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唐、宋里的书法时尚,你Get到了吗?

清代书法家梁巘在《评书贴》书中说:“晋人尚韵,唐代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


“尚”即是推崇,就跟如今的时尚、潮流是一样的道理,当时你如果这么写书法那便就是流行,这种说法呢也可以大概的说出了当时的书法艺术风格。而从不同时代可以看出大致的时代书风走向,反之,透过书家来反映各朝代的书法艺术也别有一番风趣。


“晋人尚韵”即是说晋朝时期讲究风度韵致,飘逸脱俗,其代表为二王的书风,最显其风韵,王羲之的《兰亭序》更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名。


王羲之作《兰亭序》是在众人流觞曲水饮酒赋诗时所记录的诗文并作序一篇。其行文就如流水般畅快自然,他的笔下所体现的从容娴和,潇洒韵味达到极致,让人望尘莫“唐人尚法”是指在唐代都倾向于重示法度,很好理解,尤其是唐楷,它的规范性很容易让初学者有定法可依,很好入门。“唐人尚法”这也是跟唐朝的法度森严是有所关联的,尤其是在盛唐时的书坛气象最为盛大,还推出了向书圣王羲之发起挑战的颜真卿。



颜真卿为人正直,一身浩然之气。“书为心画”,其字如人,端严宏伟,气势挺拔。他的楷行皆为大成,其行书《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但它是颜真卿悼念侄子时,面对着他的头颅,怀着巨大悲愤的心情写下的这篇祭文。书写时,颜真卿注意都被悲痛的心情所感染,全篇圈点涂抹,并不在意如何,达到了“情”的最高境界。



但他的“无心”之中将他几十年的书法功夫与书写心态所体现出来其气节高洁、品行超世,书法俊秀奇伟,笔法精妙,可遇而不可求,是王羲之行书的另外一个境界。


“宋人尚意”是说宋代书法追求意趣。如北宋四大家苏轼、蔡襄、米芾、黄庭坚便是崇尚意的主力军。苏轼有云“我书意造本无法”,便是其意思,不拘成法,自出心意。苏轼的《黄州寒食帖》有天下第三行书之称。他作《寒食帖》时是在被贬黄州的时候,面对生活上的拮据,环境的艰苦寒冷,让他心中悲凉凄苦,故此有了这番佳句名篇。


《寒食帖》虽然字字凄凉,但东坡并不是一个脆弱的人,他的一生虽然屡遭迫害,颠沛流离,但他以淡然而处之,失意而处变不惊。他的字也和他的性格一样,率性而不失真意,这便是“达”的意境。


透过书家来分析他们的笔法与心境,需要更高的眼光看到三个时代不同书风,各书家又是如何从其中跳出来,取其所长,自成其法。


再观之宋人“尚意”针对的就是“唐人尚法,崇尚“晋人尚韵”。在宋人看来,王羲之书法因势生变,这也是宋人以尚意来对抗唐人的“尚法”。尽管各个时代的书风各有千秋,但我们依然能从不同中取舍,明确学什么,不学什么,要拎得清。


再往回看,王羲之《兰亭序》是即兴书写的佳作,颜真卿《祭侄稿》是真情流露的极端之作,苏轼《寒食帖》心境与书境合一之作。这三种作书,我们至少得要知道,都是书法家心怡的书写境界,等到以后要创作时,取其历代书家之得法,赋予自己真实感情,方能书得上乘之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晋、唐、宋里的书法时尚,你Get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