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一起来拆解一下《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本书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金伯莉.布雷恩。她最早提出了“情感引导式教育”。
今天我们拆解的是《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第二章——情感引导的重要性:奠定父母与孩子一生的亲密关系。
在上一章中,我们已经对情感引导式教育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了。那么今天我们继续来看看情感引导的几个关键步骤,结合书本,我把关键步骤总结为了三步,他们分别是:播下种子、聆听、表达同情。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个步骤的具体运用吧!
01 播下种子
播下种子的意思就是对孩子之后的安排进行提前预告,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为提前打预防针。
去年圣诞节前我去找姐姐玩,得知刚上小学的小侄女最近做作业比较拖拉。那天,我去接小侄女,她格外高兴,跟我说起她买了新的洋娃娃。于是我便跟她说“哇塞,我听你妈妈说起你的洋娃娃,应该很漂亮呀!要不,我们一会儿回到家尽快开始做作业,争取40分钟完成,这样晚饭后我们就不用再管作业的事儿,可以一起玩洋娃娃啦!”
那天小侄女不仅按时完成啦作业,并且平时吃饭也非常快,她的妈妈感到非常惊奇“为什么今天这么棒呢?”
直到我看到本书后才发现那个时候的自己正在无意识地做了“播下种子”这个动作。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常常在自己玩得正开心时被长辈驱使去做另外一件事儿时我是有多么的烦躁和不情愿。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能在对孩子提出某个要求前,提前进行预告,那么孩子对这个要求的接受程度是不是会更好呢?
02 聆听
关于聆听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认真地听孩子说的话,并且认真地给予答复,尽量在回答孩子时能够看着孩子的眼睛,让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的重视。
在这里,我想跟大家来谈谈作者提到的另外一个角度的聆听,那就是聆听孩子的肢体语言。比如,我们提前告知孩子下午5点要出门与朋友吃饭,但是出门时孩子慢慢吞吞地,这时候,很多家长可能开始感到有些恼火了!“不是跟你说了5点出门吗?出个门磨磨蹭蹭地!”但是,很显然,孩子慢吞吞的这个动作很可能说明他并不乐意出门。
那么,如果孩子不愿意出门,我们就应该随着他们性子,不出门了吗?当然不是!
聆听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发现与孩子协商和沟通的突破口。当我们发现孩子出门前慢吞吞地,可以仔细观察下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出门呢?是因为他玩玩具玩得正开心吗?还是他单纯地更喜欢呆在家里呢?与其对孩子抱怨,我们这么说是不是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呢?
“宝贝,看起来你还想玩玩乐高呢!但是我们现在要赶紧出门了,否则就会迟到!要不,你自己穿鞋子,妈妈帮你把乐高带上出去玩,你觉得怎么样呢?”
或者
“宝贝,妈妈知道你更喜欢呆在家里,但是妈妈今天已经约了朋友吃饭了,如果我们迟到了会很丢脸呢,你可以帮助一下妈妈吗?”
3 表达同情
其实上一个观点最后的两句话就是表达同情的话语了,在提前预告,聆听观察后我们要像孩子表达我们的同情和理解。
在一次线下拆书活动中,我们广州小蛮腰分舵前舵主,丘舵主就跟我们分享过这样的一个经历:当经过玩具店时,孩子总会停下来吵着要买玩具。丘舵主这个时候就会跟自己的孩子说“这个玩具一定很好玩!你一定很想要把它带回家,对吧?”孩子点点头,丘舵接着说:“可是我们家里好像有个类似的了,要不我们在这儿再看一会儿?”
丘舵主告诉我们,'这样的方法大部分时间对自己家孩子都是有效的,当我们认同这个玩具好玩,认同孩子想得到这个玩具时,孩子就感觉到自己得到了玩具了。'
当我们对孩子的情感表示了认同,那么,孩子可以充分感受到自己情感被给予的尊重和重视,在心理上也会感到极大的安慰,这个时候,孩子也会更愿意跟去交流和沟通。
表达同情时,我们要尽可能地站在孩子的角度,从孩子的感受出发,同时也可以给予一个自己和孩子都能接受的方案,或者说再给孩子多一个选择。
关于情感引导式教育方法的三个关键步骤已经讲完了,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三个步骤,他们分别是:
1. 播下种子——提前预告
2. 聆听——聆听孩子的语言和肢体语言,找到沟通的突破口
3. 表达同情 —— 从孩子的感受出发,给予孩子多一个选择。
最后,在本章中还有一个非常棒的观点,那就是“我们要牢记,你自己是一个正常人,其次才是家长”,我们都会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在我们没有把控好自己情绪时主动向孩子认错并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请求孩子帮忙,这既能让我们走出愧疚,又能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孩子学习什么是“同情心”
运用实践:
轻设想一下,在接下来你跟孩子相处中,是否有什么机会让你可以使用我们今天讲到的情感引导式教育的三个步骤的呢?请把他写下来并加以实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