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焦虑星球”上的我们,今天仍在继续生活着!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焦虑成为了现代社会每一个成员无法逃避的话题。但究竟什么是焦虑呢?翻开词典 ,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是这样定义的:焦虑是人对现实或未来事物的价值特性出现严重恶化趋势所产生的情感反映。空泛的概念让我们对于这个普普通通的词组显得既陌生又是熟悉,对于未来事物消极悲观的态度就是焦虑吗?

那古代的人难道就不会焦虑吗?事实上,我们都是焦虑星球的一员,从古至今,从幼时到成人,但直到当今社会,我们才真正赋予了这个异常的精神状态一个名词解释。

焦虑是可解的吗?对于每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答案。但相同的是面对狂轰乱炸的信息,我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转移注意力,比如疯狂购物,比如知识充电?想一想,你是不是也是其中一员呢?别害怕,你从来不是一个人。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我就是一个疯狂屯课的机器人,购买了无数的课程,参加了N个我几乎不感兴趣的训练营,现在看看,我还有至少购买的一半以上的课程都还没来得及打开第一个学习视频,甚至一直都没意识到自己身处“焦虑”之中。

直到最近我先后阅读了马特·海格的两本书《活下去的理由》、《焦虑星球笔记》,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其实我只是数万个“焦虑星球”常住居民的一员而已,甚至在不自觉中采取了书中的做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自己的焦虑。

在这里,我不想过度阐述书中讲述了什么,只想谈谈关于书中一些观点自己的体悟,希望这些能带给和我有一样感觉的人一些共鸣。

1

在这个癫狂的世界里,我们如何不癫狂?

众所周知,新闻的目的差不多就是贩卖焦虑了,可是这个近乎常识的东西在生活中往往被我们所忽略。不是说这有什么不对,这不过只是习以为常的后遗症而已。因为哪怕是作为一名新闻专业出身的我,在无数的新闻信息当中,如何筛选信息、辨别信息依旧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同时,更是因为新闻所学的,我对一切出现在新闻上的信息总是保持着保留的意见,毕竟新闻的第一课,教会我的就是眼见不一定为实,在通过议题设置、舆论引导的当下,不论是哪一种观点,在某一个阶段都有可能不过是KOL的思想意识。跳出舆论,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实在是太难了,我们缺少的恰恰是可以用来依靠的证据,所能获取的都是已经经过编辑的信息。

这是一个垃圾信息爆炸的世界,这是一个癫狂的世界,这是马特所描述的,也是我亲身经历的。所以焦虑吗?当癫狂已经成为日常,作为怀疑者的我们是不是也是一种异类。所以,在最初,我从未想过自己的状态和焦虑挂上钩,毕竟这个社会对于精神异常总是抱有异样的眼光。可是不承认并不意味这它不存在,就像很多失恋时候友人总会给的一句安慰一样,“说出来就会好多了”。表达的第一步,其实就是释放焦虑的第一步。

不过,不论是表达焦虑的对象以及内容,最好还是做一个取舍。毕竟如果你表达的对象是一个内心更加脆弱的小伙伴,那么你所转移的仅仅是你自己的抑郁情绪,而他,你永远不会知道他会怎样。我就曾错误的选择过表达对象,那次聊天的结果,仅仅是我们两个人的状态进一步变差了。同时,表达的内容也很关键,如果你仅仅是不断地告诉对方你很焦虑,那么对方如果不是专业的引导人士,第一反应通常是:朋友,我究竟该怎样才能帮到你?焦虑通常是一层层的叠加的,找到“元焦虑”,沟通才会更加有效。

2

要想看自己顺眼一点,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接受自己的本来面貌。

你觉得自己漂亮么?或者换一句话说:你觉得你自己符合大众的审美吗?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说,不——是的,不!我也觉得自己不符合,没有高挑的身材,没有双眼皮,下巴也有点短,虽然我有着许多女生都羡慕的一点:吃不胖。但我依旧觉得我是不是需要更多的化妆品,是不是需要更多的医美手术。追求美,从来都不是一种罪过。但美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我们真的清楚吗?

对于市场营销了解过一些的人其实都会发现,美并不是由大多数人决定的,市场需要从哪里牟利,那总会有着各种资本在其中的运作,然后我们就会发现了——网红脸成了美的典范。最近我们开始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电视剧上越来越出现女一号和女N号傻傻分不清楚的场景,因为他们的脸如此相似。可是回忆起曾经的80年代女星,那一个个万种风情,各具特色,哪里会出现撞脸这种尴尬的事情。

很多人说我们一生需要经历三个阶段:认清父母是一个普通人,认清自己是一个普通人,认清孩子是一个普通人。当然,这里说的仅仅是针对大多数平凡人,那些天赋异禀的并不在内。作为社会上已经开始扛起责任的90后,我们大多数已经进入了认清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的阶段。但认清并不等于接纳,不然就不会出现各种在医美手术台上闭眼的小姑娘了。

想让自己的脸更加符合社会期待,有错吗?这一点都没有错!但是我希望每一个走进手术室的小姑娘都想清楚,这场手术不是治疗你“爱美焦虑”的万能药。你见过天生和芭比娃娃长得一样的人吗?并没有,时尚杂志、网站以及社交媒体鼓吹的,不过是他想要争取你的注意力,让你产生自卑的有力武器。

现实当中的自己与我们希望成为的自己难免会有些落差,但做自己有什么不好的嘛?不论是友情还是爱情,要想过滤掉不适合我们的人,这简直是完美的方法。

3

书可能是找回心灵空间的一种方式。尤其是故事和小说。

我们的城镇和城市越来越希望我们做消费者,而不是活生生的人。不难想象,在疫情影响的当下,我们的网页弹窗上仍旧是那些鼓吹我们享受生活的广告。书籍,是在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只惦记我们人而不是钱包的存在了。

读书?这简直就是一种折磨,我们已经经历过九年义务教务的读书生涯了,还让我们读书?事实上,我们一直以来都误读了“读书”这一个词汇。我们所经历的那并不能称之为读书,那仅仅是在机械性的填充知识,自主思考主动的阅读才是读书。当然,如果你对阅读有不一样的意见,也欢迎前来探讨。

art & music

既然都是阅读,那么题材其实并不受限制,大部分时候人们谈书色变,更多的是将阅读和大部头联系到了一起。说实话,即使是现在的我,对于大部头也是有着天然的畏惧,毕竟大部分等同于晦涩难懂的印象实在很难跨越。小说这种带着明显情节跌宕起伏的文学体裁,其实很适合刚刚准备开始尝试阅读的人。不要说这很难,网络文学的小说,即使是我已经年过半百的母亲大人也是深陷其中。

但我并不提倡过多的阅读网络文学,毕竟现在的文学网站良莠不齐,还有像我这种的垃圾写手的存在,额外需要花费甄别的精力完全可以再读一本书了。我建议从名著类的小说入手,一则经历了时间的检验,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二则体裁毕竟是小说,跌宕起伏,人物特色鲜明,更容易让人有阅读的兴趣。

我重新捡起来阅读的习惯,靠的就是东野圭吾和阿加莎·克里斯汀这两位的悬疑小说。现在的我每年阅读书目差不多维持在100本左右,其中占据了大部分的仍旧是悬疑小说,但至少开了个好头不是吗?渐渐的,我阅读的书单主题也在不断的拓展和延伸当中,相信有一天,我能够有勇气去挑战曾经畏惧的“大部头”。

最后,值得庆幸的是,今天,焦虑星球上的我仍在继续生活着,在纷纷扰扰的网络世界中活着!我仍旧焦虑着,为了还没有着落的工作,为了素未谋面的爱人,但就和毛姆在《刀锋》中写的一样,我们能去哪呢?不过就是生活而已。疫情虽然是天灾,但我衷心的祝愿每一个个体,都能在这段强制性的休息时光里找到自己的活法,然后继续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 | “焦虑星球”上的我们,今天仍在继续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