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创造新经验的-—费曼笔记整理

背景和目标:

使用“一元信息管理法”已经3周了,永澄老师感到我们中还有很多人并没有真的改变成长,于是就在讲课辅导后,又布置了新的任务

  • 找到一个5—7天可以解决的小问题。将问题发到微信群里。
  • 每天都去尝试着有新行动,通过新体验,获得新体验。
  • 把每天的新经验使用UDH的方法记录到一元笔记本上。UDH如下:1. 围绕我想要的目标,今天我想挑战的是?
    2. 今天有新体验(做法、行为)吗?
    3. 新体验给我带来了哪些更好的结果?
    4. 在这个好的结果中,我形成了哪些好的经验?
    5. 如何让这个新经验在未来依然发挥作用?

具体操作:

第1天

经过思量,我把目标确定为

在7天时间内,使用费曼技巧,把印象笔记本Inbox中积压的内容,全部清理并整理到主体知识库中

也就是把我从前收集的好文章、好点子及其他笔记,画出重点,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并想想怎么用。

第1天因为自己其他事情比较多,所以只是用来确定了这个目标。这个目标很明确,很具体。当时永澄老师在群里对我们反馈时,提到我我的内容时表示“还不错哦”。
于是我是感到很高兴,就想着怎么着也得把这个目标完成吧。

第2天

想开始整理,但是发现我发现我的笔记本体系很粗略,并结合到永澄老师的对于我的一元笔记本使用的问题指出

image.png

我认为在清理inbox之前,需要再梳理下笔记本体系。于是我重新复习了下“小能熊学院”的部分课程,并根据实际情况删减和增加了一些笔记本组和笔记本。
然后终于又一次打开Xmind,在之前保存内容基础上,进行更改


下一个版本肯定又不一样了

体验到:

  1. Xmind真的很好用,结构什么的一下子就清晰了
    2.有了基础结构,再次看到时,真的就是继承了,然后能在此基础上做的更好!

第3天

开始整理时发现笔记本体系还是满足不了要求。于是进一步整理。
虽然期间忙的没有时间在群里聊天,不过我依然会关注下消息,发现很多人依然在确定自己的目标。而永澄老师也会及时指出问题和解答。
体验到:

其实整理和明确自己要求本身就是个大任务,但是真的很重要

第4天

终于开始整理,统计了一下竟然发现有130多条笔记未整理,其中5条还是我听一些大课程和看书留下的长篇笔记。心想可能做不完了,于是就划分了下重点和需求,先从最重要的地方开始整理,能完成多少是多少。因此体验到:

目标与现实能力有存在差距,差距可能很大,需要不断在实践中调整明晰,并再次确定目标。

第5天

继续整理笔记。


使用思维导图,明确整篇文章中我当前需要用到哪些

通过插入小卡片的批注方式,直接获得使用方法

整理后发现,原来阅读两篇文章的时间,此时才整理了半篇不到。
但是整理过之后,我才第一次知道了自己学的是什么,我该怎么使用。体验到的内容是:

费曼真的很有用,整理一条笔记,那就真的是理解一条笔记并在下意识用了,相比大量浅浅的阅读,慢一点的费曼技巧更能促进成长。

第6天

在整理笔记,并且期间发现自己又有了问题和需求,便新学了内容,新加了Inbox和笔记本组。


专门建立的觉察笔记本
发觉自己容易陷入旧习惯后,联想其他体验找的解决方法

获得的体验是

  1. 问题来了或产生需要时,就说出来或者记录下来,这样大脑就好清空,然后答案就好随之而来。
  2. 解决与任务貌似无关的不舒服地方,任务可能进行地更加顺利。

第7天

果然没做完……
我在愁叹着没做完的同时,也要写总结了,也就是这篇文章。但是刚刚把任务内容列到文章开头,突然发觉:其实并没有要求一定要做完,只是去体验这个做的过程,然后发现新问题、找出新做法

如果我一开始就真正理解了任务要求和目的,就不至于埋头苦干而错过了更多体验的记录。理解力和澄清目标重要性。

总结

结合永澄老师的文章提到目标管理要素:

  1. 澄清,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体验”到结果(以哪种方式呢?)
  2. 决策,路有许多,都不确定,会挑选那条更适合的路
  3. 应变,路上肯定会遇到变化,知道怎样应对和利用
  4. 调整,实践起来也肯定会与最开始想的不一样,知道赶紧抓时间调整,并且会反思总结、做的更顺

此次任务,对于最开始的任务要求我便没有充分理解,进而导致了后续6天的关键性体验的不够丰富。好的一点时,在遭遇挫折时能够积极应变,及时反思并调整方案,收获了一些可以在未来接着使用的经验。

接下来的做法

  • 100多条笔记,以我现在的能力,肯定是不可能在一周内完成的,所以只能每天抽20-40分钟,慢慢整理。当然要从现实最需要的资料着手
  • 之所以积累那么多信息没处理,关键是平时的功夫没用上,所以真的要保证当天的信息当天处理完毕,做到不积不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是这样创造新经验的-—费曼笔记整理)