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传言人死后的瞬间,不论高矮胖瘦都会减轻三十五克的体重,是为灵魂质量。

这消息的准确度值得怀疑;不过令人确信的一点在于,若真有这三十五克灵魂之重,那么人在生时这三十五克必承受不起一丝一毫的削轻或加重。

存在于一个极端社会,人们遵守着两极分化的规则:一边是生活的重如泰山,一边是信仰的轻若鸿毛,哪一边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地思考。

米兰·昆德拉面对这些问题时选择的思考,则成就了他的代表作《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

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

但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读者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灵与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书,其中装载了多种涵义: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昆德拉将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写成一部非同凡响的小说——其中既有隐喻式的哲学思考,也有人的悲欢离合的生命历程的展现。

这是本关于空洞与虚无的书籍,书中人争取的东西,被缠绕其中不能摆脱的东西,都逐渐展开了无意义的空洞羽翼,其实情节只是载体,这本书承载了很多思辨,轻与重,欲与爱。

最后一部分【卡列宁的微笑】读后有些始料未及,如果剔除它,全书依旧完整,而单纯读它,有种非常奇妙的领会感,却说不出明白了什么。在卡列宁生命的最后时刻,托马斯趴在地上,嘴咬着羊角面包,假装与卡列宁争抢,卡列宁从主人嘴里抢了一口。一只从来不会吵主人睡觉的狗,最后时刻为了讨主人开心瘸着腿同意出去散步。

莫非这本书最幸福的只是这只狗吗?

它不是安娜卡列尼娜的丈夫,它是特蕾莎终其一生的最爱。

米兰·昆德拉文笔简练,思想深刻;喜欢用浪漫主义笔调去陈述现实主义的哲学。

米兰·昆德拉的政治符号意义是连他自己都不喜欢承认的。他一再强调自己是“小说家,只是小说家”,可见昆德拉无心以一个意识形态作家的身份卷入太多斗争。

作为1968年“布拉格之春”的经历者之一,米兰昆德拉对苏联的许多做法都十分不满。那一年,他因为长篇小说《玩笑》而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到1975年时,捷克政府更是直接剥夺了他的公民身份,因此,他不得不选择流亡法国,于1981年加入法国国籍。

单从文学创作来说,上天似乎特别眷顾捷克。

捷克的文学历史不是特别悠久,但在20世纪捷克有过两次文艺繁荣。

捷克文化是一种“奇妙的混合”。它其实由三种组成:本土文化、德语文化和犹太文化。

但三种文化的共性在于,文学成为他们抗衡黑暗的武器。

即便最困难的时候,捷克作家也没有停止写作,这也是许多东欧作家感人的一面。

某种程度上,捷克曾经高度政治化的现实以及多灾多难的痛苦经历,恰好为文学和文学家提供了特别的土壤。

比如家喻户晓的《好兵帅克》及其作者哈谢克、赛佛尔特、恰佩克、卡夫卡......

卡夫卡一辈子在布拉格生活,可谓布拉格作家。

有意思的是尽管卡夫卡和哈谢克是同一代人,还在同一年出生 ,但是他们代表着两种文化。

捷克明信片上会印着哈谢克和卡夫卡举着酒杯一起喝酒,但其实这是人们的想象,这两人一生都没有碰过面。

曾一度,广大文艺男女青年仿佛不喝一杯卡布奇诺不说几句米兰昆德拉就不算懂文学似的。

如此之高的知名度和文艺范们对这本书的挚爱都应该来自于名字,这个书名字起的真是好,既不偏离全书,又带着淡淡的哀愁和优雅,小布尔乔亚气息扑面而来。

但我个人觉得,这本书虽然跻身经典范畴,但质量与知名度不是很相称。

也许最开始喜欢这本书的人,和今天几万个想读或数目不少的装作已读的人们,很大一部分都是为这个名字而来的吧。

反正我读过了,不妨,你也看一看,顺带写一下读后感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