排斥,因此努力工作賺錢養家,並且教育女兒做家事,讓媽媽享清福打麻將,還要帶她去看電影,在家中,他可說是完全服務於陰性的力量。這在大女兒的眼中看來不可思議,覺得爸爸把媽媽寵壞了,但事實上爸爸和媽媽的婚姻是幸福的,他們之間完全達到了平衡。伴侶之間有時候就是這樣,即使親如兒女,也不見得明白他們是怎麼一回事。

千百年來,人們一面贊頌忠孝節義 (好的良知),一面渴望愛情。愛情並不總是和好的良知起衝突,但是偉大的愛情一定會超越好的良知。家族、民族、宗教、國家、文化、階級甚至膚色所造成的差異,在男人和女人面前,都是人造的差異,男人和女人之間的幸福是跨越這些差異最具體而微的方式,最深遠的和解也往往透過兩邊共有的下一代來實現,這並不只是性的力量,更是出於人最基本最深層的渴望,渴望歸屬,渴望連結。

伯特老是叫他的中國學生去讀老子,因為老子的追求與當今中國的現狀恰恰相反。老子贊同抛開一切人為的教條規範,縮減國家機器(小國寡民),不尚賢 (不搞運動不競爭) ,不貴難得之貨 (不追求名牌),讓人民 “虛其心,實其腹”,回到最基本最樸素的幸福。其實,就像第4節說的,還有比和一个伴侶在一起更美好的幸福嗎?發大財又怎麽樣? 更不要提那些遠在天邊的宏圖大業。只是在各種各樣其他的追求和風暴下,伴侶關係要不受國家民族的牽連也難。

你可能感兴趣的:(當伴侶關係受到國家民族的牽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