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裤衩引发的一场家庭教育争论

一个裤衩引发一场家庭教育争论

早晨起床,照例把洗好的校服放在床头,喊臭小子起床穿衣服,忽闻奶奶在客厅喊“穿短裤吧,长裤太热”,我就顺手把长裤放回去,拿出来一条短裤,心想昨天的校服短裤洗了,就将就着穿自己的短裤吧,和校服短裤是一样的颜色,版型也一样,就是裤缝处多了三条白杠,上衣穿校服,应该看不出来,我也没跟他说,就放在床头催着他赶紧穿衣服,等我洗刷回来,他吵吵“不能穿自己的短裤,学校查到是被扣分的,我还是穿校服长裤吧,哪怕热点也没事”,我说“没事,颜色一样就是多了几道杠看不出来”,他执意不穿,我说“你后背都起痱子了,那么热,穿短裤没事,检查不到,况且上衣穿着校服呢,裤子看不出来。”

听到争论声,孩子爸和奶奶都过来了,

我先说“儿子太认真了,非得不穿自己的短裤”,

奶奶说“人家谁谁谁都是这样穿,没事”,

儿子还是默不作声地执意自己穿上了校服长裤,

孩子爸说“不穿就对了,认真就对了,看似一件小事,你让他这次因为一件小事不以为然,不听老师安排的,下次会存在侥幸心理,会有更多事不按老师说的”,我寻思这件事至于吗?太过认真了吧?可没说出口,觉得有道理也不便多说,因为之前曾多次强调在家里一人教育孩子时,另外的人不能提悖论。

等到儿子上学走后,因为上班时间还早,一家人又接着早上的争论,展开了教育讨论:

论:孩子坚持恪守原则,家长不能当成是假认真,哪怕是大人看来再小不过的事情。

论:孩子不能没有个“怕性”,要让他知道规则性。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大致是这样说的:家庭教育不能前后矛盾-----手表定理,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给一个人一块手表,当别人问这个人时间时,这个人能够快速而且自信地说出时间;然而,当给这个人两块不同的手表时,这个看表的人反而不能很快地说出时间了。因为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手表现象”,并由此而引伸出了一个结论:在做事情时,只能有一个指导原则或价值取向。后来,人们把这个结论称为“手表定理”。

    家庭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项伟大的事业。它要求家长综合多方面的知识,更好的和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学习、生活、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把孩子的潜力完全发挥出来。所谓“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家庭教育可以成就一个人的骄傲与辉煌,从大处看,它可能造就一个民族的自豪,乃至成为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象征。

    不过每个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应该因人而异、因势利导,不能一概而论。希望我们做父母的都能够在孩子身上多花点精力、多动点脑筋。最起码应该把我们的下一代教育成一个自食其力的、不为社会所累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裤衩引发的一场家庭教育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